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從馬克思到無條件基本收入─打破勞動力供給最大化的迷思

2018-02-13 06:50

? 人氣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市場機制聽起來滿合理啊,那為什麼馬克思要反對呢?這是因為馬克思他預測到了資本主義擴張之後,上述的「商品1-金錢- 商品2」的模式,會逐漸異化(alienation)變成了另一種「金錢1-商品- 金錢2」模式,也就是說商品本身變成了中介,雖然它的使用價值不變,但交換價值卻在交易前後改變了,從金錢1變成了金錢2。這下子就出現了問題,因為創造金錢價格的原始目的是作為交換商品時的中介手段,但是現在這個手段卻反客為主變成目的了,而商品本身原先是交換行為的目的,如今卻變成為中介手段而已,所以商業活動不再是為了交換商品,而變成了換算金錢的遊戲。如果你眼光好、運氣佳,那麼在每一次的商品交換過程後,你的金錢2會大於原來的金錢1;但是如果你的眼光差、運氣又不好呢,那你的金錢2就會小於原來的金錢1。想想看,這不就是人類社會當前真實的市場經濟模式嗎?而馬克思當年就預測到它的結果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這樣的市場經濟模式,真的只是靠個人的投資眼光,甚至僅僅只是依賴於那個虛無飄渺的運氣,那也就算了,反正對大家都一樣嘛,這是自英國學者亞當·斯密以來的自由經濟學中所標舉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它讓我們相信這個自由的市場會自動平衡所有投資者的資產,因為它最終總是公平的。但是,實事上卻不是這樣的。在這個市場經濟模式下,其實存在著許多資本家的「髒手」,他們利用原來已有的資本去操控這個市場,以獲取更大的資本,而讓社會資產逐漸集中於少數人的手裡,造成貧富差距的拉大與社會結構的不穩定。馬克思《資本論》中的政治經濟學主旨便在於此,他認為沒有憑空產生的價值,在商品交易前後所產生的「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必定有其價值的貢獻者,而他認為這個價值的貢獻來源就是勞動力,是勞動力讓原本僅具價值金錢1的原料,轉變成後來具有價值金錢2的商品,所以馬克思才會說:「工人才是當代工商業行為的主角,而非商人或資本家。」這也呼應了馬克思在1844年《共產黨宣言》裡所宣稱的:這是一場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階級鬥爭,是工人從資本家手中奪回屬於他們勞動力價值的階級革命。

面對馬克思如此激進的言論,或許還有人會問:雖然工人對商品的生產有價值貢獻,但若沒有資本家出資興建工廠、籌募資金、行銷市場,這些生產貢獻也無從變成剩餘價值?沒錯,如果商品的剩餘價值全歸給工人,那資本家就沒有利潤了,那他又為什要投資呢?

馬克思著作《資本論》(Das Kapital)。(取自網路)
馬克思著作《資本論》(Das Kapital)。(取自網路)

既然,剩餘價值來自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力及資本家提供的資金所共創的價值利潤,所以理論上金錢2與金錢1差距的剩餘價值應由勞動者與資本家依其貢獻程度共享才是。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卻是:由提供資本的資本家拿走了全部剩餘價值,僅付出一小部份給勞動者作為其提供勞動力的酬勞,而且勞動者在這套假託自由經濟市場的原則下,又沒有足夠的自由與談判籌碼,自然最後就淪為被剝削的對象,除非勞動者團結起來一起對抗資本家(這也是工會之所以興起的原因)。因此,整個二十世紀的經濟發展,其實就是一直圍繞在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競爭過程,其結果是產生一個有趣的妥協產物,也就是讓市場自由競爭之餘,但又加以反壟斷法規的限制;讓資本家擴大經營資本,但又允許工人組織工會以抗衡資方;社會薪資結構雖然仍由供需機制決定高低,但又立法保障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