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法潮》打開社會安全網─疫情之下的弱勢關懷

2021-10-23 05:30

? 人氣

歧視的荼毒並不亞於病毒的戕害。由苗栗縣政府吹起的一陣歪風,使得許多民間機構上行下效,模仿這道禁令。廠商在產能與防疫之間掙扎,遲遲無法作出分流、減班的決定。就在苗栗縣政府禁令一出,廠商開始只許移工在工廠與宿舍間移動,由廠商自行運送,在擠滿人的車廂上根本沒有社交距離,進到宿舍,依然是不符防疫規定的6人一室。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業者將移工送進沒有打掃過的房間,每人每月還要繳交3,500元的住宿費。而且他們遷出原宿舍時,業主擅自將他們的私人物品丟進垃圾袋,並隨意丟置於新宿舍門前。種種作為,完全沒有對人的尊重。而這情形引起許多國際媒體與自媒體的關注,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台灣在亞洲乃至全球的民主人權向來表現良好,但是移工政策、對待移工的紀錄卻是劣跡斑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苗栗,高雄市衛生局也曾對兩名在前鎮漁港的外籍漁工開罰,原因是他們在路邊沖澡卻沒戴口罩。「誰會戴著口罩洗澡?」施逸翔秘書長氣憤地反問。這種不具同理心的依法行政連老百姓都看不下去,輿論譁然,逼使高雄市政府緊急召開危機應變會議,終於在考量國際移工處境弱勢,且因語言隔閡無法及時掌握最新疫情政策下,決議若外籍漁工有違反防疫規範,應先勸說、並要求雇主船東監督落實防疫措施。此事件發生在民國110年5月22日,陳其邁市長在5月28日宣示不罰漁工、而改裁罰沒有明確宣導戴口罩過程的仲介公司。

20210622-台灣的移工問題,在疫情期間更加被凸顯。(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
台灣的移工問題,在疫情期間更加被凸顯。(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潮野法潮提供)

消弭歧視 政府帶頭做起

如何承接助弱勢,給他們溫飽、機會、乃至尊嚴,是政府無可逃避的責任。施逸翔感嘆,台灣從八、九零年代引進外籍移工以來,一直被視為補充性的勞動力,即便到今天全台移工已經超過70萬,政府從沒有好好調整過移工政策。

「至少要可以跟本地勞工一樣有最低保障的標準,也就是適用勞基法,而縱使像社福移工等可適用勞基法,他們仍受許多歧視性的政策所綑綁。」例如不能自由轉換雇主、以及要負擔高額仲介費。還有,白領與藍領外籍移工在制度上也有差別待遇,是否意味著法律與政策都只在討好有錢有權的人?正因為歧視性的政策,造成許多非法移工,但他強調,移工失聯所觸犯的法律不過就是《就業服務法》,這是微罪,但是政府卻用刑事犯罪或國家安全的方式在追捕非法移工。從源頭到結果,外籍移工的問題終究要回歸到整體移工政策,一定要從修法、從制度上做根本的改革,將來才有可能改善。

70萬以上移工大軍的權益都可以被無情忽略,芒草心憂心官方列冊全台只有3,000人的無家者,是否更容易被邊緣化。而遊民是與整體社會經濟扣連頗深的議題,幾乎每個國家、每個大城市都會有,若想根本性解決問題,除了社會福利外,還要有妥適的居住政策,甚至於居住政策才是重點。目前政府對無家者的居住部分著墨很少,大抵上只有提供庇護或短中期收容。芒草心認為,必須把租金補助設計含納其中。至於社會住宅部分,除了希望政府盡快制訂出可負擔租金,且要能照顧到不同族群可負擔的範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