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毛治國經國治理學

2018-02-21 07:10

? 人氣

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以二十年鑄一劍的精神與努力寫成管理鉅著。(蘇仲泓攝)

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以二十年鑄一劍的精神與努力寫成管理鉅著。(蘇仲泓攝)

一部寫給國家級領導人經國治理實務借籌的教戰手冊,值得一捧一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甫從行政院長退卸下來的毛治國,用了超過二十年鑄一劍的精神與努力,針對傳統管理學理論引申而出的經國治理典範進行多元深刻挑戰,企圖給各類型國家級領導人得以正確掌握高層管理實際運作所必要的37萬字大部頭巨著。

寫給國家級領導人看的

現代經濟社會的國家經營治理,一向得以獲致卓越成功的,都出之於技術官僚,其由政治人物或律師、法匠而為主掌大權經國治理者,則通常終致失據失敗居多,這種情境狀況,在快速發展成長的國家社會經驗中,尤其顯得特別鮮明而且尖銳;而在多數卓越成功的國家發展經驗,所謂技術官僚執政,更是以工程科技人才占居絕大多數,是管理科技人才掌政經國治理者似乎鳳毛鱗爪,極其少數,而最令人倍感諷刺的是,凡由通才經濟學家擔綱國家行政領袖且能卓越成功經國治世的,則幾乎是現代政經歷史紀錄上的絕無僅有。

探索領袖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

毛治國正是這樣一位鳳毛鱗爪的現代管理學者,在大學管理學院擔任教授,學而優則仕,歷任了內閣部長及閣揆行政院長要職,每能著績卓效而退休,並寫出了這一部《管理:談決策‧執行力》的37萬字巨構,是理論通透的新闡釋引申,也是國家級政經發展工程及建設方案工程的經營治理實務之通則理論印證。

毛治國寫這本書的基本旨意,就是要給國家級領導人看的,這包括國家級產業領袖、國家級公司廠商企業家,以及政府部門高管以上層級領導人,都能夠圓融領會理解東西方的「管理哲理」,並有效探索身為領導人「應有決策力與執行力」的竅門,同時也讓各種各類國家級領導人可以真正領略「決策不祇是選擇、執行也不是奉命行事」就可以輕易獲致「有勢」「有力」的根本道理。

毛治國自剖說,這是他「二十年鑄一劍」的人間奇異探索之旅,所淬煉出來的現代管理科學論與實務應用結晶,堪當各類型國家級領導人在面對大小環境的常變循環中,作為臨機破立的教戰手冊參酌之用。

管理的感性「統理」與理性「治理」兩層次工作

現代管理(management)在觀念的理則與實踐實務上,大別可分為兩個層次:頂層是所有權人(頭家)或其代表人(representatives)層次的「統理(governance)」;其下層則是高階經理人或所謂代理人(agent)層次的「治理」(administration);在國家宏觀角度看,手握選票的人民(國家的頭家)或其選舉出來作為「主理人(principal)」代表的總統、民意代表,所實踐或掌握運用的「管理」工作,就是「統理」,同樣道理在民間機構組織,出資的股東、投資人(企業公司的頭家)或其推舉出來作為「主理人(principal)」代表的董事長、董監事會機制,所實踐或掌握運用的「管理」工作,也是「統理」;「統理」在本質屬性上,是屬於高度政治感性手段運作的管理工作,重點在於協商溝通、適切折中取決、調和鼎鼐;而在國家微觀角度看,由所有權人或其代表人機構任命、指派、委任、聘任為其代理人的行政官僚(內閣部會首長及其以次)、民間機構組織經理人,所實踐或掌握與自主裁量運用的「管理」工作,就是「治理」,「治理」在本質屬性上,是屬於高度經濟理性手段的管理工作,重點在於理性分析判斷、果敢摘優裁決。

正確可適的決策效能挑戰

無論從事「統理」或「治理」所涉及的最核心「管理」工作,就是做出卓越有效的「決策」與「執行」,這也是毛治國整部經國治理學闡明的兩大主軸論述。

毛治國經國治理學主軸論述前半部所談的就是「決策」,決策是在「見識謀斷」過程中,能夠為問題找出對策的核心管理工作,講求的是決策效能(effectiveness),亦即卓越的管理績效表現,必然是源自於「對的決策」「正確可適的決策」。

卓越決策的先決過程「見(intelligence)」,乃對大小環境變遷或挑戰性問題浮現之初,就有感知察覺之資訊掌握能力,這不啻正是國家級領導人完成構思決策、擬議決策重點方向的極重要關鍵要素,必須要能夠審度察知事態或情境的「徵候」「端倪」而有效能地定義出「問題或課題」的屬性、特質或其最為貼近的真實事象狀況,且能高效趨避開「雖看見卻可能並非關鍵性存在」或「雖存在卻看不見」的判斷參差,以至於影響到最終決策的有效性。

決策過程的第二階段是「識(knowledgeability)」是身為國家級領導人在作出卓越決策之先,必須能夠「有效解讀」所感知察覺之資訊意涵,有能力探討情境問題或課題之本質,掌握肇致原因,用以釐清解決各問題或課題的「事體因素」與「解題的成本效益性」。在這一過程階段,毛治國予以最特別提醒的是,領導人在作出決策的過程中,能夠真切守得住看問題的高度與格局,乃能「轉識成智」,而作得好、作得對,更作得出卓越決策來。

卓越領袖對破壞性創新機會的把握

決策過程的第三階段是「謀(design)」,即強調一個卓越領導人必須要有「創出或加大籌策空間」的本事和能力,才能作得出秀異卓絕決策的可能性;而所謂的領袖本事和領導能力,主要有四大重點事項:一是能夠確切排除認知障礙;二是能夠突破現實上的可行性限制;三是能夠精準地把握破壞性創新(destructive innovation)機會;四是能夠提升並擴大政策目標與格局。針對這一決策過程階段,毛治國特別提醒「了解全局、把握重點」之系統性思維(thinking systematically),在加大籌策空間上的絕對必要性。

決策過程的第四階段是極具關鍵性意義的「斷(choice)」,即領導人應能有效及時作得出「允評利弊、卓作取捨」的「戰略性決斷(strategic choices)」工作。很有意思的是,毛治國在論斷經國治理學中,引用了明朝大政治家「萬曆首輔」張居正的名言:「天下事,慮之貴評、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作為對於未來卓越領導人能否作出秀異高效決策的關鍵期許。

蔡英文政權現例的不及格課程

以最近蔡英文當局面對中共軍機巡島繞台、M503航路啟動,及兩岸春節加班機爭議等,即短期重大事件的處置決策,繩之於毛治國經國治理學的「見識謀斷」過程論,幾乎是一堂現代管理學學分的根本「不及格」課程,處處暴露無知失能草率決策的難堪,其中諸多竊喜附加的「欠缺眼界、格局」之藉勢藉端政治操作,馴至更加深化社會仇讎對立氛圍,使蔡民意支持度降至不到9%的個位數窘境。

蔡政府經國治理之失能失策,來自於三個方面的「管理學分不及格」:第一是領導人決策不以國家全民利害得失為決策取向思考,僅依個別政黨利益、個人權謀意志與敵我爭端賽局為考量,以為可以用高調挑釁爭取談判籌碼,並移轉國民對經濟頹退惡化注意力,註定其決策「無謀錯斷」之必然失敗;第二是,參與決策過程之機關部門「行政組織單位錯置」;第三是,參與決策者之「顏色純粹性」「政治正確性」「盲從附和性」「政治角力鬥雞型」,當然會使領袖可籌策空間之對策選擇及決斷之決策取向,完全失能、失效於針對關鍵問題或課題的解決。

事實上蔡政府經國治理學之「不及格」,不止於即近期這幾個事件事務,自從600天前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無論是司法改革、年金改革、勞基法改革、承藉轉型正義大肆掠奪人民私有財、消滅反對黨派及民間社運團體等大小事件,倘若也同樣繩之於毛治國經國治理學的「管理決策論」「管理哲學」與「管理美學」的原則與戰略思維程式,就可以確切了解其終必失能失速失控,甚至會因此根本失落民心士氣與國家地位、國際社會價值的真正原因所在。

國家施政宏觀管理及微觀管理的實務案例

毛治國經國治理學後半部主軸論述,集中於「因緣成果論執行」,從自組織的宏觀管理現象論、微觀量變質變與共生演化的相變過程原理,談到國家級領導人(leaders)應如何有效運用領導力(leadership)以造勢成勢、用氣用力,以帶動組織機制的微觀質變,以及有效促成組織機制的宏觀相變;毛治國也在論述中,進一步全新闡釋現代管理「戰略思維」與「戰略設計」的思變和應變,以及如何高效運作「自組織為體、他組織為用」的現代管理學之大道。

在整部巨著中,毛治國以經國治理施政的宏觀管理及微觀管理的實務案例,用以陳示現代管理學理論與實務,在運作決策、執行、戰略運用與理則之體現狀況,書中較為完整陳述探論的有:國家級政經發展方案、硬軟體基礎建設之規劃設計與決策實施、智慧化經濟產業發展抉擇、政府雲之建置方案、觀光客倍增計畫、高鐵BOT規畫、高齡社會全照顧系統的聯立方程式、台灣燈會方案、登革熱疫情控制計畫、中華電信組織再造及轉型升及計畫、「蘇花改」案例、「擁核政策」、桃園機場重建、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化、智慧化道路防災等。

現代管理學教父予以高度肯定

毛治國以教授經驗有條理系統,深刻淺出闡述現代管理學理論原則的權變應用,以其高層次政務工作歷練及實際治國理政實例,貼切彰顯現代管理學的實際應用,當然使其論述闡明的經國治理學,得以完全超越自1970年代以來,現代管理學僅能受限於企業組織公司廠商個體(微觀)之營運範疇為運用,而能夠更有效地延伸擴大應用到整體經濟社會及國家機制組織的總體(宏觀)經營治理。

現代管理學教父許士軍教授(Dr. Paul SC Hsu)允稱這部《管理:談決策與執行力》巨著是:毛治國在其豐富人生歷練中融凝而出「深思、遠慮、洞見、感性和智慧」的現代管理美學典範作品,值得各領域讀者的深入體會與發掘。

如此終極點評,的確可謂是,旨哉大師之言!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