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黨的一絲火苗,出於自覺而非國民黨授意:《228消失的政黨》選摘(1)

2021-11-19 05:10

? 人氣

事實上李翼中是把「黨派之風稍戟」,視為他初到台灣時「疏導」有成的結果。對統治者而言,擔心的是政治團體一旦坐大,將威脅其政權,特別是所有的外來政權,其實更恐懼本地力量的集結,因為一旦無法掌控,將具有顛覆其政權的強度。所以若說此時國民黨台灣省黨部希望抗日的力量,集結成為「台灣民眾聯盟」,恐非實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中國抵台的省黨部人員,對這些舊有的、台灣本地的政治力量,確實想要拉攏,一方面使其加入國民黨,二來則是透過其觸角深入台灣社會。如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六日省黨部於台北公會堂舉辦三民主義宣傳大會,來了數千名的學生及民眾,大會的主席是蔣渭川,省黨部書記長張兆煥、宣傳處長林紫貴先後登壇,「講解三民主義要義⋯⋯講述總裁言行。」 這顯然是蔣渭川等幫忙動員的結果,是這些根植於台灣本地的政治組織,才有動員群眾的實力。而此時省黨部正積極進行的,是如李翼中所說的,在各地成立黨部吸收「穩健分子」,而非扶植「台灣民眾聯盟」。

抗日團體自覺的行動

至於合組民眾聯盟是抗日團體主動的意志,還是國民黨授意的?前台灣文化協會成員李曉芳曾述及:「戰後這些原來的抗日團體認為:如果不成立一個政黨之類的組織,就很難結合起來做事,所以不能再分文協、農組、工會了,一定要組成一個團體。」 就其所言,這些日本時代從事自治運動與解放運動的工作者,是有高度自覺的,一來他們認為必須組黨,二來他們確實有心破除以往的路線之爭與分裂。這段憶述亦說明了合組「台灣民眾聯盟」,有其主動與自發性,是當時抗日團體普遍的共識,而非國民黨省黨部的授意。

所以多數學者引述蔣渭川的「自白書」,認為台灣民眾黨等自治運動團體在戰後的集結,是國民黨的意見,第一,時間點不對,因「民眾黨籌備處」掛牌早於國民黨省黨部主委李翼中來台之前,而思成立「台灣民眾聯盟」的時間也早於國民黨台灣省黨部成立之前。第二,結合各抗日團體籌組政黨,是自覺的行動,而非國民黨授意。第三,李翼中的角色在解消抗日團體重組政黨,而非「指導」其組織起來。第四,國民黨此刻正於台灣各地成立地方黨部,急欲吸收賢達及「穩健分子」入黨,而非扶植其他政治團體。第五,要求政治團體受國民黨指導,是台人團體被以解散組織為由受到要脅,此外亦受訓政時期,以黨領政之非正常體制的約制。

20211111-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書封(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 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書封(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

*作者為二二八文史研究專家。著有《激越與死滅 - 二二八世代民主路》、《光與灰燼─林連宗和他的時代》。本文選自作者新作《二二八消失的政黨:台灣省政治建設協會(1945-1947)》(台北市文化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