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VS.簡靜惠:既是文化人更是編輯人─讓閱讀成為一生的志業

2021-10-30 05:40

? 人氣

簡靜惠:詹先生提到書目會激起讀者急起直追的勇氣與熱情,是相當有力量的提示。事實上,基金會不僅發行雜誌,後來還引進了PHP以及素直友會的讀書會,繼續推廣閱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素直友會是我先生洪敏隆接了家族企業後,應PHP研究所所長江口克彥之邀,參加PHP月刊友會,我也陪同前往多次,我想這是他幫我埋下伏筆,讓PHP友會陪伴我的下半生。我一路推動臺灣PHP素直友會,不只閱讀《PHP月刊》,還提倡讀更多的書,於是變成讀書會,並把企業經營的概念帶進來。我所組織與經營的這個讀書會,不會流於閒談,而是討論讀書、帶動思考、討論與架構的方法,更多是友伴關係的相互扶持。

20211013-1975年9月2日 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在南京東路開幕,書評書目出版社也從博愛路搬遷至此。(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1975年9月2日 洪建全視聽圖書館在南京東路開幕,書評書目出版社也從博愛路搬遷至此。(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文經學苑為企業經營提出更高願景

詹宏志:看到洪建全基金會引進PHP的過程,跟臺灣社會的發展若合符節。日據時期臺灣有企業,也很多出色的經營者,但經商的方式並不是現代化的理念,比較接近胡雪巖的模式。從二次戰後,企業重新來過,戰後開始有較現代化的經營方式,數字化的管理,以王永慶強調「點點滴滴求其合理化」最著稱,當細節、流程與技術到位了,精神層面反而落空了。PHP的概念來到臺灣的時刻,給臺灣很大的刺激,提醒企業在經營上要顧及更高的願景,才能讓企業經營不至於陷入空虛與金錢至上。

我覺得洪建全基金會不僅在導入PHP是開風氣之先,引進「松下政經塾」的概念,開創「文經學苑」影響更深遠,我個人也受益良多。1980年代下半,我在遠流出版公司從編輯工作轉往管理層面,我看到文化事業裡的困難不只有編輯,經營者不能跟文化有衝突,他必須是一個同情文化的人。我當時想激勵自己,扮演好這樣的角色。出版社編完書常沒有很好的業務與銷售企畫,我希望專心賣書,讓公司的財務跟管理上軌道。於是這時期花很多時間去讀各式各樣的經營管理類書,花最多力氣在行銷上面,大量讀行銷學、管理學、組織學的書,心靈上還是有一點空虛,缺了一塊。我們可以學會各式各樣的知識跟技能,這是為了什麼?經營最終的價值是什麼?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心中。

當時「文經學苑」所提出的理念,企業的目標不只有賺錢,更要重視倫理與社會共同進步,是建構企業與個人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找到聯繫個人實現跟社會美好之間的關係,那是超乎經營成效的理念,剛好切合我的疑惑。

20211013-文經學苑推出由陳怡安教授主講的「豐富人生系列講座──積極自我的開拓獲得熱烈參與」,讓參與者透過理論與自身經驗,統整或重新解讀個人的生命經歷,激發生命潛能與善良。(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文經學苑推出由陳怡安教授主講的「豐富人生系列講座──積極自我的開拓獲得熱烈參與」,讓參與者透過理論與自身經驗,統整或重新解讀個人的生命經歷,激發生命潛能與善良。(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對一個文化人來說,做生意同時能找到身心安頓的哲學,藉以跟工作相處,就不會精神分裂,就還能保有自我的完整性。「文經學苑」中,陳怡安老師提出的方法與理論,並不是說就可以直接解答問題,但我在其中看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可以說他提供了營利以外的方向,而我也意識到,原來不只有我思考到文化的責任,這讓我創造每一個經營組織時,應該設法安置文化與社會責任,讓同事可以在社會的位置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位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