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不干預經濟才能成長的假定是錯誤的:《資本的世界史》選摘(2)

2018-02-28 05:10

? 人氣

過去幾年來,全歐洲都盯緊了國家支出比率,並且盡可能將數據壓低,這幾乎已經成了新自由主義者的全民運動,但他們的成功不過是借助了統計的戲法。所有西方國家,無論是由社會民主黨或保守黨執政,其「國家支出比率」都差不多。這種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國家必須是資本主義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否則資本主義便會崩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國家沒有出手援助、調節,「金融市場」根本就不會存在。光就最早的銀行史來看,這一點便已極為明顯。銀行之所以在十四世紀時興起於義大利,目的不在接受私人存款,而是為了管理公共債務。在義大利商人眼中,這種密切合作是必然之理:國家是由他們治理的,對他們而言國家與私人反正沒有差別。

就連股份公司原本也非純粹的私人經濟型企業。全球第一家股份公司便是之前我們已經提到過的,創立於1602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而這家公司的獲利,是因為國家保障它與亞洲遠地貿易的獨佔權。此外,儘管證券交易所向來被視為是自由市場的化身,但起初它也與私人經濟沒有多大關連:1611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現了全球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而這家交易所最初的目的只是提高「流動性」,也就是促進與國家密切相關的證券之交易量。這家交易所處理的主要是公債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十七世紀倫敦開設今日的證券交易所時,也出現了這種現象: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與英格蘭銀行的債券,這兩種證券再度變得炙手可熱。二者都是國家支持的獨佔型公司。

此後各金融市場的發展差異儘管極大,但直到今日,如果少了政府債券的標的,許多投資人就不知該如何是好。正如德國聯邦證券所示,公債的交易金額是天文數字。2011年德國流通的聯邦公債價值約一兆一千億歐元,但聯邦公債在全球的交易額卻高達六兆歐元,這表示在一年內每筆公債至少被買賣了五次以上。

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美聯社)
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資料照,美聯社)

更受人們喜愛的是外幣交易,其全球交易量至少達四兆歐元──單日交易量。這種超大型賭場對經濟並沒有實質助益,但大家卻樂於遺忘貨幣「本身」並不具任何價值。錢之所以具有購買力,是因為有國家監控。每個國家的央行都訂有利率水平以免貨幣供應爆量。然而,利息不過是一種價格──借貸的價格;而借貸依然是金融市場的核心生意,因此號稱自由的金融市場,其實是由國家決定其價格的市場。如果有個火星人來到地球上,他們大概會以為金融市場幾乎是種社會主義吧。

而這個火星人的想法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大銀行與基金享有獨一無二的優惠:每當它們瀕臨破產危機,國家幾乎都會出手相救。因為一家重要的銀行破產不只會導致金融市場崩潰,實體經濟也將受到衝擊(第四篇會詳加說明),因此國家不得不干預以免經濟崩盤。對投資銀行而言,這種隱藏版的國家保證,代表的是莫大的利益,因為它們活在一個可說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怪誕混合體之中:損失由社會分擔,利潤由私人享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