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矽谷製造」的漢堡肉》選摘

2021-11-27 04:40

? 人氣

由於真菌已在人類的飲食中存在數百年,要將真菌加進我們的晚餐,當成替代的蛋白質來源,其實不需要太多心理建設。(示意圖,pixabay)

由於真菌已在人類的飲食中存在數百年,要將真菌加進我們的晚餐,當成替代的蛋白質來源,其實不需要太多心理建設。(示意圖,pixabay)

從電池到雞胸肉

直到幾年前,都還沒幾個人知道「菌絲」是什麼東西,但其可是市場上第一種非大豆人造肉「Quorn」的原料,此外,和動物相比,這也是人類第一次開始攝取來自單細胞生物的蛋白質。製造這種酷炫食物的歷史源自一九六○年代,當時認為由於世界人口逐漸增加,人類將會面臨蛋白質短缺,那時候預估的人口極限是三十億人。科學家在檢視數千種土壤樣本後,終於選定一種屬於鐮孢菌的真菌「Fusarium venenatum」,只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真菌就可以在培養槽中發酵,並變成可以食用的「真菌蛋白」(mycoprotein),一公克的真菌幾天之內就能變成一千五百噸。但是之後又要再等十年,才成功把真菌蛋白調整成適合人類食用的食品,而且 Quorn要一直到一九八五年才開始在英格蘭銷售。這種冷門的食物蹣跚走過數十年歲月,有些消費者曾出現過敏及腸胃方面的問題,就和某些人對雞蛋、乳製品、大豆的反應一樣,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二○一八年時,Quorn 出品的「類雞塊」在克羅格(Kroger)超市的素食區中是銷售最好的產品,這個連鎖超市集團在全美擁有超過兩千七百家分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真菌蛋白是蘑菇的親戚,屬於真菌王國總計約一百五十萬種物種的一員,不是植物也不是動物,想像一棵百年老樹下方盤根錯節的根系,接著把比例縮小,讓樹根變得很細,如同樹枝上掛著的上千根觸鬚,這樣類似觸鬚的結構,就是菌絲的樣子,菌絲在森林中靠著樹木、土壤、昆蟲、及其他養分維生,因為真菌能夠分解森林地面上的物質,像是死掉的昆蟲或枯葉等,所以擁有「大自然清潔隊」的稱號。早在一九五七年《經濟植物學》(Economic Botany)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科學家就將真菌視為比藻類更有利用潛力的蛋白質來源,不過這兩種生物都常出現在科學家對人類未來飲食的想像中就是了。除卻 Quorn 的成功,沒有其他企業想過要發展菌絲的食物潛能好大撈一筆,直到最近情況出現改變。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定義,如果你能夠從單一食物來源獲得每天營養需求的百分之二十,包括蛋白質、脂肪、維他命D等,這種食物就能算是「優質營養來源」,用菌絲製作的蛋白質符合這個定義,而且除了蛋白質之外,菌絲還含有複雜的碳,脂肪也很低,並富含抗氧化劑、鈣、鎂、成人必需的九種胺基酸,其蛋白質消化率校正之胺基酸分數(protein digestibility–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則為零點九九,高於牛肉的零點九二。PDCAAS 是一種根據胺基酸及人體消化能力,來測量蛋白質品質的指標,雞蛋的 PDCAAS 為一,雞肉為零點九五,而蛋白質含量從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不等的藻類則更低。此外,由於真菌已在人類的飲食中存在數百年,要將真菌加進我們的晚餐,當成替代的蛋白質來源,其實不需要太多心理建設。

牛肉 牛排(示意圖RitaE@pixabay)
菌絲還含有複雜的碳,脂肪也很低,並富含抗氧化劑、鈣、鎂、成人必需的九種胺基酸,其蛋白質消化率校正之胺基酸分數則為零點九九,高於牛肉的零點九二。(示意圖/pixabay)

「Emergy Foods」的創辦人深知菌絲的潛力,該公司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波德(Boulder),在他們用菌絲製作「類牛排」前,賣的其實是電池。泰勒.哈金斯(Tyler Huggins)和他的創業夥伴賈斯汀.懷特利(Justin Whiteley)是在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博士班認識,起初這兩名工科學生,其實是試著把菌絲作成微型電池,希望之後可以替 iPhone 這類大小的設備供電。兩人一開始培養初代菌株時,使用的是當地釀酒廠富含養分的廢水,將菌絲塊烘乾後,就會得到類似碳的物質,能夠作成電極,並當成電池的燃料,根本超強!

可惜的是,他們的真菌電池乏人問津,兩人這次把身家壓在食物上,他們嘗試了數千種真菌,以尋找合適的原料,哈金斯表示:「我們考量的因素包括生長速度、營養價值、味道、質地、碳轉換等等。」最後他們終於從廣袤的微生物圖書館中,找到他們想要的真菌,並將其命名為「蘿西塔」(Rosita)。

「豌豆蛋白現在很流行沒錯,但是真的有夠難吃。」哈金斯說道,他是對的,很多人都因為豌豆蛋白吃起來還是太像豌豆而不喜歡,競爭者的機會於是來臨。二○一九年,Emergy Foods 募集了超過五百萬美金的資金,這對種子資金來說可是一大筆錢,資金來源包括著重先進製造業及全球競爭力的美國能源部(Department ofEnergy),以及注重永續食物生產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Emergy Foods 在發酵槽中種植他們的真菌蛋白,就是釀酒廠裡的那種發酵槽,一切從燒杯中的成串細絲開始,真菌會獲得各種養分,包括糖、氮、磷,這類哈金斯認為「安全得很」的物質,接著在培養槽中慢慢成長,最後充滿整個培養槽,花的時間非常少,十八個小時內,一千公升的培養槽就會被菌絲擠爆。Emergy Foods一天可以從一個一千公升的培養槽,製造大約三十六至四十五公斤的成品,和同樣產能的工業化農場相比,可以節省百分之九十的土地及水資源。

雖然食物發酵在人類的廚房史中歷史悠久,但種植真菌可不是隨便把真菌和基本營養素丟進發酵槽裡就能成功,所以食品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大都口風很緊,會使用「祕密醬汁」這種說法來迴避,不願回答他們的人造食品究竟是怎麼做的。哈金斯向我保證,Emergy Foods 的蛋白質都是用最基本的方式製造,沒有添加強烈的化學物質,「最後的工序很像在做起司,我們把水排掉,然後把菌絲做成雞胸肉或牛排,我們盡量把機能性原料控制在五種以下。」幾個月後我們再次談話時,哈金斯說他們最後的成品只用了三種原料:菌絲、當作色素的甜菜、天然風味,像是香料和營養酵母等,我非常敬佩他們,因為「超越肉類」(Beyond Meat)及「不可能食品」的產品使用的原料種類為十五至十八種,其中不少都經過高度加工,和原先的食材已經相距甚遠。

除了素肉,台灣現在也自行研發了植物肉,除了標榜營養價值高外,裡頭也不含動物激素、膽固醇、抗生素、基因改造、防腐劑等有害健康物質。(圖/取自PAKUTASO)
「超越肉類」(Beyond Meat)及「不可能食品」的產品使用的原料種類為十五至十八種,其中不少都經過高度加工,和原先的食材已經相距甚遠。(示意圖/取自PAKUTASO)

二○二○年時,我終於有機會試吃 Emergy Foods 的第一個產品「真菌牛排」,為了更容易接觸消費者,真菌牛排在超市上市時叫作「Meati」,達成這個非凡成就,讓真菌牛排吃起來就像真的牛排一樣入口即化的人,應該要加薪,因為用哈金斯的話來說,「我們的水準是全牛。」根據營養標示,一塊四盎司的真菌牛排,含有二十二克蛋白質、十克碳水化合物,而且幾乎沒有任何脂肪,相較之下,四盎司真正的牛排,則是擁有十三克脂肪和二十六克蛋白質。此外,真菌牛排還富含鋅,並且能夠提供我超過百分之三十的每日所需纖維,這樣的數據一定會讓每個人都很開心,我也是!

我的「Meati」餐盒裡有一塊真菌雞排、一塊真菌牛排、兩包真菌肉乾,我首先品嚐的是淡紅褐色的肉乾,鹹鹹的,很有嚼勁,非常好吃。某天晚上,我用平底鍋煎「真菌牛排」當晚餐,還沒解凍時,看起來其實不太像肉,但很快就開始在平底鍋上燒焦,我於是加進橄欖油和奶油,看著鍋子發出嘶嘶聲。熟了之後,我把牛排放在砧板上,拿了一把銳利的刀開切,肉的內裡是粉紅色的,外層則是咖啡色,我切了一片放進嘴巴中咀嚼,牛排的質地非常驚人,口感有點像蘑菇,我很喜歡,也跟真正的肉沒有差很多。哈金斯向我保證,這個版本還有改進空間,只要再多一點脂肪,形狀弄得更不規則一點,這塊牛排就能以假亂真。

哈金斯為了測試他的產品展開一場旅程,和各地的主廚分享他的真菌牛排,他說其實還蠻容易推銷的,因為真菌牛排的生態足跡很低、原料簡單、主廚也能依照需求自行調整料理方式。你第一個買到「真菌牛排」的地方,很可能是在洛杉磯、紐約、芝加哥的米其林餐廳,因為一種只含有三種原料的類肉產品,對主廚來說根本不作他想,迫不及待想在最難搞的純素主義者客人身上試驗的主廚,也都會受真菌牛排富含的水分和可塑性非常高的口感擄獲。主廚不僅因為真菌牛排未經加工的天然外型,而想要在他們的餐廳販賣這項食物,他們同時也想投資。芝加哥「Alinea」餐廳的主廚格蘭特.阿查茲(Grant Achatz),和名廚丹.巴柏的哥哥大衛.巴柏(David Barber),都在 Emergy Foods 的A輪募資中出資,這輪募資於二○二○年十月結束,最終募得兩千八百萬美元。

不像大部分食科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哈金斯本人不是純素主義者,甚至也不吃素,這對一間試圖複製牛排的新創公司來說,是非常大的優勢,「我對肉類品質的要求非常高,我在蒙大拿州長大,父母經營野牛牧場,不過我也相信永續發展和減少肉類攝取。」由於模仿紅肉的口感非常困難,我問了哈金斯他對競爭對手「不可能食品」漢堡中使用基改物質血基質有什麼看法,以及 Emergy Foods 會不會也考慮使用基改生物。他回答「我還不覺得血基質是必需的」,並解釋在加入任何只是謠傳一定得加的基改物質前,他更在意對於真菌牛排的口感,「社會大眾怎麼想」,而且「直到大眾想要之前,我都不覺得我們需要」。

*本書作者拉里莎.津貝洛夫(Larissa Zimberoff)關注食物、科技、以及商業領域的自由記者,對吃絕不隨便,會為了任何新奇美 味的食物計畫一段旅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視覺藝術系畢業,紐約新學院大學創意非文學寫作碩士, 文章散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WIRED連線雜誌》、《時代雜誌 》、《彭博商業周刊》、彭博社等媒體。現居北加州,經常在史丹佛大學、美國 烹飪學院納帕分校(CIA/Nap)的「重新思考食物」會議(reThink Food)、以及國 際警察首長協會(IACP)演講、主持、討論食品科技的各種議題。本文選自作者著作《「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商周出版)

《「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立體書封。(商周出版)
《「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立體書封。(商周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