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內閣轉向親中?「日中友好議員連盟」會長可望出任日本外務大臣 日媒:安倍晉三將訪台作為反制

2021-11-10 11:30

? 人氣

安倍晉三2010年來台拜訪李登輝時,兩人留下合影。(李登輝之友會官網)

安倍晉三2010年來台拜訪李登輝時,兩人留下合影。(李登輝之友會官網)

日本眾院大選後,由於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轉任自民黨幹事長,日媒點名曾任防衛大臣的眾議員林芳正可能接任外相。由於林芳正是「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與中國關係良好不在話下,但做為日本「抗中保台」代表人物的前首相安倍晉三,可能就不那麼樂意了。日媒《Daily Shincho》10日報導,安倍正在積極規劃訪台事宜作為反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的自由民主黨在這次眾院大選雖然穩住「絕對安全多數」(17個常設委員會均可過半)的261席,岸田文雄也一掃選前遭媒體唱衰「政權不保」的陰霾,得以真正邁開施政的步伐。不過位居自民黨二把手的幹事長甘利明意外在神奈川第13選區落敗,雖然靠著比例代表制保住席次,但甘利明已經沒有臉面繼續待在幹事長的位置上,這也意外牽動了自民黨與日本政府的高層佈局。

岸田文雄領導的自民黨雖然勝出,但幹事長甘利明卻在小選區的捉對廝殺中敗給在野黨的新人太榮志。(美聯社)
岸田文雄領導的自民黨雖然勝出,但幹事長甘利明卻在小選區的捉對廝殺中敗給在野黨的新人太榮志。(美聯社)

甘利明請辭幹事長後,岸田文雄將原來擔任外務大臣的茂木敏充找來接手,至於外務大臣一職,媒體早早點名將由位居「宏池會」(岸田文雄所領導的派閥)二號人物的林芳正出任。林芳正是東大法學部畢業、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結業,曾經擔任防衛大臣、農林水產大臣、文部科學大臣等要職,看來確實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不過在美中新冷戰的氛圍下,林芳正其中一個身份可能讓人非常在意—他是「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會長,這次出任外務大臣也被認為是岸田內閣釋放「與中國和解」的訊號。雖然林芳正也曾在安倍擔任首相的時代擔任大臣,但這位跟安倍同樣出身山口縣的眾議員,卻被日媒形容為「安倍天敵」。因為兩人各自的選區在下屆重新劃定後就會合併,使得安倍晉三與林芳正日後必須正面對決,否則其中一人就必須另覓戰場。

更重要的是,原本在岸田文雄選上首相之後,自民黨的「三A」體制(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甘利明)依舊—安倍可望接任自民黨最大派閥清和政策會領袖、麻生太郎出任自民黨副總裁、甘利明出任自民黨幹事長。但在甘利明在自家選區落馬,順帶辭去幹事長一職後,岸田找來非屬三人派閥的茂木敏充接任幹事長,又找來自家派閥的親中要角林芳正接任外相。據傳岸田拒絕了安倍提議的外相人選小野寺五典、加上先前也否決了安倍給出的建議—由高市早苗出任幹事長、萩生田光一出任官房長官,不少日媒都說,翅膀硬了的岸田讓安倍「氣壞了」,岸田內閣的外交路線很可能也會跟安倍內閣有所不同。

資深記者門田隆將表示,林芳正明確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因此不認為他出任外相能在維吾爾人權的大是大非上肩持立場。岸田文雄作此人事安排無非是對中國政府示好,甚至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的計畫也會再次復活。由於中國最不希望看到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因此修憲工作可能也就難以期待。林芳正在11月號《文藝春秋》的專訪中表示,雖然支持反中脫中強硬立場的人很多,但日中兩國的經濟關係不可切斷,不可能主張「日中貿易從明天起歸零」、也不可無視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成長。林芳正在富士電視台8日的節目中則說,中國的人權問題確實令人擔憂,但「知中」沒有關係、「媚中」則不行,因為在談判時瞭解對方還是比不瞭解更好。

日媒《Daily Shincho》指出,可望在11日扶正為黨內最大派閥領袖的安倍晉三,當然不會放任岸田為所欲為。因此安倍正在積極規劃訪問台灣,作為10日上路的岸田第二次內閣轉向「親中」的牽制。《Daily Shincho》稱,安倍在今年7月的《產經新聞》專訪中就提到「如果狀況允許,想親自參拜去年過世的李登輝前總統」,台灣的外交部對此也表示歡迎。由於安倍與胞弟岸信夫(現任防衛大臣)對中國的態度與林芳正極端對立,部份日媒認為安倍的訪台行程可能近日就會實現。

《南華早報》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表示包括安倍晉三在內的自民黨保守派強烈反對讓林芳正接任外務大。 因為他們將北京視為頭號安全威脅,林芳正卻對中國態度溫和。加上林芳正也有角逐首相之志,這讓保守派人士對他更上層樓更期期以為不可。保守派學者島田洋一表示,「日中友好議員聯盟」副會長目前由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擔任、左傾立場鮮明,島田甚至認為林芳正比曾任自民黨幹事長的二階俊博還要親中。《夕刊富士》稱,在全球各國針對中國霸權提高警戒之際,日本這時若任命一位「親中派」外務大臣,可能向國際社會傳達錯誤訊息。

中日關係,中國,日本。(美聯社)
(美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