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百越觀點:災難後的心理健康營造,需要全民一起協助

2018-02-21 05:50

? 人氣

2018年2月9日,花蓮地震第4天,災民(AP)

2018年2月9日,花蓮地震第4天,災民(AP)

台灣經過多次的經驗,大家都有粗略的概念,像這種大型事故,必然會引發各種心理狀態的變動。但目前線上心理衛生工作的人力,多是為了常態業務而建置,遇到像206地震這種突發狀況,醫療或衛生人員都是排擠自己原來的工作來因應,如果沒有其他的動員規劃,心理健康工作就容易掛一漏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花蓮縣臨床心理師公會為例,在二月七日早上與衛生局合作透過網路發佈了兩張安心小卡給未受直接影響區域的民眾之後,接著所有人力就投入了收容所、安心站或醫院內服務。等到收容所撤除,才有辦法緩過氣再來看其他一般民眾的心理健康服務是否足夠。感謝門諾醫院續辦民眾舒壓團體,花蓮縣健康管理中心持續過年期間排班不中斷接受民眾諮詢,以及花蓮慈濟醫院安排年假期間的身心服務。但還有很多我們仍然認為需要努力的事情。

其實如果是針對非直接受損害區域的民眾,不一定是醫療專業人員,各行各業的每一位民眾只要有心,都可能協助到您身邊的好友。因此這篇文章是希望提供一些小意見,請求每一位民眾未來在類似這種緊急時刻(當然最好是沒有這種時刻),都能成為大眾心理健康的助力。

0206花蓮震災救助及重建專案小組」將在23日召開第四次會議,召集人兼政務委員陳美伶今天再次前往花蓮,就地震相關建築受損拆除復原進度進行勘查,右為花蓮縣長傅崐萁。(花蓮縣縣政府提供).jpg
花蓮震災救助及重建專案小組」將在23日召開第四次會議,召集人兼政務委員陳美伶今天再次前往花蓮,就地震相關建築受損拆除復原進度進行勘查,右為花蓮縣長傅崐萁。(花蓮縣縣政府提供)

利用你熟悉的管道,讓大家互相打氣,盡速恢復規律生活

災變事故帶來的心理影響是驚恐與錯亂失序感,而對付這些感覺的工具之一是互助感;如果每位民眾都能以自己熟悉的方法(或網路、或實體),讓身邊熟識的人相互鼓勵、互祝平安,就會改變事故的氣氛與大眾心理狀態。

此外,在可能合理的範圍內,也盡量促成身邊多數的既有活動與行程回到原來的規劃,比如從事傳播媒體的朋友能讓主要節目能照常播出(當然內容應該視現況調整,但光是播出時間不變,就有其安定意義),公司的聚會、村里的里民服務能定時持續,自己的飲食、睡眠、打掃、運動時間也不要亂掉;以規律性來調整失序感。

言詞與文章中,負向言詞減少至四分之一以下

這幾年大眾傳媒一個很大的進步是,對於事故能平實報導,不再追求聳動哭喊。我們進一步的請求是,包括大家的描述言談、與親友的拜訪、或是自己網路文章的發布,都能把帶有負向情緒的描述減少至總篇幅四分之一以下。這種做法看似鄉愿,但在這種時刻對整體大眾心理狀態之營造是有幫助。

減少負向言詞並不困難,也不需要隱瞞事實,只是一些文字用法不同,成為中性的說法:比如把「有失眠的狀況」改成「要一些調整才能睡得安穩」;可以如實陳述自己或其他民眾受影響的「情況」,而不必用「慘況」或「噩夢」這樣字詞。

這次在收容所中,我們團體活動的文宣用詞有同樣的修正;也會提醒工作人員與民眾談話時,保持輕鬆自在,而非採激動或悲愴情緒。

20180206-大年初一,花蓮雲門翠堤大樓拆除工程進行中,成了斷垣殘壁。(盧逸峰攝)
花蓮雲門翠堤大樓拆除工程在年節期間仍在進行中,成了斷垣殘壁。(盧逸峰攝)

有身心變化的人勇敢前往諮詢或就醫,是幫助自己、也是幫助別人

第一時間的事件衝擊,可能帶來驚嚇慌亂;後續大家的討論訊息的渲染,可能形成持續性的隱隱不安;接下來的賠償、生活重建等糾紛,可能給當事人或聽聞者憤憤不平的情緒。如果這些情緒造成個人和朋友相處時變得煩躁沒耐性、在工作上心不在焉、甚至開始莫名疼痛或輕易感冒,就是我們擔心的身心問題。

自己或身旁朋友有這些現象,希望多鼓勵勇敢前往諮詢或就醫。諮詢或就醫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能夠得到正確、合法的服務,也是為了未來其他可能會有類似問題的人。要讓國家的衛生與社會機構知道事件之後人民的心理變化的數量與程度,民眾能表達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才會提醒政府建立對應的心理衛生政策;我們也期待國家能認真考慮,參考現有的憂鬱自殺關懷系統,建立災後心理衛生的關懷系統

不可以依賴成癮行為來處理緊張焦慮

人類在緊張的情況下很容易不自覺的使用各種成癮行為,不論是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是聽聞者,可能無意間開始增加菸、酒的使用,不斷上網或看電視確認消息,或增加非必要的進食;這些成癮行為短期間可能稍微減輕焦慮,但是長時間來看常常是使狀況惡化。也就是說,之後要移除或減少這些成癮行為時,焦慮反而會加重反撲。

因此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有這種現象,如果可能的話,盡量改採取親友關懷、運動、工藝、音樂、宗教等方式改變張力;或是事後得要有計畫的移除成癮行為。

上述四點應該是每位民眾都可以幫得上忙。

台灣歷年來總有一些考驗到來,過去重大事件後的身心醫療常常只考慮到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我們認為這種考慮遠遠不夠。事件過後,可能有些人的人生觀受到影響,認為人生虛幻、認真無用;可能有些人看到亂象,對政府或人民感到灰心,失去熱忱;可能有些人蒙受損害之後,變得消極沒自信。這些類型的人或許沒有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心理狀態卻已經衰變。

如果每次的災後總是發生上述問題,國家的人力資源與生產力便要受到減損。我們期望的是,即使無法阻止事故到來、即使賠償與社會福利不可能完美,但是官方或民間願意協助心理營造,還是有可能使自己與身邊的人在經歷事故後,更重視彼此的情感,更理解困難的意義,更把握自己該做的事。

*作者為花蓮縣臨床心理師公會監事/ 花蓮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