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吳敦義的眼淚

2018-02-22 06:10

? 人氣

花蓮近期發生強震,造成部分災情。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1日下午前往花蓮慰問災民,上午出席祈福活動時忍不住落淚、哭紅了雙眼。(羅暐智攝).jpg

花蓮近期發生強震,造成部分災情。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1日下午前往花蓮慰問災民,上午出席祈福活動時忍不住落淚、哭紅了雙眼。(羅暐智攝).jpg

「豈是腸枯無熱淚 願留他日潤蒼生」 

放眼政壇人物,最易觸景傷情而落淚者,非宋楚瑜與吳敦義莫屬。尤其2006年台北市長競選慘敗時,鏡頭前宋流下時不予我的熱淚,對於政治有強烈使命感的宋來說,更顯無比的蒼涼與悲壯,其旋即在林口宣布退出政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有人說,政治人物的眼淚有時勝過刀劍。三國時期,最會哭的人當屬劉玄德,故有「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之說;尤其是在趙雲前面摔阿斗,聲淚俱下對子龍說:犬子焉有大將軍的命重要…。劉備這一哭,讓趙終生拚死沙場。在《三國演義》裡,劉備足足哭了35回,奪魁。

然而按《三國志》正史記載,曹操共哭了七次,還略勝了劉備一次。曹七次分別是:一哭袁紹,二哭陳宮,三哭荀攸,四哭郭嘉,五哭典韋,六哭龐德,七哭愛子沖。曹操打敗仗時會大笑,目睹親人病故、愛將陣亡時會嚎啕大哭,且對政敵之死亦真誠潸然淚下,足徵曹阿瞞是位重情重義之人。。

所以說曹操是奸雄也好,是能臣也罷,哭笑間見真情,故其帳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乃不爭事實。因此哭絕非女人專利,愈是英雄豪傑其淚愈多,所謂英雄不流淚,乃時機未至強忍耳。

 對於政治人物的眼淚,簡單的二分法為-「珍珠的眼淚」及「鱷魚的眼淚」,兩者區別僅在於個人的喜好及厭惡,沒有對錯。前者無比傷心,後者無比噁心,是以矯情與真情,皆存乎一心。

日前花蓮大地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偕夫人蔡令怡,於年前雙雙趕赴花蓮參加祈福活動,除自行準備小紅包給災民壓驚外,也代表黨部捐贈200萬給傅縣長。過程中,吳因目睹災民驚魂未定,而忍不住哭紅了雙眼。想當然耳,此舉又招致酸民「吳哥哭」之譏。

猶記吳上次落淚是黨主席選舉時,因憶起經國先生提攜之恩而哭。惟此次吳敦義的眼淚,除悲天憫人之個性外,似乎受到接踵而至的挫折所牽引,不免悲從中來,不自覺「獨愴然而涕下」。

綜析吳此次落淚,抽離災民情緒因素外,餘因概約有四點:

第一是國民黨自創黨以來,最大的危疑震撼雖是1949年,惟彼時蔣介石主席手握「黨政軍經」大權,且有從上海運來黃金與美金可供支應,舉國眾志成城,拳拳服膺,傾全力抵抗解放軍渡海攻台。而今日的黨主席,不但「四大皆空」,且外有強敵環伺滅黨之虞,內有從政黨員師心自用,讓黨「蹇困艱辛」之險境,猶勝過歷任任一黨主席。

第二是兩岸路線平衡的拿捏,讓吳腹背受敵、親痛仇快。眾所皆知,吳經常受到「孫文學說」總校長張亞中、武之璋等學者急統論述批評,因此被塗綠與王金平同掛,飽受「獨台路線」之罵名。只是吳當選至今尚未拜訪過王金平,更別說李登輝。吳深知在台灣目前政治生態,想要贏得執政權,唯有保持馬英九的「一中各表」不獨不武的路線,才有勝出的可能。稍一不慎,就陷入新黨主席被暗誣收受「國台辦」贊助之污名。

第三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吳每月首要之務,就是籌措人事薪資三千五百多萬,在黨產會的違憲凍結與政治追殺下,黨主席責無旁貸肩負起這沈重的十字架。遙想當年,李登輝主席之所以呼風喚雨、「一言九鼎」;而現在是「一言九頂」,原因就是沒了「糧草」。春節蔡主席給民進黨黨工加薪吃大餐,吳主席讓黨工節衣縮食度小月,吳焉能不悲從中來。

第四是基隆全民調選舉作業不夠周延,致引來連鎖反應,一副要「大四囍」自摸的好牌,差點打到放炮,吳有說不出的嘔。再加上王金平這種尸位素餐,以及部分政二代的不分區立委,未踐履當初承諾,不戰不退不讓,致有戰鬥力的軍公教勞代表無法進入立院。吳如撕破臉硬換,又怕影響團結,是以換與不換間-「妾身千萬難」。所以吳只能低吟《滄海一聲哭》。

尼采-「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國民黨最壞的環境莫過於此,所以沒啥好怕的,也沒啥好顧慮的;與其「新亭對泣,楚囚相對」,不如置之死地而後生,放手一搏。為了國民黨的生存與壯大,絕對沒有誰對不起誰的問題。

國民黨走過百年風雨,經歷多少驚濤駭浪,最後終能轉危為安,所恃者,乃領導者破釜沉舟之決心。500支爛步槍能掃平軍閥,勾踐能復國,少康能中興,關鍵就在於「to be, or not to be」。

寄望雄才大略的吳敦義,能以「一笑泯恩仇,一擲決生死」之豪氣與勇氣,看看恩師蔣經國的「乾坤決斷」,是如何勝過馬英九的「優柔寡斷」。年底國民黨要上映《諾曼地大登陸》還是《敦克爾克大撤退》,就在您擦乾眼淚後的一念之間了。

*作者為國民黨資深黨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