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雙重標準加上道德綁架?談公投的扣帽子貼標籤

2021-11-22 07:10

? 人氣

附圖1:公投議題的雙重標準和道德綁架。(葉日武提供)
附圖1:公投議題的雙重標準和道德綁架。(葉日武提供)

從理性思辨到品牌形象

台灣的選民真的愚蠢到任由雙重標準加上道德綁架來操控嗎?應該、希望不是吧!但關鍵在於,即使知道兩個陣營都是一丘之貉,我們又能如何?而這個關鍵也是全世界稍具規模的民主國家都採取「代議政治」的理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簡單的說,大多數民眾都各有所長,而且必須養家餬口,但公共事務決策卻經常涉及民眾相當陌生的背景知識,例如公投綁大選孰是孰非,就涉及公投在民主制衡機制當中的角色,共綁和不綁的相對優缺點,以及藍綠陣營過去的主張等等。試問,除了政治領域的專業幕僚,和極端熱心於公共事務的退休族之外,有幾個人會針對這個議題深入完備的蒐集資料,然後做出符合「理性思辨」要求的客觀評斷?

更進一步,由於每個人能夠隨時從腦袋裡提取的「工作記憶」都相當有限,即使是負責的專業幕僚和熱心的退休族,事實上也只能熟悉少數幾個公共議題──這正是專家之所以稱為專家的原因,而要求每位選民都對各種公共事務進行理性思辨,則無異於要求每位選民都成為無所不知的超級電腦!

於是,選民通常無法針對政策抉擇來判定各政黨的正當性,正如同我們通常無法藉由性能、耐久性、安全性等特徵來判斷某品牌的轎車究竟是什麼樣的轎車。結果呢?我們經常用「品牌形象」來進行抉擇,例如國產車屬於「相對經濟,但品質與社會形象不高」,而雙B等高級進口車屬於「昂貴,但品質與社會形象良好」。這是行銷學當中對於「品牌」的基本主張,顯然也適用於「知黨品牌」。

20181124-投票所開票配圖。(陳品佑攝)
選民通常無法針對政策抉擇來判定各政黨的正當性,正如同我們通常無法藉由性能、耐久性、安全性等特徵來判斷某品牌的轎車究竟是什麼樣的轎車。(資料照,陳品佑攝)

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建構出品牌形象的過程中,「情緒」的影響力遠大於「理性」。台鐵是眾所周知的範例──雖然以理性客觀的「準點率」而言,台鐵的表現並不差,但每次重大誤點都會成為新聞焦點,讓民眾不斷想起自己因為誤點而衍生的憤怒與委屈等情緒,於是品牌形象始終不佳。

接下來,對特定品牌產生固定的印象後,就會反映在稱為「品牌忠誠」的行為層面,包括繼續支持vs.轉換品牌、口碑推薦vs.傳播缺失等等。在該品牌出現違反既定印象的行為,而且嚴重到脫離「無差異區間」之前,這種品牌忠誠行為不致於出現明顯變化。

因此,選民主要是採用「品牌形象」觀點,將個別政黨納入一個簡單的分類框架,用某些行為特徵來標記,例如在辣台派眼中的「不罵中共=舔共=賣台」,或者友中派眼中的「罵中共=升高衝突=提高戰爭風險」等等。這種思考方式經常衍生錯誤的刻板印象,例如「大企業=壟斷=壓榨勞工與消費者」,但確實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避免讓自己大腦燒壞的簡化思考方式。

不論稱之為扣帽子、貼標籤,或是國內政壇傳統上所稱的抹黑、抹黃、抹紅,都是利用上述品牌形象思考的弱點,將某種政治不正確的行為與政敵掛勾,然後藉由各種媒體的傳播渲染,在選民心中塑造出負面觀感或不良的刻板印象,從而使其原有的形象脫離無差異區間,達到改變其品牌忠誠行為的最終目的。知名範例包括事後查無不法的「興票案」讓宋楚瑜無法翻身,也因為「電郵門」而讓美國民主黨的希拉蕊在大選中吃敗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