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探索及改變社會─中國獨立電影的興起與落幕:《在人民之間》選摘(1)

2021-11-24 05:10

? 人氣

「那是90年代初,整個國家剛剛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動蕩。在創傷之後,沉悶之中,當時所謂的「第六代」導演們用電影挑戰威權。「獨立」兩個字,讓我異常興奮……」

從90年代開始,是誰用自己獨立的精神撕開了鐵幕,用怎樣的努力在密不透風的官方話語空間之外,開始有了個人的訴說。今天,整個社會可以討論普通人的尊嚴。這些是不是得益於一大批「第六代」導演持之以恆地關注中國底層社會,呈現被社會變革拋到邊緣的人群,而呼喚給這樣的人群以基本的權利?我們看今天的年輕人,染著頭髮,在城市裡穿梭,可以自由選擇並公開自己的性取向的時候,是不是得益於張元導演的《東宮西宮》?對,是王小波的著作,李銀河的學術,各個社會組織奔走呼籲,他們的合力帶來的自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張元導演呢?變革的時代,還有更多的人被權力和經濟利益拋向邊緣,是哪些電影一直注視著這樣的人群?最終在全社會形成共識—去關注弱勢群體。這種力量部分來自「第六代」導演的作品。在我看來,「第六代」電影是中國文化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最光彩的部分。

十多年後再做回顧,賈樟柯發現,常常被批評家嘲笑為邊緣化和無關緊要的獨立電影,已經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改變了主流社會。第一批獨立電影與在電視台工作的導演們關係密切,因為他們可以獲得昂貴且操作複雜的設備。第一次集體行動,是1991年冬天在北京廣播學院舉辦的研討會,期間有幾場放映。到了1997年,數位攝影機(DV)在中國普及,大大降低進入這一行的門檻,所有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影片。廉價的攝影

設備並不是90年代初獨立電影出現的最早推手,但確實是90年代一個重要的新現象。它賦權給第二波電影導演,這些導演進一步調查邊緣議題和「弱勢群體」,強調「底層」這一新詞。賈樟柯(生於1970年)、趙亮(生於1971年)、杜海濱(生於1972年),以及王超(生於1964年)、王兵(生於1967年)和萬瑪才旦(生於1969年)等略微年長的導演,全部將鏡頭從大城市轉向中國邊緣地帶無數的工業城鎮的日常生活,在紀錄片美學上著墨濃烈。

他們總體上拒絕「第六代」的標籤,遊走於培養出幾「代」導演的國營製片體系之外,植根於「民間」。他們的電影透過非商業管道製作和發行,致力於記錄政府控制之外的日常生活。2000年代初期,這一種新興趣與調查社會現實的衝動、參與社會爭論的意願,以及如何合乎倫理地表現社會議題
的美學反思結合在一起。

20211116-《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立體書峰(聯經出版).jpg
20211116-《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立體書峰(聯經出版).jpg

*作者魏簡(Sebastian Veg)為法國艾克斯大學文學博士,魯迅小說的法文譯者,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思想史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在人民之間:業餘史家、獨立導演、維權律師與部落客,從草根崛起的力量,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聲音與行動》(聯經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