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騰芳觀點:都是為了選舉─林智堅一句話捲起千堆雪

2021-10-16 06:40

? 人氣

今日香山,明日竹北?

觀察近十年人口成長率,新竹、竹北二市的對比出現令人驚訝的落差。新竹市是21.2%,竹北市是41.1%。為因應竹北人口快速成長,新竹縣政府每年都找財源新建國中小學,縣府教育處也為學區調整而焦頭爛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以說,竹北市已經承擔起40年前新竹市扮演的角色,更何況高鐵新竹站設在竹北六家而不是在新竹市。

於是有人主張新竹縣已經不必走回頭路再跟新竹市合併了,只要改善財政收支辦法,升不升格,七都、八都都並不是重點。

至於大新竹合併升格必須面對人口數不足的問題,支持升格的人士主張可以透過修法「削足適履」,這個作法是否可行,行政、立法兩院可能要花一點時間研究。

綠營民調顯示有超過6成民眾贊成合併升格,這個民調曾被批評失之粗糙,因為題目設計簡單,光問贊成升格與否,就像問是否贊成還稅於民一樣,這樣的民調結果不問可知。

另有民代建議新竹市先跟竹北市合併,行政區域改變,理所當然替林智堅參選問題解套。這個創意實在大膽,這等同於挖掉新竹縣的心臟的創意,是否該先問問新竹縣的感受如何。

1982年,原屬新竹縣的香山鄉高高興興併入新竹市升格,變成省轄新竹市香山區,升格40年來卻少受青睞,建設不如新竹市的「蛋黃區」,當地民眾多有抱怨,認為他們是二等市民。因此有人以此殷鑑警告竹北人:「今日香山,明日竹北」。

苗栗被潑了盆冷水

在這一波合併升格的熱潮中,苗栗縣卻顯得一頭熱,因為光是竹竹合併,仍無法解決直轄市最低人口的問題,「竹竹苗合併」不必修法是最簡便的作法,卻因為沉重的財政問題致使苗栗被嫌棄了。新竹縣長楊文科有情有意,邀請苗栗縣長徐耀昌參加座談會。無奈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中央對大新竹合併升格迄未正式表態,苗栗卻被鄰居澆了盆冷水,真是情何以堪?

40年前吵吵嚷嚷好幾年新竹市如願升格,今天是否「分久必合」茲事體大,千萬不能因一黨一人一市而便宜行事,必須著眼於國土長遠而全面的規畫,而且必須重視各縣市的均衡發展。

林智堅拋出話題,楊文科表態支持,然而二者的出發點還是有所不同,林智堅定可能另有盤算,楊文科的考量主要是希望重新調整現行不合理的財政收支劃分辦法。這也是解決六都以外縣市多年的沉疴問題,這應該比大新竹是否合併升格還迫切還實際吧。

新竹縣市分合簡史:

1875(光緒元)年新竹開始設縣;清政府裁撤淡水廳,改設淡水、新竹兩縣。行政中心設於今之新竹市。

1895(民前17)年日本據台,改新竹縣為支廳隸臺北縣,翌年復改設新竹縣。

1909(明治42)年廢苗栗廳,大安溪以北併入新竹廳,以南併入臺中廳;此時新竹廳轄區擴大為今新竹縣市及苗栗縣,行政區中心設於新竹區。

1920(大正9)年 廢廳置州,合併現今桃園、新竹縣市、苗栗縣為新竹州,州治設於新竹郡新竹街(後升格為新竹市)。

1945(民國34年)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新竹州改為新竹縣,轄區不變。同年10月30日劃出新竹市為省轄市,原設於新竹市的縣政府遷出新竹市改設於桃園區桃園鎮。

1950(民國39)年臺灣省調整行政區劃,新竹縣縣政府改稱桃園縣,並劃出新竹、苗栗二縣,新竹市「降為」新竹縣下轄的縣轄市,縣治設於新竹市。

1982 (民國71)年7月,新竹縣下轄的新竹市和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香山鄉再次成為新竹市香山區。市府設於以往新竹市政府辦公處的新竹州廳,新竹縣政府遷至竹北鄉。

1988(民國77)年竹北市改制為縣轄竹北市。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