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柯爾的小姑娘」,也不是「從東德過來的附屬品」《梅克爾總理時代》書摘(1)

2021-10-31 05:10

? 人氣

於是梅克爾經常有機會觀察來訪的客人,在談話中她發現自己與他們相比,是毫不遜色。這種「可以分庭抗禮」的感覺,還有父母對她在成績上嚴格的要求,再加上後來成為物理學者的研究精神及她自己的企圖心,給予她開始任職於波昂政府時期極大的自信心,勇敢走出來而無須掩藏自己。就在她必須和當時極具權威的勞動部長協商東德婦女列入「就業施行辦法」的前夕,她告訴自己:「妳既然有能力解微積分,當然也可以和資深政治前輩談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同時她冷靜觀察、分析柯爾政府的落敗,看著他的搖擺不定,看著他的不光彩下台步伐。長久以來,整個總理辦公室發展成為一個封閉的小圈圈,柯爾對於所有潛在的對手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不信任感,甚至針對他本身所屬意的接班人、基民黨與基社黨團主席、在一場暗殺中重傷以致下半身癱瘓的蕭伯樂,柯爾也違背了要讓癱瘓後的蕭伯樂競選下屆總理的承諾,自己再度於一九九八年披掛上陣,出馬競選,結果落選了,全黨也大敗。 

一九九八年間,梅克爾在近距離親眼目睹了黨內深陷在這些衰敗、耗損、無能當中而無法自拔,於是她開始為自己探路。原本打算在本黨選舉落敗後先休息一下,例如回去自己的選區、前東德的呂根島,深入了解島內政情並照顧選民及選區。這個選區在一九九八年的選舉中,只有百分之三十七點三的票投給了她,使得她差點就落敗。這個結果不僅顯示兩德統一已經八年了,新加入德國的前東德各邦仍然深陷經濟危機,同時也是梅克爾身為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Mecklenburg-Vorpommen邦的基民黨主席必須嚴肅看待的問題。在這幾星期當中她甚至考慮退出政壇,她告訴記者、傳記作者羅爾Evelyn Roll,假如她不當政治人物,會考慮做些別的事情--諸如負責一個就業輔導機構之類的。大環境已改變,返回學術界已不可能了。她平心靜氣地總結「我一向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在西方的社會情況下,我不可能再從事基礎研究了。」 

不沾沾自喜卻保有虛榮心,這個特質使她有許多機會確保自己沒有政治也能生活。有別於前任支持者,她不需要任何證明或政壇肯定,因為新任的黨主蕭伯樂正需要一位有能力又忠誠的人出任黨秘書長,他需要一位女性。於是他選中了梅克爾,一位女性政治家,「知道進退,知道自己何時該退出政治圈……也不要到最後成為半生不死的殘骸。」 

只不過,從現在起,梅克爾變成了不惜一切非要留在政壇不可,絕不會因為別人的阻撓而離開。 

梅克爾開始翻轉情勢。她解放自己,擺脫柯爾時代的基民黨及萊茵地區的派系。柯爾收取了政治獻金,至死都沒有透露給他錢的人是誰。他的繼任者蕭伯樂唯恐最後搞得全黨大分裂,因此也不敢放手改革,幾個月後他自己也因為收受捐款被迫離開職位。整個基民黨失勢了。可以確定的是,梅克爾是唯一沒有涉入政治獻金醜聞的人。她與副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兩人談好,處理了黨留下來的政治資源:她接手黨務,擺脫柯爾和蕭伯勒遺留下來政治爛攤子;梅爾茨則接手聯邦國會黨團。然而梅爾茨在聯邦國會黨團擔任反對黨主席的經營並沒有很久,這個位置就被梅克爾拿回去了,梅克爾上,梅爾茨下,退回去當副主席。 

顯然,過去這麼多年以來,政壇都小看了梅克爾,大家還以為這位「東德來的女士」僅僅會在政壇上曇花一現而已。

*本文選自梅克爾總理時代:從科學家到全球最具影響力領袖新典範一書

作者維登菲(Ursula Weidenfeld)生於1962年,先後在波昂及慕尼黑大學修習經濟史,於1989以對德國中小企業政策的研究而獲頒博士學位。現任柏林《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副總編輯。她是德國最著名的媒體人之一,長期關注政治人物與政壇動向,尤其擅長經濟與產業領域。已出版《梅克爾總理時代》、《沒有人民的政府》(Regierung ohne Volk)、《金錢的終結》(Gelduntergang)等7本專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