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被小英文青刻意遺忘的「國史」

2021-10-11 06:30

? 人氣

蔡英文總統國慶講話硬是把中華民國減壽38年。圖為民國110年國慶大會,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國慶大會。(顏麟宇攝)

蔡英文總統國慶講話硬是把中華民國減壽38年。圖為民國110年國慶大會,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國慶大會。(顏麟宇攝)

2017年也就是民國106年的雙十國慶,在《風傳媒》投了第一篇「觀點」文章〈國何在家何往?文化無依歸直如虹霓一場空〉那也正是小英擔任中華民國的第一年時,如今2021年小英也再連任的第二年,她所帶領的國家明顯地已經不再是「中華民國」而是「台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英的文稿寫得是一本文青,竟然出現了「72年的中華民國」,忘記了在110年前孫中山先生和革命先烈所創建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民國38年(1949)中華民國所面對的是「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存亡滅絕之戰,當然比現在的處境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小英和她的文膽們根本刻意要閃過民國元年到卅八年的民國歷史,動機可議啊!而1949對多少華人來說是血淚痛苦的回憶,儘管如此,這也是當年離鄉背井、流離失所如要飄零的花果一樣的中華子民成長歷史中最重要的「靈根自植」起點。

讓我們藉著日前才過世的史學大師余英時先生來看當時的痛苦情境:在1949年時燕京大學大二學生,他在巨變中做出了他的人生重大抉擇:國共內戰時,他顯然接受了中共的政治綱領(新民主主義的聯合政府),還加入了歷史系團組織所發展出來青年團,所以在1950年元旦從北京南下到香港探望父母時,原本打算一個月假期結束之後就要北返燕大繼續學習並準備將來為新中國做出貢獻。當時其父勸他留在香港並向甫在香港創辦新亞書院的錢穆(賓四)先生學中國史。

不過,余英時還是準備北返,隻身坐上去廣州的火車,卻沒想到火車在進入廣州石龍小站時發生故障,趕不上轉換北上的火車,只有等第二天再行。在耽擱的這幾個鐘頭裡,他的思想起了一場巨變,開始懷疑自己離開父母獨自北返的決定是否正確。

當時的余英時反省到自己太為自己的興趣著想,沒有考慮到家人特別是父親的處境;一心想回中國,想要為國盡一份力;再者韓戰已爆發,若是此時回北京,日後恐怕真的再難與父母家人見面了!最後確定:「我回北京百非而無一是」,因此他做了人生裡一個重大的決定,到了廣州後不再北上而重回香港。這個決定改變了余英時的未來。他重返香港後轉學到新亞書院,進入錢穆門下。

相信在1949-1950年當時中國的巨變中有很多年輕人都有類似余英時的掙扎與選擇,胡適的次子胡思杜就是另一個典型,1948年27歲的胡思杜從美國返回大陸,這年12月國共內戰北方戰事底定,共軍進入北平前,老蔣小蔣啟動「 搶救學人行動」(傅斯年是主要執行者),胡適、陳寅恪、梅貽琦、錢思亮等分批飛往南京,當然不少北方學者像馮友蘭等選擇了留在北平。胡適的次子在此時並未隨同父母南下,他選擇獨自留在北平。他的理由是:「我又沒有做什麼有害共產黨的事,他們不會把我怎麼樣。」(一說他之所以做此選擇就是因為不滿父親胡適對他的待遇)

胡思杜在中共建政之後積極尋求表現的機會,被安排華北人民革命大學政治研究院學習。他將父母給他留下結婚用的一箱金銀細軟上交給中共,而且把胡適視若珍寶、托他照看的108箱書籍也捐獻出去。還因此受到表揚。

不久,繼輔仁大學校長陳垣在《人民日報》發表《給胡適之的一封公開信》,規勸胡適回到大陸。胡思杜也發表了他和父親之間的一封「斷交信」。

1949年9月22日,胡思杜寫了《對我的父親——胡適的批判》(這是一份思想報告),相繼在香港《大公報》和《中國青年》上發表,文中列舉了「戰犯」父親胡適的種種罪狀,稱胡適是「反動階級的忠臣、帝國主義的走狗及人民公敵」,「在他沒有回到人民的懷抱來以前,他總是人民的敵人,也是我自己的敵人。在決心背叛自己階級的今日,我感受了在父親問題上有劃分敵我的必要」,並明確表示,和父親斷絕往來。

此文一出,台大傅斯年校長馬上在國內《中央日報》上發表聲明指出:思杜少年多病,學業不成,尚屬天性醇厚之人,思杜的這篇文章反映了「共產黨對於不作他們工具乃至於反對他們的教育界中人,必盡其誣衊之能事。陳垣、胡思杜等都是在極其悲慘的命運中。因為不能出來,別人代他寫文,我們也不必責備他了。」至於胡適本人的反應,則是在思杜這篇文章的剪報旁,寫了眉批:「小兒此文是奉命發表的」。在日記上胡適則表示:「我們早知道,在共產主義國家裡,沒有言論的自由;現在我們更知道,連沉默的自由,那裡也没有。」他選擇原諒了思杜!

1651年大陸發起批判紅學權威俞平伯運動,俞是胡適的高足,連帶引爆了大陸如火如荼的批判胡適運動,胡思杜難逃排山倒海的批判聲浪,他的那封與父絕交信也失去了影響力。所以雖然多次申請加入中共,結果都石沉大海。1957年老毛打出引蛇出洞的「陽謀」,先是讓人大鳴大放,接著引爆了反右運動。5月20日胡思杜遭《人民日報》點名批判,成了「漢奸、走狗、賣國賊」、「胡適的餘孽和妄圖篡奪革命領導權的階級異己分子」、向黨倡狂進攻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不斷遭到群眾的批鬥,讓他崩潰!1957年9月21日晚上,他上吊結束生命。得年36歲。(胡適1962年去逝之前都不知到思杜的死訊)

對比胡思杜,選擇重回香港的余英時在1950年秋季正式加入錢門,在錢穆先生的指導下,開始做學問。「我當時正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挑戰,研究的興趣偏向中國社會經濟史」,原本有意從魏晉南北朝下手,但是錢先生點醒他,「我的整體計畫必須上溯至漢代,才能找到源頭之所在。」這樣的方向底定後,余英時最後決定以《後漢書》為精讀正史的起點。上研究所後,精讀工作更上至《漢書》,下延至《三國志》。1955年開始寫專書,1956年1月在美國哈佛大學脫稿,定名為「兩漢政權之建立與士族大姓之關係」第一篇史學專論出爐,這時他26歲。

20211010-國軍CH-47契努克運輸直升機吊掛巨幅國旗飛越台北上空,為雙十國慶增輝。(柯承惠攝)
20211010-國軍CH-47契努克運輸直升機吊掛巨幅國旗飛越台北上空,為雙十國慶增輝。(柯承惠攝)

兩廂對照,大時代大動亂下各自抉擇,各自挺立自己的生命主體。余英時、胡思杜,還有來到台澎金馬與流離到世界各地的華人,除了生存下去之外,還有呢?人生的價值與未來呢?中華民國的未來呢?……

民國47年(1958)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四位先生共同署名發表了〈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這份宣言主要執筆人就是唐先生,主要論述大多和他所寫的《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相互發揚演義。值得注意的是同在新亞的錢穆先生,卻未署名,錢先生1959年5月6日一封寫給余英時的信上提到此事,「年前張君勱、唐君毅等四人聯名作〈中國文化宣言書〉,邀穆聯署,穆即拒之,曾有一函致張君,此函曾刊載於香港之《再生》,穆向不喜此等作法,恐在學術界引起無謂之壁壘。」

基本上,錢先生與唐先生等四人的文化觀點大同小異,不過,錢先生提他的顧慮,四人中最積極的應該還是唐先生,唐先生關懷的還是擔心在政治大動亂之下,中國文化所遭遇到的摧殘與未來的挑戰。《宣言》對華人世界與中國哲學的來說顯然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兩岸後來的政局發展中,中共政權在1966年發動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之際,全面集體毀滅中華文化,造成神州十年沉淪與文化黑暗;相對老毛在中國大陸的毀滅性政治操作,老蔣在台灣則在1967年11月12日發起中華文化復與運動與之抗禮,更重要的就是推動保留並發揚中華文化行動,讓台灣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一方淨土。唐先生等四人的《宣言》則是早發先聲,日後唐、牟、徐三先生更開啟了「新儒家」的氣象,從新亞到台灣、日後更深深影響到全球華人社會,進而中國大陸。新儒家更吸引國際學界的重視,為此余英時還特別推崇唐先生,「新儒家之宗旨與規模定於先生所撰之文化宣言」。

反觀小英,2017年3月她在政治運作之下,出任文化總會會長,她的「文化」概念呢?她沒有深談,反而,馬上提出文化總會的任務有三:一是提升台灣文化實力,二是持續以文化作兩岸交流,三是以文化作為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基準。看起來都是政治導向而非真正的文化導向。同蔡總統過去的演講一樣,文章都做得很好,可是沒有深度的意涵,更重要是沒有根的蘭花,很難開出持久與更美的花朵來。今年文化總會承辦了雙十國慶大會的LOGO設計以六條繩線交織紐結,展現團結的緊密力量,並運用主色「陽光金」,以及輔色「桃紅色」、「明亮綠」,傳遞出民主的珍貴與每位有著堅定信念的台灣人,也呼應了今年的國慶主題「民主大聯盟.世界加好友」。請問「中華民國」與「中華文化」在哪裡?

六年來,蔡政府明知道兩岸之間有分歧,也知道「文化就是彼此認識、溝通、交流最好的橋樑」,可是光是在嘴上釋出善意,另一方面卻讓手下的文化部長、市長與綠委們從二二八開始點火,假借轉型正義之名,行一步步拆解凡是與傳統中華文化相關的「連繫」之實。無異於將過往台灣所擁有的文化優勢拱手讓給北京之外,更麻煩的還拚命淘空,讓台灣的文化走向「空洞化」。問題是失去了根的文化,怎麼可能生存與發展下去呢?

今年雙十國慶,是有最大幅的國旗出現,小英也喊了幾次「中華民國」,但是她說「台灣」更多,她談兩岸關係也有「四個堅持」, 但是基本上是老套沒有新義,同樣她談到要持續擴散「善的循環」,為國際社會貢獻。何謂善的循環?小英政府同樣缺乏文化與社會上的論述,原因就是小英與民進黨只有政治,根本不知文化為何物!上台之後,都在切割「中華民國」,所以國慶演講中從頭到尾她只想強調「72年來的這個國家」,沒有一個完整的中華民國史觀,只有斷頭式的歷史論述,只有徒增全民之間的誤解與衝突。(1945年抗戰勝利時,台灣光復,這段歷史小英也砍斷了)更何況去中化、去蔣化的文化觀,更是自己砍掉自己的根!

最讓人更不解的地方,就是一再強調要化解社會重大分歧,尋求全民團結對外的小英,六年來的政府治理、轉型正義、能源政策等意見分歧的議題,漏洞百出,而且出現了權力傲慢與對於民意的無知無視,一再撕裂國內民眾,卻要口口聲聲尋求最大公約數。

光是疫苗購買與施打就出現第二類的特權,光是護航高端疫苗就是完全不顧科學實證,讓民眾冒著生命危險,……各項政策只講黨派利益優先,全民福祉卻放兩旁,加上1450無限上綱地抺黑與抹紅反對小英政府的媒體與人民,如此作為,只有徒增國內的對抗與分歧。小英不能放下身段走出官邸、民進黨黨部來傾聽民意與在野黨的聲音,又怎麼可能做全民總統,做不了全民總統又怎麼能尋找得到當前國內各大分歧議題的最大公約數呢?

*作者為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