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曾有夢想的孩子,上國中卻只喜歡睡覺?政大學生追蹤低收家庭3年,道出殘酷人生潛規則

2021-10-27 08:34

? 人氣

當所有孩子被迫留在家裡上課,安康的孩子不只沒有自己的空間上課,家裡收入也不足以供應一人一台電腦,蕭羣諭說,有個家庭有3個孩子,就必須「輪流上課」,兩個人上第一堂、換兩人上第二堂、再換人上第三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玨璇說,若因疫情有居家隔離需求,政府要求隔離者必須有「獨立房間」、「獨立衛浴」,這在安康社區更不可能:「雖然我們服務個案很幸運沒遇到感染,但有跟社工討論,真的出現怎麼辦?家裡有人染疫,會不會整個社區都爆?如果真的有發生狀況,社會局有方法應對嗎?」

10坪空間確實讓安康的孩子活得很侷限,但更侷限的可能是對未來的選擇。陳玨璇說,有些安康的孩子走出校門不願跟同學說「我家在對面」、會說「我家在附近」繞道而行,蕭羣諭則說,有些孩子會覺得「低收入戶」是很不好的東西,不想被其他孩子覺得「低收入戶」就是弱勢、可憐、沒資源──孩子們不喜歡被知道住在安康平宅、不想被知道低收入戶身份,但另方面,脫離又是那麼困難。

「孩子們小時候對未來可能都有夢想,但到一定年紀會放棄夢想,對他來說,要改變現況很困難……」蕭羣諭說,有些家庭在安康已經住到第三代,很多人小的時候會想翻轉、想搬出去、改變自己生活,但總在現實遇到困難、又退回安康平宅。

問起孩子未來想做什麼,孩子總會說希望能賺錢、有地方住,卻無法具體說該怎麼賺錢有地方住、這似乎是太遙遠的事情,問題就出在「貧窮線」劃出的巨大斷層──一旦「脫貧」、失去低收入戶身份,貧困家庭不會一瞬間變小康、不會瞬間找到一家人住得開心的大房子,前方等著的,甚至可能是未知的深谷。

「他要先把房租付出來、不想成為家裡的負擔」被迫一夕長大的孩子們:國三問他夢想,就說不出來了…

一般人看「貧窮」或許是沒錢、沒資源、住的地方破破爛爛,然而蕭羣諭在萬華實習又到安康社區陪伴孩子,他深刻體悟:「最困難的不是沒錢、沒資源,是『無力感』,我無法翻身、我無法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些都會真正壓垮貧窮人……」人們總盼望窮人翻身脫貧,但安康平宅低收入戶家庭的孩子們,在長大的過程就是層層障礙。

低收入戶資格是依家戶每人收入而定、一旦超過門檻就會失去,若是一個家庭的大人工作稍微拚命點、孩子長大了去打工賺錢了,低收資格就可能被影響──這影響對安康平宅的家庭來說不只是失去補助,還會失去住在每月數百元管理費平宅的資格,外頭家庭式公寓租金動不動逼近2萬、賺的錢卻沒有瞬間增加到可以負擔這2萬,雖然曾有家庭問微光盒子夥伴能否幫忙找附近房子,聽到天價租金也只能放棄。

本篇文章共 14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77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