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高峰論壇》誰說減碳是大公司的事?推廣永續能源、減少塑膠垃圾量,新創企業不缺席

2021-10-15 13:20

? 人氣

20211014-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14日出席風傳媒「減碳未來式趨勢與挑戰」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20211014-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14日出席風傳媒「減碳未來式趨勢與挑戰」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當蘋果宣告跟進眾多國家、將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全台許多上游供應商的老闆們,當晚都緊張得夜不成眠。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馮嘯儒也看出這個趨勢,他高聲說:「淨零排放將是企業界得共同參與的行動,使用永續能源更是企業競爭力的充分展現!」他在風傳媒《減碳未來式》高峰論壇上預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國際企業大多透過 EAC(再生能源憑證)、PPA(向再生能源電廠購電)、自行發電等方式取得綠電。從產業別來分,IT、金融業大多透過憑證,而礦業等高耗能產業則透過自行發電來獲得綠電。

 20211014-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右四)、社長王學呈(右起)、KIA汽車總裁李昌益、永豐餘總經理蔡維力、工研院劉文雄院長、金管會綜規處長胡則華、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環海淨塑總監任兆玲14日出席風傳媒「減碳未來式趨勢與挑戰」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20211014-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右四)、社長王學呈(右起)、KIA汽車總裁李昌益、永豐餘總經理蔡維力、工研院劉文雄院長、金管會綜規處長胡則華、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環海淨塑總監任兆玲14日出席風傳媒「減碳未來式趨勢與挑戰」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自建設備得有合適場地 自行發電成本高、限制多

在台灣,陽光伏特家統計,約 80% 的企業傾向透過採購取得綠電,20% 傾向自行發電。馮嘯儒說明,企業想自行發電,原因大多是每度電的成本較低。至於想直接購買綠電的企業,則是因為自行發電需要建置發電設備,資金機會成本較高,也受到屋頂空間的限制;另外,發電並非企業的主要業務,為了降低管理複雜度,而採取相對容易的購電方案。

若要購買綠電,用戶可以選擇直接向電廠購電,也能透過陽光伏特家等再生能源售電業者購電。為何要透過售電業者購電?馮嘯儒解釋,用戶的用電曲線未必與發電廠的發電曲線匹配。對電廠來說,不希望發電卻沒被用掉,雖然可以賣給台電,但費率就比較低;若能將電賣給多個用戶,就能堆高用電曲線,確保綠電的需求量,讓發的每一度綠電都能被用戶使用,確保發電效益。而售電業者就扮演中介的角色,媒合發電端與用戶端。

採購綠電必須經過初步用電匹配評估(1 到 3 個月)、簽訂購電契約(1 到 3 個月)、行政流程申請(1 到 3 週)等 3 個流程。跑完整個流程,至少要花上半年的時間,最長甚至可能超過 1 年半。不僅如此,馮嘯儒表示,國內綠電採購還面臨「綁、限、難、窄」等 4 項挑戰!

國內綠電採購面臨4大挑戰

何謂「綁」,指的是為了財務表現,有不少電廠向銀行融資,而銀行偏好那些賣電給台電的電廠。雖然賣給企業的收費較高,但風險也較高,銀行較不願意放貸。因此,目前全國綠電仍有99%是躉售給台電。

至於「限」的意思,是根據法規,僅有第一型電廠可將電力轉供給終端用戶,小型電廠並不能轉供。但台灣多達9成太陽能電廠都是小型電廠,它們可用自有資金建置、較不需要融資,避免被「綁」卻仍受法規限制,不能轉供綠電給用戶。

另外,透過智慧電表可了解用戶的使用行為,有助於適當配置電源的供給與需求,但大部分民眾沒有智慧電表,必須先添購才能用綠電,是一般民眾最「困難」的點。

至於窄,指的是憑證制度雖能定義綠電的環境價值,但計算不易,加上需求者適配性不高,導致交易可成立的區間頗為狹窄。企業身受法規與國際客戶雙重壓力,但對一般民眾來說,所謂的憑證,根本就像獎狀一樣,並沒有實質用途。

若要突破限制,馮嘯儒認為根本性的做法在於了解「碳的社會成本是多少?」。目前的爭議點,在於大家不知道碳的社會成本,若能知道成本,現在的碳交易與憑證就可以從投資的角度出發,而不是不確定的花費。馮嘯儒也認為,民眾沒有購買綠電的行動,很多原因在於「沒有認知」。陽光伏特家給民眾認知的機會,雖然現在很多人是因為經濟誘因而出資,但透過參與,就有機會認識綠電,進而思考購買綠電的問題。

結尾,馮嘯儒引述了永續發展的定義:「在不剝奪未來世代滿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滿足人類現在的自身需求。」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陽光伏特家創立共同出資的模式,讓一般民眾參與太陽能的投資與建置,替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環海淨塑總監任兆玲:我們就是促成永續的最後一代!

在全球關於永續發展的倡議中,塑膠似乎以負面形象居多:吸管插入海龜鼻孔、鯨魚內臟充滿不可分解垃圾的畫面立刻浮現腦海,簡直是海洋污染的罪魁禍首。然而,國內新創企業-環海淨塑努力透過新商業模式,努力告訴消費者:只要用對方法,塑膠仍然是最環保好用的材料。

環海淨塑總監任兆玲參加風傳媒《減碳未來式》高峰論壇演講時表示,只有9%的塑膠垃圾回收後真正被再利用,多達91%最終還是成為環境垃圾。為減少不斷投入自然環境的塑膠垃圾,又看準塑膠輕便、用途廣泛的特性,環海淨塑推出「塑環真」循環行動,希望將塑膠產品從生產至回收成為封閉循環;在整個環節中,任何能降低垃圾量、增加附加價值的細節,他們都不放過。

從生產開始,環海淨塑團隊就將產品設計成可分解的形式,待使用期限過後還會將產品再製;公司也提供維修及保固,以延長商品使用期限,減少丟棄,另一方面環海競速更提供以租代買的共享模式、加入稻穀等農廢作為循環材料。

20211014-環海淨塑策略規劃總監任兆玲14日出席風傳媒「減碳未來式趨勢與挑戰」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20211014-環海淨塑策略規劃總監任兆玲14日出席風傳媒「減碳未來式趨勢與挑戰」高峰論壇。(顏麟宇攝)

任兆玲笑說,這個循環經濟模式強調分享與回饋,力行減少垃圾,試圖撼動根深蒂固的消費觀念,以使用取代擁有,以服務代替銷售,形成共享經濟。但因為落實起來非常吃力,「常被股東說我們『好傻好天真』!」

為了擴大影響力,除了循環容器計畫,環海淨塑也搭建循環消費聯盟平台,與更多產業夥伴結盟投入塑膠回收再製,也更靠近消費者使用習慣。

以高額回饋金促進消費者行動

隨手丟垃圾很容易,消費者到底有什麼動機要回收塑膠?原來,環海淨塑設計了回饋機制,以最近推出的保鮮盒為例,客人若回收不能使用的盒子,最高可獲得50%獎勵金;回收後的盒子如果不能再製成食品容器,則會製成購物袋等重複使用,減碳程度達80%;若再製成生活必需品,則減碳程度更是達到百分百。任兆玲舉例,環海淨塑一個保鮮盒售價約1400元,高達50%的獎勵金讓消費者回收可拿回7百元,「一台價格破萬的ipad mini,官網回收價也才900多元」,希望藉此提高回收動機。

當然,即使不購買環海淨塑產品,一樣能為循環經濟貢獻心力。為了延伸減塑觸角,環海淨塑的「收主意」服務,便與不同品牌及超商結盟,設計了一整套回收機制,鼓勵大家主動回收家中堆著不用的塑膠容器,一樣提供獎勵金。堪用的產品透過清洗站清潔後再使用,也加入農業廢料進行再製;少數不能再製的塑料,則製成購物袋,並提供賣場使用,讓客戶親自體會到塑膠產品回到原點的經驗。

「永續不是下一代的事,我們就是能促成改變的最後一代!」任兆玲表示,2050年淨零排碳目標很快就會來到,環海淨塑透過充滿回饋與分享的循環經濟,希望透從消費思維開始改變,讓消費者更積極選擇加入循環經濟,讓行動被更多人認識,才能讓貫徹減塑節能減碳的實踐力量更壯大。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