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攸關人類生存前景,一文掌握「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歷史意義與關鍵議題

2021-10-31 09:00

? 人氣

中國是全球頭號碳排放大國,也亟欲在應對氣候危機方面做出表現。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提出「2030年碳達峰(排放量達到峰值)、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各方期待它做出比《巴黎協定》更大幅度的減排承諾,但它近年遇上經濟成長趨緩、能源供應短缺等重大問題,短期內恐怕很難再做更大的貢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還有哪些國家值得關注?

全球人口第二大國印度(將在2027年前後超車中國)也是全球煤炭生產、進口、使用第二大國,至今並未做出新的減排承諾。化石燃料出口大國俄羅斯、澳洲的態度也並不積極。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加強減排,但是拒絕將自家出口的石油與天然氣列入計算。

印尼、馬來西亞、南非、墨西哥與巴西等新興經濟體,也都是值得關注的國家。尤其是巴西,有「熱帶川普」(Tropical Trump)之稱的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不但不將氣候危機當一回事,而且為經濟因素而大肆破壞大自然最重要的碳匯之一: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

佔巴西全國土地面積達6成的亞馬遜雨林,同時孕育了全球2成的物種。(美聯社)
佔巴西全國土地面積達6成的亞馬遜雨林,同時孕育了全球2成的物種。(美聯社)

COP26實際上如何進行?

大會的開頭幾天,約120個國家的政府領導人會一一登場,宣示聯手對抗氣候危機的決心。接下來是重頭戲,各國代表團(通常是由環境部長或環保署長領銜)進行談判,商定各國如何調升NDC、認捐與運用綠色氣候基金、復原大自然的碳匯(carbon sink,例如森林)。COP26在格拉斯哥揭幕前的幾個月,各國代表、聯合國人員、專家學者就已經開始密集磋商。

非政府組織(NGO)與企業領導人也是重要參與者,他們會提出各種關於減排、減害與適應的建議與方案。此外,COP26也將舉行一系列面向公眾的研討會、展覽等活動,廣泛探討各項氣候議題。如果一切順利,會議閉幕當天(11月12日,如果沒有延期)將發表共同聲明、宣言或行動方案,向世人昭示這場「氣候戰爭」已進入新階段。

COP26一旦失敗會有何後果?

如前所述, IPCC在8月分的報告已解釋氣候變遷如何引發極端天氣事件,古特雷斯形容為「人類的紅色警戒」。但是近來的化石燃料供應失調、可再生能源青黃不接的危機,為COP26投下一道濃重的陰影。如果COP26無法達成比《巴黎協定》更強有力的行動方案,人類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天災人禍,惡性循環。

台灣有許多邦交國都是所謂的「小型島嶼國家」(small island nations),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讓它們朝不保夕,如果升溫1.5度防線失守(最快可能在2030年代),它們恐將陷入「滅頂滅國」的夢魘。對於其他國家,超高溫熱浪、洪水與野火輪番肆虐、農作物嚴重歉收、饑荒、水資源爭奪引爆軍事衝突、氣候難民流離失所⋯⋯將成為新常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