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才勝過專才—《進擊:未來社會的九大生存法則》選摘(3)

2018-02-26 05:10

? 人氣

作者指出,高能力具有自我複製的性質:這些新的專家跟之前的那些專家一樣,受訓於相同的優秀學府、機構、公司。可想而知,這兩群專家使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相同的偏見、相同的盲點、相同的無意識傾向。(圖/드라마 미생@facebook)

作者指出,高能力具有自我複製的性質:這些新的專家跟之前的那些專家一樣,受訓於相同的優秀學府、機構、公司。可想而知,這兩群專家使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相同的偏見、相同的盲點、相同的無意識傾向。(圖/드라마 미생@facebook)

通才勝過專才

《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期刊在2011年秋季刊登的一篇文獻揭露,歷經十多年的努力,研究人員已成功繪製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反轉錄病毒所使用的一種酵素結構。該成就被廣視為一項突破,不過,這篇文章還有更讓人驚訝的地方:為這項科學研究與發現做出貢獻的國際科學家團隊名單中,出現了一個名字:Foldit Void Crushers Group,這是一群由電玩遊戲玩家組成的團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Foldit」這款電玩遊戲是由華盛頓大學一群科學家和遊戲設計師共同創造的一項新穎實驗,要求玩家在遊戲中判斷蛋白質如何在酵素中摺疊。這些玩家有些是中學生,少數有科學背景,更少有微生物學背景。遊戲推出後幾小時,出現數以千計的玩家彼此競爭,也彼此合作,三週後,他們成功破解了微生物學家和電腦沒能破解的蛋白質摺疊結構。Foldit共同創造者貝克(David Baker)當時說:「遊戲玩家解決了一個存在已久的科學問題,這我還是頭一次聽說。」

但這不是最後一次。其他高複雜酵素的正確模型,被Foldit繼續成功破解。還有其他研究計畫也利用群眾進行各種工作,從簡單的資料蒐集,到先進的問題解決,不勝枚舉。Foldit的共同創造者崔里(Adrien Treuille)後來繼續發展出另一款相似的遊戲「Eterna」,讓遊戲玩家設計合成RNA。4Eterna的宣傳標語簡單總結了這項計畫的宗旨:「解謎,發明藥物。」民間優秀科學家在Eterna創造出來的設計,被送到史丹佛大學進行合成。

本章討論的Foldit與其他行動,很可能革命性的改變我們治療疾病的方式,但也提供了一個希望,使世人認知到:在誰會最適合某項工作方面,傳統的管理實務往往錯得離譜。至少,在奈米生技領域,事實已經證明,人才與工作的最佳撮合方式並不是指派最高學位者去做最難的工作,而是從觀察數千人的行為中,辨識出誰具有這項工作需要的認知技巧。

Foldit背後的遊戲設計師、華盛頓大學的電腦科學教授帕波維奇(Zoran Popovi )說:「你可能以為生化學博士很擅長設計蛋白質分子,其實生化學家擅長別的事,但Foldit需要狹而深的專長。」

一些遊戲玩家具有辨識型態的才能,那是他們與生俱來、但多數人欠缺的空間推理能力。帕波維奇舉例,這些人具有特別的社交技巧,例如沒受過高中教育的祖母,善於使人豁然開朗,用不同的角度或方式去處理問題。有哪一家大型製藥公司會預期到需要雇用教育程度不高的祖母呢?若禮來公司(Eli Lilly)的人力資源部門考慮修改他們的人才招募策略,我們真的認識一些需要工作的年長者。

崔里指出,在Eterna,他和他的同事能夠過濾數十萬個擅長困難工作的專家。換句話說,他們能有效率的撮合人才與工作,不是根據人們的履歷,也不是使用什麼神奇的自我選擇,而是透過遊戲產生的大量資料點。Eterna的例子代表重新徹底思考資本主義制度的中心假設:人員工作的最佳分派方法是透過指揮與控管風格的管理。但Eterna仰賴的是向來被輕忽的特性,即通才。

事實上,在網際網路問世前,博通多樣才能往往難以做到。2006年6月,傑夫在《連線》雜誌上撰寫一篇文章〈群眾外包興起〉,引用自圖庫服務與顧客支援服務等產業的證據指出,開放源碼軟體、維基百科,與種種技術工具(如數位相機、操作台實驗設備)價格大幅降低等構成的沃土,已經孕育出一種全新的經濟生產形式。「業餘愛好者、兼差者、初淺涉獵者,他們的工作突然有了市場,因為聰明的公司發現了利用潛藏在人群中人才的方法。」傑夫在該文寫道:「這類勞力並非總是免費,但成本遠低於傳統員工。這不是外包,這是群眾外包。」

傑夫和《連線》雜誌編輯魯賓森(Mark Robinson)在玩笑談話時創造出的「群眾外包」一詞很快被廣為採用,起初是群眾外包生根的廣告業和新聞業等領域,繼而被大眾普遍使用。2013年時,這個字首度出現於《牛津英語字典》。做為一種商業實務,群眾外包已經成為廣泛領域的標準作業程序,從科技業、媒體業,到都市規劃、學術圈等,全都採用。

不同於起初天花亂墜的追捧,群眾外包絕非數位時代的萬靈丹,但是當奏效時,就會呈現近乎神奇的功效。許多機構和公司如太空總署、樂高公司、三星集團等,全都把大眾貢獻納入他們的業務運作核心,在過程中,重劃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傳統分界。如今,這是一個可滲透層,點子、創意,甚至像制定長期策略這麼重要的層面,都變成了協作行動。

這種方法的理論基礎源於新興的複雜系統學科,群眾外包的神奇力量,其實主要是任何人群中都會自然發生的通才功效。其實,長久以來,科學一直利用各種分布的知識網絡,這些網絡能夠有效動員存在於廣泛學科領域的通才。最著名的例子是「經度獎」(Longitude Prize),1714年時,英國議會懸賞一萬英鎊給任何能夠想出方法決定經度者,一些頂尖科學家面對這個問題花很多腦筋,但最終贏得這筆獎金的,是自學有成的鐘錶匠哈里森(John Harrison)。

在人類史上,業餘者做出重要貢獻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天文學、氣象學等仰賴大量觀察的學科,業餘者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在網際網路問世前,大眾鮮有機會貢獻其他種類科學知識的創造。近年,許多公司、個人與學術領域利用全球通訊網路,為個別問題的解決增加投入的腦力,更重要的是,增進企業或學術實驗室中稀薄地帶往往欠缺的認知多樣性。

從過去獨自生活、語言不通,到如今可以自在用更艱澀、專業的中文在職場上工作,Erica透過自己的努力適應了環境的困難(圖 /翻攝自移民署「新住民全球新聞網」影片)
職場(圖 /翻攝自移民署「新住民全球新聞網」影片)

由製藥商禮來公司創立於2000年的意諾新(InnoCentive),把事業模式打造成,能夠為客戶提供這種高度通才的智力肌肉。大公司、商業研發實驗室,或學術研究計畫把遭遇到的困難問題傳送給意諾新後,意諾新把問題張貼於線上布告欄,來自兩百多個國家近四十萬名專業與業餘科學家經常造訪這裡,其中有過半數住在美洲以外地區。這些可不是普普通通的科學難題,如果默克製藥廠(Merck)這樣的多國籍製藥公司裡的數千名化學師都無法解決的化學難題,你大概不會認為可以冀望德州大學電機工程系的某個大一學生能夠解決此問題。

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張貼解方,假如行得通,就可以獲得獎酬,通常是一萬至四萬美元不等。意諾新說,大約85%的問題最終獲得解決,以問題的挑戰程度來看,這安打率算是相當高了。

不過,更讓人感興趣的是,誰解決了問題?如何解決?根據哈佛商學院學者拉哈尼(Karim Lakhani)等人的研究,成功解答和拉哈尼所謂的「領域距離」(distance from field)兩者之間呈現正相關;直白的說,解答者與該問題所屬領域接觸的程度愈低,成功解答的可能性愈高。

意諾新的解答者有超過60%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有近40%未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相形之下,後面這個事實更引人注意。事實上,其中最多產的解答者是加拿大的一位多領域能手,為了照顧父母,他從分子物理學博士班輟學。

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真話,運用技巧包裝,讓老闆買單
職場。(取自網路)

這其實不像聽起來那麼讓人驚訝,別忘了,放在意諾新平台的那些難題,通常是機構或企業裡的聰明人士沒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一家大型消費性產品公司,面臨的挑戰是以符合經濟成本效益的方法生產一種化合物,該公司可能會把挑戰指派給公司最優秀的化學家。我們總是傾向認為,一個領域中最聰慧、最訓練有素的人(專家),最能勝任他們專長領域的問題;事實上,他們通常是。

當他們未能解決問題時,我們對於「能力原則」的堅定信念將使我們認為必須找更好的解決者,例如同樣受過高度訓練的其他專家。但是,高能力具有自我複製的性質:這些新的專家跟之前的那些專家一樣,受訓於相同的優秀學府、機構、公司。可想而知,這兩群專家使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相同的偏見、相同的盲點、相同的無意識傾向。社會學家佩吉(Scott E. Page)在其著作《差異》中寫道:「能力當然重要,但加總起來,能力的報酬遞減。」

這一切似乎讓人有點暈頭,不過,還是有可據以行動的重要含義:我們該如何分配智慧資本,或是如同意諾新或Eterna計畫的那樣,讓智慧資本自我分配。由於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在廣泛的應用領域,通才的團隊生產力較高。因此,多樣性漸漸成為學校、企業,與其他類型機構的一項策略要務。多樣性可能是好政治、好公關,也可能對心靈有益(這取決於個人對於種族平等和性別平等的信諾程度),但是,在挑戰可能具有高度複雜性的年代,多樣性是一項好管理,這非常不同於認為強調通才將忽視專才的舊年代。

種族、性別、社經背景、學科訓練,這些全都重要,但那只是因為這些代表不同的生活經驗,能夠產生認知多樣性。此外,由於我們無法事先知道那些不同的背景、教育體驗或智識傾向能產生突破,因此,佩吉在寫給本書作者的電子郵件中說:「我們應該把差異性想成是一種形式的才能,為利用此才能,需要耐心與練習。」這本身就是一項挑戰,因為不管通才有何益處,都是一種我們往往難以產生的特質,影響性絕非只存在商業界。

(天下文化提供)
天下文化提供)

*作者伊藤穰一曾任MIT媒體實驗室總監、創用CC執行長、PureTech董事長,兼任索尼公司、騎士基金會、麥克阿瑟基金會、紐約時報集團董事。曾創辦多家公司,是Flickr、Kickstarter、Twitter等企業的早期投資者。曾入選《時代》「世界網路精英」、世界經濟論壇「百大全球未來領袖」、《商業週刊》「25位網路最具影響力人物」。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