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聚在一起談的就是計謀提高價格:《資本的世界史》選摘(1)

2018-02-27 05:10

? 人氣

圖二:Bourdieu。(取自推特)
法國社會學者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取自推特)

經理人的共同出身不只交織成廣泛的網絡,同時也形成同質性的思維,這對新觀念的形成有害而無益。在面對行為表現與我們相同的人時,我們覺得最有安全感,而在遴選領導人才時,依循的也是這種模式。上層階級在招募經理人時並非刻意挑選社會階層相同者,而是直覺地做出這種選擇,因為特別是在壓力情況下,知道團隊夥伴的想法與自己類似、偏好與自己相同,總是令人特別放心。而一些微妙的符碼往往凸顯出彼此相同的出身與經驗世界,例如喜歡哪種名酒、服飾風格如何、在哪裡度假、曾經就讀的大學;還有,彼此有哪些共同的熟人等等。法國社會學者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稱此為慣習(Habitus),而慣習是一種極具價值的「社交資本」(soziales Kapital)。為了擁有上流社會的交往型態,並且被他們視為同類,花在這些事情上的金錢上絕對值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菁英將自己與「下面」的人區隔的作法自然令其他國民感到忿忿不平。這也難怪。但撇開這種道德上的憤慨不談,「績效社會」與「市場經濟」同樣幾乎不存在。這點對經濟面的影響極鉅:個人並未受到鼓勵,在毫不設限的競爭中追求最具創意的構想。上層階級反而設立一個藩籬,只讓他們認為是同類的人進入。而所謂同類,指的是行為舉止能配合他們,並遵守群體規定者。

從位於波士頓的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簡稱HBS)便可看出,培養人脈在真實世界中是如何運作的。該學院堪稱全球未來經理人的搖籃,然而我們在那裡看到的不是競爭,而是哈佛商學院大力宣揚該學院是個龐大的人脈金礦,能利用其網絡協助所有畢業生獲得職位。在他們的網路首頁上宣傳的內容之一便是:「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屬於全球167個國家78,000多名校友之一。無論在何處工作,我們的校友都終其一生彼此聯繫……無論您想了解如何管理、想創立公司或擔任公益組織的領導人──身為哈佛商學院的校友您隨時都能向經驗豐富的頂尖經理人請益,從而使您的計畫獲得他們的支持。」至於這些人脈有多珍貴,該網頁更直接引用數據加以說明:「65%到85%的職位是仰賴關係而來的,因此求職時,建立人際網絡應該佔您投資時間的80%左右。」

哈佛本身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積極的人脈經營究竟顯示出何種矛盾。哈佛商學院只培養最優秀的人才,但這些畢業生如果真是最優秀的,就不需要如此費心培養人脈了。看來這些號稱是績效人的績效,似乎還不足以在所謂頂尖的人力自由市場上謀取一份主管職。而這種未經深思的矛盾也導致出荒謬的作為,在該學院的主頁上附有兩件書信範例,其中詳盡規定其校友如何撰寫有利其本人職涯的電子郵件。這些範例了無新意至極,而且依樣畫葫蘆即可,無意中暴露了,哈佛認為它未來的領導人無能到連親筆寫封像樣的信都辦不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