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美國學界三位台灣通的建言:不要把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簡化為「反中的武器」

2021-10-18 06:20

? 人氣

布魯金斯學會的台美關係研討會:主持人何瑞恩(左上)以及三位與談人卜睿哲(右上)、任雪麗(左下)、林夏如(右下)。

布魯金斯學會的台美關係研討會:主持人何瑞恩(左上)以及三位與談人卜睿哲(右上)、任雪麗(左下)、林夏如(右下)。

隨著美中新冷戰的開展,南海、台海、東海一帶顯然已經成為兩大強權的潛在衝突前緣。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應當如何與兩強交往,也成為國內政黨外交政策論述的核心。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2日就舉行了一場線上論壇,邀請美國學界三位著名的台灣通卜睿哲(Richard C. Bush)、林夏如(Shirley Lin)、任雪麗(Shelley Rigger),對美台關係與兩國的國內政治發表看法,並且對台美關係提出建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怎麼看解放軍擾台?

這場線上論壇由布魯金斯學會的台灣研究主任何瑞恩(Ryan Hass)主持,四人先從最近解放軍逾百架軍機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談起。主持人要求三位與談人說明這起事件對台灣政治、以及台灣主要政黨的兩岸與台美關係論述有何影響。曾擔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的卜睿哲認為共機擾台只會強化台灣主要政黨對中國的看法,包括民進黨認為「中國就是台灣的生存威脅」、國民黨認為「都是因為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才會惹出這些麻煩」、柯文哲則認為「未能緩和局勢、思考共存前景的北京與民進黨政府都有責任」。

戴維森學院(Davidson College)教授任雪麗則說,她只想指出外界對台灣的一項成見是錯誤的:天真的台灣人根本不關心他們所承受的軍事壓力。任雪麗表示,雖然台灣人大體上確實不像許多美國人那樣對解放軍的威脅感到恐慌,但說「台灣人不關心這件事」並不準確。因為台灣的輿論與公共討論都清楚顯示,台灣人很清楚他們所面臨的壓力,只是他們並未因此恐慌。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客座教授林夏如則同意任雪麗對「台灣人很天真」看法的批判。在今年8月之前在台灣待了將近一年半的林夏如表示,台灣人幾十年來都在承受來自中國的壓力,而不是只有這短短的十幾天。台灣人對於中國的威脅確實表現淡定,反倒是全世界現在才注意到台灣的處境。林夏如說,台灣可能會感到不安,但大多數人不會放棄他們花了一個多世紀追求的自治與民主。民進黨受益於北京的壓力,部分台灣人可能認為國民黨上台兩岸情勢將有所緩和,但更多年輕選民根本不相信這種說法,因為在他們看來中國就是一個欺壓台灣的惡霸,透過疫苗、鳳梨逼迫台灣人就範。

台灣主要政黨的台美關係政策?

林夏如指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對台美關係的看法這幾年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眾所周知,在台灣的2012年總統大選時,美國並不樂見蔡英文當選,但隨著國民黨走上深化兩岸關係的道路、民進黨重新找到親美的定位,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林夏如認為,朱立倫主張台灣既要跟美國站在一起、又不應激怒與遷就中國,但他卻沒能清楚解釋這個彼此矛盾的目標該如何實現。

民進黨的問題則是他們主導了美國牛肉與豬肉的進口,然而台美自由貿易協定卻遲遲沒有實現。當民進黨忙著跟其他理念相近的國家建立友好關係,國民黨則伺機抨擊民進黨與美國的關係讓兩岸陷入緊張,並且未能給台灣帶來實質的經濟利益。林夏如認為,確實可能有中間選民對此種說法買單。

美國兩黨如何看待台美關係?

相較於台灣主要政黨對台美關係的路線歧異,美國的民主、共和兩黨近年卻是一致支持增強美台關係。美國的黨派政治同樣有嚴重的對立與極化的問題,但為何在台灣議題上能夠達成共識?主持人何瑞恩也希望三位「台灣通」談一談「要如何保持此種趨勢」?

任雪麗表示,台灣過去主要是共和黨關切的議題,因為台灣是美國的反共盟友,自然能夠贏得保守派人士的關注。不過台灣過去幾十年的民主化歷程,使其成為亞洲的民主、人權與自由市場典範,在這一點上台灣也吸引了不少民主黨的朋友。不過任雪麗表示,美國兩黨雖然支持台灣,但日益流行的一種論調卻讓她感到憂心不已—台灣可以作為美中新冷戰(甚至是熱戰)的一項武器。

任雪麗指出,在美國對抗中國的論述中,不僅有人主張應該強化自身的教育與產業政策,以便具備對抗中國的競爭力,現在有更多鷹派人士認為「美國應該打倒中國」,而台灣正是達成這個目的重要資產之一。任雪麗擔憂,這種看法可能會讓台灣失去民主黨與左派人士的支持。她說在許多公共場合,都會碰到左派人士問她「台灣不就是那種美國難以負荷的新自由主義或新保守主義棄子嗎?」

任雪麗表示,這件事聽起來確實如此的矛盾與諷刺。因為台灣其實是東亞第一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台灣社會在許多方面也確實非常自由與進步。但台灣的現實卻被美國過於政治化的台灣論述所蒙蔽,以至於只剩下「台灣可以作為對抗中國的工具」這種過度簡化的極左派論述,這可能也會影響到美國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

卜睿哲指出,台灣(或者說中華民國)其實早從1940年代就受到美國國會的保護,所以美國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現在美國支持台灣的理由,似乎是美國國會建立起反中共識,而「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此美國應該要支持台灣。不過卜睿哲也提醒,過去那些能夠理解「美中關係如何能夠正常化」的國會議員都已經不在了,而美國國會近年通過的親台法案雖然贏得許多台灣人的信任,但美國國會並沒有為此承擔責任。

卜睿哲說,美國國會過去五到十年通過的決定確實讓部分台灣人滿懷「美國堅定支持台灣」的希望,同時卻也加深了中國的「美國堅定支持台灣、並且利用台灣遏制中國」的恐懼。但他也提醒,美國國會的親台法案確實包含了許多親台的情緒、給出許多應該如何改善美台關係的建議與想法,問題是許多法案並未具體要求行政部門做任何事。

台灣問題與美國利益

要讓美國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能夠持續,讓美國人民更為認識「台灣問題中的美國利益」似乎是一個可行的方向。但主持人何瑞恩也提出質疑,這麼做是否反而會危及美國兩黨對台灣問題的支持?卜睿哲表示,由於美國確實有可能因為台灣發動戰爭、美國人的生命甚至會為此犧牲,因此確實有必要更為公開地討論台灣問題。這麼做也能讓美國人民更為理解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包括軍事與心理層面),美國也能更清楚地思考怎麼做才是支持台灣的最佳策略,他認為拓展美台經濟關係就是一條可行之道。

任雪麗認同卜睿哲的看法,因為如果要認真考慮對一個可能遭受軍事攻擊的地方給出堅實承諾,當然應該要讓美國人民了解發生什麼事。不過如果討論台灣問題的方式如果是「反中」、「利用台灣作為對抗威脅美國者的武器」,任雪麗認為這種台灣問題的討論方式比不討論還糟糕。因為這種論述根本看不到台灣人民,剩下的只是將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當作槍管來使。

任雪麗說,現在有越來越多媒體以極具煽動性的方式來報導台灣問題,彷彿戰爭明天就要爆發,她認為這種作法反而讓情況更加危險。任雪麗說,如果要跟美國人討論台灣問題,務必要廣納各方言論,而不是只跟那些只會聚焦軍事議題的「反中鷹派」打交道。林夏如則從半導體供應鏈切入,表示因為晶片的短缺,越來越多美國人比過去更了解台灣。她認為應該讓更多人了解「台灣不只是兩岸關係的一環,更是世界政治經濟的重要參與者」,除此之外,也應該讓更多人認識台灣人民在盡最大努力促進美國也認同的普世價值。

美台經濟關係

卜睿哲與任雪麗側重美台關係的軍事面向,林夏如則是談到美台之間的經貿關係。何瑞恩也說,許多台灣官員談到「台美關係」,他們通常說的就是經貿關係,尤其是雙方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也引申出一個問題:美國是不是該做些什麼,滿足台灣領導人對台美關係的頭號期許?林夏如認為,美國與中國當然都對台灣非常重視,但對許多台灣人來說,中國可能更重視長期的結果,美國則是更為短期導向。或者換個說法,沒有人比台灣更清楚,一切其實都取決於美國和台灣下一場的選舉結果,這也是一個民主國家與另一個民主國家合作的基本問題。

林夏如表示,如果不能更為國際化、更為融入西方體系,長期來看台灣將無可避免地成為中國的一部份,這也是北京的終極目標:非自願的和平統一。不過林夏如也指出,華府對於台灣安全與經濟的討論其實立場分歧,因此對於從經濟關係上如何才能幫助台灣並沒有共識。像是台灣雖然對美豬、美牛的議題已經退讓,但美國對於台灣企業的可信度、以及台灣政府的監管能力依舊抱持保留態度,質疑台灣是否真能為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讓步。林夏如認為,這顯示美國沒有辦法跟中國一樣,從長期觀點思考台灣所面對的挑戰並且給予協助。

林夏如表示,像是增加對台軍售、強化台灣國防這些工作固然非常重要、但想要支持台灣卻遠遠不足。因為美國應該協助台灣變得更加國際化、簽署美台貿易協定、在潔淨能源方面深化合作、幫助台灣參加多邊論壇與國際組織,這樣才能讓台灣更好地應付兩岸關係,並且在經濟、公衛、環境方面更為游刃有餘。

提到中國趕在台灣之前申請加入CPTPP,林夏如認為中國就是想要阻擋台灣加入,但目前國內的政治氛圍又讓美國難以在中短期之內重回CPTPP。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台灣在疫情期間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反而得到強化,美國與台灣的貿易數字則是不增反減,因此美國要是不能深化美台經濟關係,中國最終自然就會成為台灣更好的貿易對象。尤其在CPTPP「此路不通」的情況下,由中國主導的RCEP恐怕是台灣未來唯一的選擇,這將讓台灣與國際社會更加漸行漸遠。林夏如指出,以目前的情況來說,雙邊關係是最能協助台灣的突破口,因此美國當然應該盡快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