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華盛頓會議召開100周年:中華民國親美路線的確立

2021-11-14 07:20

? 人氣

所以在《九國會議》簽署後,孫中山先是走上《聯俄容共》的路線,向美國未來的敵人蘇聯靠攏。接著他又在1924年11月28日訪問日本時,提出「大亞洲主義」,提倡黃種人團結起來反抗英美「帝國主義」。上述的理由,或許有部分確實是孫中山反對《九國公約》的原因,但卻不是他反對《九國公約》的所有原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事實上孫中山在華盛頓會議召開前,曾經向美方提出讓他領導的廣州國民政府派出代表與會,而不是像1919年巴黎和會那樣,只能派人跟著北洋政府一起出席。不過美國堅守只與一個中國中央政府打交道的原則,拒絕同時有兩個中國代表團與會,孫中山只能放棄派遣伍朝樞參加華盛頓會議的想法。美國對北洋政府的承認,或許才是孫中山先生否定《九國公約》的真實原因。

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最早提出「一個中國」概念的,並不是當時才成立不到5個月的中國共產黨,也不是剛改組2年的中國國民黨,而是美利堅合眾國。《九國公約》的2大目標,分別是維持中國的主權獨立以及確保中國的領土完整。這也是為什麼當「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美國政府以「不承認主義」來回應日本併吞東北,扶持傀儡國家滿洲國的侵略行為。

20211112-即便是到了台灣以後,顧維鈞仍在中華民國對美關係中扮演要角,圖為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與時任駐美大使的顧維鈞在F-84戰鬥機前合影。(取自國史館)
即便是到了台灣以後,顧維鈞仍在中華民國對美關係中扮演要角,圖為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與時任駐美大使的顧維鈞在F-84戰鬥機前合影。(取自國史館)

何以蔣中正擁抱《九國公約》?

然而在孫中山去世後,領導國民革命軍完成北伐,以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的蔣中正對《九國公約》卻一改過去反對的態度轉為擁抱。此一態度的轉變,反應在蔣中正對北洋政府的外交功臣顧維鈞的態度上。顧維鈞因為在華盛頓會議上立下大功,成為中國知識份子心中的民族英雄,先後當上外交總長、財務總長以及國務總理,等於成了北洋政府最高階的文職領袖。

所以在北伐成功之初,顧維鈞一度遭受國民政府通緝,只能夠避居加拿大。然而蔣中正還是透過顧維鈞昔日的幕後大老闆,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的幫助,將顧維鈞從加拿大聘請回來,繼續為中華民國的外交出力。《九國公約》正是顧維鈞留給中華民國的資產,蔣中正把顧維鈞迎回中國的決定,象徵著國民政府走上北洋政府的外交路線,從華盛頓體系的反抗者轉化為擁護者。

原本支援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蘇聯,則取代了英美成為國民政府「革命外交」的首要對象,接著在「九一八事變」後又增加了一個新目標日本。正如蔣中正在1933年6月20日所言:「倭寇赤俄英美三者,倭寇仇我而懼我,赤俄恨我而伺我,英美則欲我為之利用以抵倭俄,但無土地之野心。以大體論英美可為與國當以義結之,惟對仇敵則但有自強而已。」

正如中共去年上映的電影《八佰》所演,蔣中正之所以在1937年8月13日主動挑起淞滬抗戰,目標也是為了要吸引《九國公約》的簽字國,尤其是美國出面干預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過1937年的美國,尚未完全走出經濟大蕭條的陰霾,國內輿情雖然同情中國,但是孤立主義的傾向還是占了上風,使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難以強硬姿態譴責日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