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規賴隨!賴清德談台美關係引「四個堅持」、多次提「中華民國台灣」

2021-11-07 15:16

? 人氣

副總統賴清德7日上午應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基金會之邀,以「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外交新局面」為題發表錄影演說。(資料照,柯承惠攝)

副總統賴清德7日上午應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基金會之邀,以「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外交新局面」為題發表錄影演說。(資料照,柯承惠攝)

副總統賴清德7日上午(美西時間6日晚間)應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基金會之邀,以「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外交新局面」為題發表錄影演說。在會中,賴清德也罕見提及兩岸關係,並引述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演說中的「4個堅持」,強調4個堅持不該被有心人拿來當成「破壞和平」或「走向戰爭」的藉口。同時,曾自稱是「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演講也多次提到「中華民國台灣」,有「蔡規賴隨」的意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賴清德除了在演說中詳細闡述政府近年來的防疫成果、民主成就,以及台灣與美國、中國及世界的關係,也強調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台灣這股善的力量,已經向世界傳開。賴清德呼應百年前醫師蔣渭水發表「臨床講義」的主張,進一步提出為台灣繼續前進的一帖處方,深化對台灣的認同、對國家的團結、對自由、民主、人權的信仰,以及台灣印太和平守護者的角色,讓台灣邁向世界、迎向未來。

賴清德指出,前幾天美國職籃NBA塞爾蒂克隊(Boston Celtics)有一位土耳其裔且是穆斯林的球星坎特(Enes Kanter),不怕被中國封殺,直接在社群網站批評中國政府欺壓西藏與新疆人民,還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者。賴清德表示,已經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反對惡霸,在球衣、球鞋印上雪山獅子旗、新疆集中營的圖樣,要表達對中國政府違反人權的抗議。全世界都關注中國政府企圖無限擴張民族主義的理論,行威權主義之實,這種野心的行為,持續不斷威脅台灣。

賴清德強調,台灣不會妥協,大家都看到蔡英文在今年的國慶演說,堅定地對全世界說出4個「堅持」,這也是4個「事實」: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遵守台灣人民的意志。

賴清德表示,這4個堅持不該被有心人拿來當成「破壞和平」或「走向戰爭」的藉口。中華民國台灣是1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愛好和平,負責維持國際貿易、經濟發展、航運與軍事安全。國內任何軍事現代化、科技化的發展,後備軍力的強化,以及組織的改造,都不是為了「攻擊」,而是為了「防衛」。

賴清德強調,台灣有善意,但是也有底線。台灣不會屈服於中國的威脅,如果中國軍機不斷惡意侵擾我國空域,如果台灣領土遭受攻擊,如果台灣人民遭受威脅與迫害,如果和平穩定的現狀被改變,挺身捍衛國家的主權與人民,就是作為1個民選政府最基本的責任。

賴清德強調,台灣樂於與各國合作對話,「各國」當然也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條件就是,中國不能對台灣預設任何前提。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台灣不斷尋求與中國政府溝通的機會,希望透過對等互惠的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理解、諒解、和解,朝和平發展。民主、和平、繁榮是最高指導原則。

賴清德指出,台灣信仰民主,也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實踐真民主,往民主的方向走。台灣人民很期盼中國能真正民主化,並停止對香港、西藏、新疆迫害,停止以武力壓迫鄰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原本就互動頻繁,原本在經濟、文化、宗教、教育有多方面的交流,兩岸人民也通婚,語言也相通。所以,雙方有共同的目標,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也有共同的敵人,就是對抗天災地變,以及傳染病等。只要價值理念相近,可以不必成為敵人,可以共存共榮。只可惜到目前為止不是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往相反的方向走去。 

賴清德指出,今年是「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紀念,1921年10月,一群台灣的知識分子,包括蔣渭水、林獻堂、賴和、韓石泉等人,在外來殖民政權統治期間,認為台灣人被打壓無法出頭天,因此為了「助長台灣文化之發達」,特別成立「文協」。要台灣人奮起,就要台灣人把眼睛打開、把智慧打開、把視野打開。只要人民看得見未來,希望就會存在。作為知識分子,當年的前輩對台灣有深刻的愛,這樣的大愛,促使他們發動這一場愛之深、責之切的台灣文化啟蒙運動。

賴清德提及,為了台灣更好的未來,想站在偉大的蔣渭水肩上,大膽再為台灣加開繼續前進的一帖處方、5大深化方向:深化對台灣的認同、深化對國家的團結、深化對自由、民主、人權的信仰、深化印太和平守護者的角色、深化台灣邁向世界、迎向未來。各位台灣鄉親團結合作,繼續打拚,台灣絕對有能力在世界上立足,得到國際尊敬,讓後代子孫代代相傳,每1位台灣人都是台灣這塊閃亮招牌的延伸。如果思念家鄉,就要常常回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信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