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觀點:「美中和解」vs.「世界大戰」─台灣的抉擇?

2021-10-25 06:50

? 人氣

我陸軍使用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見圖)現有最大射程45公里,軍方欲將其射程延伸至300公里,即便部署在本島仍足以封鎖台海全境。(國防部提供)

我陸軍使用的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見圖)現有最大射程45公里,軍方欲將其射程延伸至300公里,即便部署在本島仍足以封鎖台海全境。(國防部提供)

在美中之間的實質對峙持續升高的當下,由於一邊倒向美國,台灣遂成為雙方唯一的兵家必爭之地。看似風光的台北高層,實遭美國予取予求;而看似獲得安全保障的台灣,實則又陷入自己絲毫不能影響的戰略風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美中對峙與否,不是別人,更不是台灣能置喙的。歷史上也不存在永遠對峙的局勢。隨歷史起伏循環,俟有朝一日進入美中緩和階段,台灣勢必淪為共管對象,而遭美國打入冷宮。

思及於此,豈不恐慌?所以即使目前享有美台前所未有的親密,仍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感。以至於整個國家戰略都投資在離間美中雙方,總是火上加油,極盡挑撥之能。然而,這等於是把自己變成在美中進入和解週期之後,必須立刻處理的最大麻煩。

不過民進黨的義無反顧,不僅是因為採取一邊倒的國家戰略之後所不得不然,另一方面更是因為反中戰略有助於壓制國民黨,動員選票。上癮之後,就愈來愈不能抗拒這種反中為核心的一邊倒政策所能攫取的執政威力。

北韓正把世界大戰的灶火在台灣升起來

不過,內外形勢愈來愈失控。首先,六國在印太進行大規模軍演,引發解放軍軍機破格回應。其次,俄中聯合艦隊也破格繞行日本。接著,朝鮮官方更破格將美國在台海與半島的軍事介入聯繫起來,指控美國企圖在日韓台扼殺兩個社會主義國家。

牽動東亞局勢的樞紐何在?當然是一邊倒政策提供了無窮的戰略契機,才給了北韓一個舞台,擺出要在台海點燃世界大戰灶火的姿態。

台灣這個標籤,是在固有文化、殖民主義、內戰、冷戰的歷史脈絡中實踐出來的集合名詞,要把自始就平行的、分裂的、堆疊的這些脈絡,說成一個必須被團結、轉型,進而獨立、下棋的主權國家,標籤本身所能代表的價值立場,幾乎一定是空洞的,結果只能繼續在中國近代史、殖民史與冷戰遺緒中,各取所需地被當成更大勢力裹挾的對象。

在地球與人類因氣候劇變而面臨毀滅危機的存亡之秋,卻因為台灣反中政治與政策所聚焦的戰略對立,導致美、中兩國人民無法攜手合作,並偕同全球共同因應嚴峻的挑戰,甚至還已經升高到促發所有人之間的世界大戰。

美中對峙,不是台灣反中與否所決定的。反中,是因為北京反台獨,雙方相互強化,如此以反中對抗北京反台獨,等於是把台灣首先鎖在北京的政策視野中,然後被迫一邊倒,接著陷入到華府籌謀世界大戰所界定的樞紐角色,這便是美中對立得以聚焦也必然聚焦於此之道理。

2021年9月15日,朝鮮人民軍新成立的「鐵路機動飛彈團」朝日本海發射兩枚短程彈道飛彈。(美聯社)
2021年9月15日,朝鮮人民軍新成立的「鐵路機動飛彈團」朝日本海發射兩枚短程彈道飛彈。(美聯社)

超越台灣的分裂社會要先建立台灣的世界性

擺脫北京反台獨的制約,才能超越統獨,讓平行、分裂、堆疊的歷史脈絡之間,不再是相互質問、彼此強迫轉型的關係,也引導國家不再以團結之名,遂行鬥爭掠奪。其中旋乾轉坤的關鍵,就是將一邊倒政策改弦更張,而以促進美中和解作為國家綜合戰略

促進美中和解凸顯了兩個世界性的價值立場,一個是真正具有世界意義的和平過程,另一個是直面地球遭遇的危機。

所以,促進美中和解的綜合戰略,是從台灣的世界性出發,台灣做為過程,而不做為實體,重點在不斷致力於美中和解的作為,而不是追求特定和解狀態或規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換言之,是促成各方共同超越實體的思維,所關注的是動態的關係,而不是硬要在分裂社會的堆疊歷史中,侈言主體性的建立或鞏固。

相反的,在作為主權、主體而必須團結一致的政治正確壓力得以化解之後,原本並存的歷史脈絡,全都重新可以成為聯繫美中、穿針引線、相互支援的資源,一舉超越統獨。畢竟,我們在各個所可歸屬的群體之間,早就是往返自如的溝通橋樑。所以,促進美中和解,就是促進台灣分裂歷史的和解,分裂社會的和解。

擱置並超越統獨的倡議——

在美、中合作機制產生成效且國際共識氣候變遷危機獲得緩解之前:

1. 長期以促進美中戰略和解為核心的兩岸與外交政策;

2. 當前台灣本身任何制度安排,均不作台灣地位的法律引申,是為不獨;

3. 延續兩岸政治體制互不隸屬,是為不統;

4. 不新發動或支持戰爭、不直接或間接新參與軍事結盟、不新派兵海外或接受外國派兵,是為不反(中或美)。

*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石之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