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謙觀點:31措施回歸服貿初心─北京出手台灣盡在局中

2018-03-02 07:10

? 人氣

當年戮力投入反服貿運動的青年抗爭者,也有許多人都已經走進產業鏈,或者已在產業中爬升到更有全域觀的位置。他們又會怎麼看待4年前,曾被同齡人中的多數所否決的選擇?(資料照,余志偉攝

當年戮力投入反服貿運動的青年抗爭者,也有許多人都已經走進產業鏈,或者已在產業中爬升到更有全域觀的位置。他們又會怎麼看待4年前,曾被同齡人中的多數所否決的選擇?(資料照,余志偉攝

4年前,台灣「318反服貿學運」的坑灰未冷、棋局已殘之際,我在遙遠的蘇格蘭曾揣想:接下來,大陸要如何面對這場風波之後的台灣?原本在這份協議簽成之際,經內部各方協調要對台灣做出的經濟讓步,是給、還是不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我的一個判斷和預測是,即便服貿協議在台灣完成立法程式、正式生效的機率已經微乎其微,但對大陸來說最理性的做法,是不管台灣內部的拉鋸,單方面直接宣佈對台灣個人和企業相關優惠條件,直接在大陸開始生效。

畢竟,如此一來,才最符合大陸與台灣洽簽服貿協議及整套ECFA架構的最高宗旨。以台灣市場之緊湊、競爭之激烈、規模之有限,大陸與台灣簽署服貿的初衷,從來就不是當時運動青年們所聲言的,什麼來台灣併購巷口阿姨開的理髮店、讓台灣夜市裡都是「一條龍」的陸資攤販等等......服貿本身最大的用意,其實就是鼓勵台灣最多人口從事的服務業中的領頭羊企業,都能到大陸發展,形成「頭小身體大」的業務樣態;讓作為台灣中堅階層的專業技術人才、文創工作者、白領金融服務業者,甚至是教育、養老、醫療、獸醫等市場新興領域的從業者,都能夠擁有到大陸「平行發展」的動機和誘因。如此一來,不論台灣執政黨如何輪替,社會主流自然會形成一股「底線反獨」的共識牆──阻止任何有機會執政的主要政黨,在兩岸關係上提出過於極端化、衝撞性的選項。從而使「台獨」作為一個島內政治選項的市場前景,逐漸被邊緣化。

140319C221-反服貿-立院外第5波-(余志偉攝)
2014年反服貿運動。(資料照,余志偉攝)

當然,「反服貿學運」爆發之後,服貿狀態隨即陷入了彌留狀態,雖然在法理上海基會並未斯毀協議;但兩岸皆知,在台灣內部已經不存在服貿再次被理性討論並生效的可能性。

而過去這些年,我在與大陸涉台學者的交流中問過,為了繼續推進落實服貿本應具有的政治經濟效果─大陸是否會單方面地、化整為零地,逐步逐項將原本已承諾要允許台灣個人和企業登陸的選項放開?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理由不外乎:「現在兩岸根本連談都談不了了,怎麼還可能在實質上落實服貿?」、「只有大陸單方面向台灣開放,台灣什麼都不履行,大陸內部難道不會有壓力嗎?更重要的是,其他WTO成員方對於大陸單方面向台灣傾斜這種事情,一定不會輕放」、「現在民進黨當局即將/已經上台了,在這種情況下做這樣的決定,會被視作示軟,向台灣社會放出錯誤的信號」....云云。

但4年後的此時,大陸單方面宣佈對台灣人民和台資企業開放的31項「同等待遇」措施,和80多種專業技術證照考試資格,在在顯示了,在背後做出這項決定者的思考站位和謀劃,已經衝破了上述我聽過的種種曾有過的猶豫,直接回歸到與台灣簽署服貿時的「初心」。

這些「初心」包括什麼?4年前我曾預想的政治和經濟效果發酵情境包括:

「5到10年之內,台灣各領域服務業內的指標性廠商、旗艦品牌大多會登陸大陸市場,特別是以金融、零售、電子商務、資訊服務、文化創意、運輸及旅遊行業的受惠效果將尤為顯著」;

「年輕族群中的產業中堅份子,有顯著比例的人口,會在事業上或者長駐大陸、或者頻繁往來於兩岸之間,或者其本身的業務內容與大陸市場、大陸廠商發展出綿密的合作關係」;

「在大陸市場空間發展的台灣人士,還將打破目前以台商、台企所聘雇之人員為主的結構;除了受聘於大陸企事業單位或外企的在陸台灣人士可望逐步增加外,諸多擁有證照或特殊資質技能的台籍專業技術人員,也將有機會以大陸作為舞台,開拓其職業生涯更加廣闊的可能性」;

「一旦大陸因實質採取『惠台』措施而遭其他WTO成員方告上國際貿易仲裁機制,那麼在國際間、和在兩岸間的宣傳效果、形象效應,恐怕也未必全是消極的。」

轉眼間的4年過去之後,坦白講,台灣企業特別是服務形企業登陸大陸時所要面對的本土競爭─不論是產品服務反覆運算的激烈競爭、資本規模戰的燒錢碾壓、對海外市場的投放能力、優秀人才的薪酬吸引力,當然還有面對大陸當地政府監管的GR能力,情勢都已遠比4年前更加艱钜。

與此同時,當年戮力投入這場運動的青年抗爭者,也有許多人都已經走出校園、走進產業鏈,或者已在產業中爬升到更有全域觀的位置。他們又會怎麼看待4年前,曾被同齡人中的多數所否決的選擇?會怎麼回應重新端到自己眼前來的「牛肉」?當其時與馬英九的低迷聲勢和國民黨的顢頇形象一起「陪葬」的服貿協議突然甦醒還魂之後,對於今天的台灣個人和企業是否還有吸引力?當蔡英文競選時用已替代兩岸經貿整合的其他路線選項─「在地經濟」「五大新興產業」和「新南向政策」等,在她任期即將過半、卻遲遲未見任何標誌性舉措起步的背景下,馬英九時期曾奉為施政圭臬的「力用中國」路線,會不會重新浮現成為台灣政壇的可考慮選項?特別是當國民黨恐怕仍難在2020年取回執政權的預期下,這種選項又會為台灣內部的哪些勢力所代表、所鼓呼,並對今後政壇促成哪些影響?

20180301-國民黨召開「聲援103年度中山獎學金解凍」記者會,前總統馬英九發言。( 盧逸峰攝 )
馬英九時期曾奉為施政圭臬的「力用中國」路線,會不會重新浮現成為台灣政壇的可考慮選項?(資料照,盧逸峰攝)

凡此種種,皆是我們值得觀察的局面。與此同時,我們也都已身在局中。

*作者為在大陸工作之台籍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