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紅綠黃三黨協商組閣談不攏,賦稅、氣候、外交政策爭執激烈

2021-11-09 08:10

? 人氣

2021年德國大選,社民黨(SPD)總理候選人蕭爾茨(Olaf Scholz)(AP)

2021年德國大選,社民黨(SPD)總理候選人蕭爾茨(Olaf Scholz)(AP)

德國大選9月落幕,進入組成聯合政府的談判階段。社民黨、綠黨、自由民主黨是可能性最高的內閣組合,但是三黨之間的歧見卻在近日越發分明。內政上,與企業界友好的自民黨與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和綠黨在賦稅議題上發生爭執,綠黨也被迫一再在氣候政策上退讓。外交上,社民黨堅持延續梅克爾時期務實的外交路線,但兩個小黨主張「價值外交」,因此在對中、俄等威權國家的政策上南轅北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往德國多由一大黨加上一小黨聯合執政,但是這一次在國會取得最多席次的社民黨(SPD),史無前例需要與2個政黨合作,方可能獲得過半席次,取得穩定的執政權。選後各界認定最有可能的執政組合是所謂「紅綠燈聯盟」,亦即社民黨、綠黨、自由民主黨(三黨代表色分別為紅、綠、黃)組成聯合政府。10月下旬也已傳出,三黨已展開協商,並同意將在11月底簽署協議,如此一來,12月中旬社民黨的蕭爾茨(Olaf Scholz)便能走馬上任總理。

內政:氣候、賦稅議題談不攏

不過,近日政黨協商卻頻傳問題,主要原因在於自民黨與另外兩黨基本立場的歧異——自民黨在政治與經濟上均偏向自由放任主義,與偏左派、主張大政府的社民黨和期望藉公權力制定氣候規範的綠黨,在對執政的想像上顯有相悖之處。

其中,特別是綠黨堅持的氣候與環境議題,在協商中並未取得太多進展。比如在初期談判中,自民黨就已經對社民黨與綠黨挑明,他們將不會接受政府為了氣候保護目的,限制使用柴油交通工具。面對乍看之下難以取得共識的歧異,三黨的做法是在最終協商結果出爐前將談判內容保密,以稍減外界輿論壓力。

不過,談判過程不順利已是公開秘密,各黨言詞在近日甚至越發火爆。針對近來的「黨派協商」,《每日新聞》(Tagesschau)駐柏林記者史督利克(Stephan Stuchlik)如此描述:「我們不知道他們究竟在哪談,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我們只知道,最近這幾天對綠黨而言,事情稱不上順利。」

舉例來說,綠黨認為政府提供的「通勤補貼」(Pendlerpauschal)降低了駕駛汽車的成本,對環境有害,因此在競選期間就視之為眼中釘,不過,自民黨卻強硬堅持不得廢除通勤補貼。綠黨領導人哈貝克(Robert Habeck)公開抱怨:「一個人做出傷害環境的事情就已經夠糟了,但當一個國家也如此作為,實在讓人不得不質疑,在格拉斯哥(Glasgow,聯合國氣侯變遷大會地點)到底有什麼進展?」

2021年9月德國大選,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AP)
2021年9月德國大選,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AP)

另一方面,自民黨也對未來可能的執政夥伴不滿。在「是否將對中產階級勞工(arbeitende Mitte)減稅」一事上,綠黨與社民黨曾對外界表示,由於自民黨反對對收入頂層加稅,因此很難降仝中產階級勞工或低收入戶者的稅賦。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10月30日對媒體表示「不願意背這個黑鍋」,因為他認為,為中低階層民眾減稅所減少的國家收入,不一定非得透過對富人增稅來補足。

綠黨:不信任社民黨,真的有可能不簽協議

根據《明鏡周刊》(Der Spiegel)報導,在10月底舉行的第三場外交政策協商會議中,社民黨外交政策負責人、現任外長馬斯(Heiko Maas)在主持會議時輕蔑地揮揮手反對綠黨的提議,似乎是在說「這事你們想都不用想。」對此,綠黨的歐洲議會議員布提可夫(Reinhard Bütikofer)當下幾乎坐不住,他斥責馬斯:「你不能如此專橫!」

《明鏡周刊》分析,這並不僅是政策上意見不合,綠黨對於社民黨的傲慢態度相當不滿,布提可夫才會如此憤怒。另一方面,自民黨在初階談判中收獲頗豐,這令綠黨很難不質疑,為何同為關鍵「造王者」,他們卻要做出如此多的讓步,這也導致綠黨不信任蕭爾茨及其談判團隊。綠黨甚至表示,若談判持續要求綠黨退讓,他們是真的有可能要「退群」了。

20世紀第一場種族滅絕,德國外長馬斯為德國在非洲納米比亞進行的「赫雷羅與納馬人種族滅絕」道歉(AP)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ss)。(AP)

與梅克爾的基民盟聯合執政時期,社民黨非常謹慎,要求將細節盡可能寫入合作協議,因為兩黨來自不同陣營,且梅克爾是經驗豐富的戰術家,會讓社民黨存在感越來越小,因此那紙協議事實上是「對執政夥伴不信任的公證書」。不過,這一次社民黨換了位置,從執政小夥伴成為帶頭大哥,因而對社民黨而言,協議的內容不用太詳細,大綱出來就好。然而,社民黨過去對基民盟抱持的「不信任」,此刻的綠黨顯然「感同身受」。

外交:社民黨繼續親中,小黨想看到重大改變

除了內政議題的諸種分歧,以及黨派之間微妙的政治氛圍,紅綠黃三黨在外交政策上也有許多爭議,比如國防預算、武器出口與對中政策。儘管三黨在協商初期均盡力對外界展現出「有進展、氣氛不錯」,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事實並非如此。綠黨與社民黨對協議是否要「白紙黑字」的歧見,在對外政策上尤其明顯——社民黨希望只列出大家有共識的大方向,「又不是要立10個新的法律草案!」但綠黨可不希望為社民黨保留太多模糊空間。

社民黨在外交政策上的立場延續梅克爾,認為即便國際局勢在過去數年風起雲湧,但德國同於美國或法國,對外政策無須太大改變,更不用成為辯論焦點。不過自民黨與綠黨不以為然,特別是梅克爾執政期間對中國、俄羅斯等威權國家相對友好,自民黨與綠黨都希望看到明確的重大改變

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便堅持,德國不應該再迎合中國。不過,要將「價值取向的外交政策」寫進聯合執政的協議中,在社民黨的堅持下可不容易,一名綠黨的協商代表告訴《明鏡周刊》,要將針對「與威權及獨裁國家的系統性競爭」相關的段落寫進協議中,格外具有挑戰性。

2021年9月26日德國大選,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創下佳績(AP)
2021年9月26日德國大選,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創下佳績(AP)

綠黨與自民黨希望落實「價值取向」外交政策,在具有中央執政經驗的蕭爾茨看來過於理想天真。社民黨的協商代表認為,綠黨與自民黨只要真正認知到怎麼運作一個國家,就會立刻明白保護德國的國家利益有多重要,在對中關係上亦然。因此,社民黨明確表示,蕭爾茨當上總理之後,德國改變外交政策的機率微乎其微。然而,正是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令綠黨對社民黨感到不滿。

專家:真正的問題之後才會浮現

除了對中政策外,國防預算、跨大西洋關係、德國在北約的角色、核武等重要對外議題,目前也都尚未產生明確的共識。《明鏡周刊》報導,紅綠黃三黨就連在用字遣詞上都爭論不休,比如現實主義風格濃厚的蕭爾茨團隊,認為可稱德國的軍事同盟「北約」為(對潛在敵人的)「潛在威懾」(deterrence potential),綠黨立刻反駁。社民黨協商代表施密特(Nils Schmid)問:「你對『潛在威懾』這個詞有意見?」綠黨理所當然地回答,對啊,北約的角色應該是「對話論壇」(dialogue forum)。

不過,這樣的爭執在專家眼中只是開始,根據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主席、前德國外交官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執政聯盟最終協議大概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內容,而真正的挑戰等在日後。伊辛格表示:「聯盟談判最終會生出妥協性的說法」,但並不意味不同立場的政黨確實能達成共識,「要寫出執政協議並不那麼困難,真正的困難會出現在他們真的開始執政之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