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美國希望與中國重啟貿易談判,但對華關稅壁壘仍將保留

2021-10-06 09:39

? 人氣

拜登(Joe Biden)政府周一(4日)開始明確對華貿易政策,稱希望與中國政府展開新的談判,但將保留現有關稅,同時也將恢復美國進口商尋求豁免這些關稅的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周一闡述的新政策基本上建立在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起的對華貿易政策之上;川普發動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的貿易戰,目的是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並阻止中國迫使美國公司交出商業機密的做法。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戴琪說,美國將敦促中國履行在2020年1月簽署的第一階段協議裡做出的承諾,方式包括維持川普實施的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的高額關稅;目前被徵收高額關稅的中國輸美產品約佔中國對美總出口量的一半左右。但她表示,沒有針對中國的貿易行為開展調查的計劃。之前美國政府內部一直在討論啟動調查的事宜。

戴琪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發表演講時表示:「我們將使用我們擁有的全部工具,並根據需要開發新的工具,以捍衛美國的經濟利益不受有害政策和行為的影響。」

她說,與此同時,美國將重新啟動美國公司尋求豁免關稅的程序。這一程序在拜登上任後結束,引起了製造商和其他方面的抱怨,他們說他們沒有合算的替代品來替代某些中國零部件。

戴琪在演講後回答問題時說,在她與同樣負責貿易的中國副總理劉鶴完成會談之前,美國不會採取任何具體的新行動。

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記者戴博(Bob Davis)採訪時,談論了在美中關係緊張時期提振美國科技業與製造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她稱自己將尋求改善兩國的商業聯繫。

例如,她拒絕啟動第一階段協議所允許的執法行動。她還暫時推遲了一項政府計劃,即啟動貿易行動,讓中國減少使用工業補貼。她在講話中說,這種補貼已經傷害了美國的鋼鐵和太陽能板行業。

中國問題研究機構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合夥人榮大聶(Daniel Rosen)說,戴琪對中國在第一階段協議下履行承諾的不足之處進行了合理的概述。「但關於未來的道路,她沒有提供任何細節。」

川普時期的白宮高級貿易顧問、現為Hogan Lovells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業務合夥人的Kelly Ann Shaw說,在保留關稅方面,「本屆政府正在學習一些我們在四年裡學到的相同的教訓」。「關稅是一種不太好用的鈍器,但似乎是我們擁有的唯一工具。」

對於戴琪的講話,中國政府一方面鬆了口氣,同時也謹慎以對。一些官員看到了積極的跡象,因為她沒有直截了當地指責中國沒有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的要求,並希望與中方官員重啟貿易談判。

但北京方面對拜登政府迄今為止的對華政策感到失望。習近平和他的下屬原本希望新一屆美國政府能夠扭轉川普制定的反華措施。

拜登不但保留了關稅,還採取了其他激怒中國政府的措施,包括以中國打壓西北地區穆斯林為主的維吾爾人為由制裁中方官員,以及擴大川普時期針對美國人投資於據稱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公司的禁令。

在美中關係進一步緊張的背景下,中方似乎沒有多少意願去迎合華盛頓。中國商務部的一名顧問說,中方始終歡迎討論,但並不急於做任何事。

中國的一些外交政策專家也認為戴琪所說的「本屆政府將從優勢的位置出發(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 中國官方譯法:從實力的地位出發)」是傲慢的表現。今年早些時候,中國的最高級別外交官員公開批評美方外交官員,說美國「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說這種話。

一旦恢復貿易談判,預計中國政府將敦促放鬆對包括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在內的中國企業的制裁。與關稅相比,此類制裁更讓中國領導人擔憂。迄今為止,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

中國加大了「採購國貨」政策的力度,與美國力求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產品的舉措背道而馳。例如,政府實體和國有企業得到指示,在技術和設備採購中加大國內資訊技術硬體、軟體及其他產品供應商所佔的份額。

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中國分析師史劍道(Derek Scissors)稱,拜登政府暫時不願推進執法行動,可能會因此與共和黨人發生爭端,共和黨人已經批評政府在中國問題上軟弱無力。史劍道一直主張對北京採取強硬行動。

「如果到了期中選舉的時候你還什麼都沒做,那等於是搖骰子碰運氣,寄希望於中國在政治上不再重要,」他說。

但推遲執法行動也給了美國讓其對華政策的其他環節就位的時間。例如,拜登政府希望向在美國建造半導體工廠的公司提供520億美元補貼,而美國國會尚未予以批准。美國也在聯合其他一些國家,以便在貿易、經濟和安全問題上共同向中國施壓。

由於法國極力反對美、英、澳關於澳洲中止採購法國核潛艦的計劃,上述組建聯盟的努力遭遇了挫折。

CSIS的中國問題分析師Scott Kennedy表示: 「戴琪或許想要把節奏放慢,因為她會看到美國手中的牌在未來變得越發強勢。」

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一個核心內容是,中國政府承諾增加對美國農業和能源產品以及製成品的採購。該協議要求中國在2020年和2021年期間增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

根據跟蹤這一努力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Chad Bown的計算,2020年中國購買美國商品的規模未達到目標,缺口近40%。根據今年前八個月的數據,2021年缺口將為30%。

拜登政府用了數月的時間才提出對華政策,這對那些以中國巨大消費市場對美國公司的重要性為由進行論證的商業團體來說是個問題。

波音公司(Boeing Co., BA)一直在遊說重啟貿易談判,以此來說服中國結束對波音737 Max飛機的停飛。大量購買這種飛機將有助於中國政府實現其在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採購目標。

美國全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執行副會長兼國際事務負責人薄邁倫(Myron Brilliant)說:「我們很高興政府通過闡明對華戰略向前邁出一步。」薄邁倫說:「與盟友接觸很重要,但不能僅僅是與盟友接觸。與中國直接接觸是必不可少的。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