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仰賴金援、國王竟豪擲30億在英美買房 《潘朵拉文件》踢爆約旦阿布杜拉二世奢侈私生活

2021-10-04 18:59

? 人氣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資料照,AP)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資料照,AP)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3日再拋震撼彈,公布一批機密的《潘朵拉文件》,揭露全球權貴與政治領袖如何利用海外金融體系隱藏鉅額財富,逃避稅務機關、債權人與司法機構的追查。其中包括約旦阿布杜拉二世國王斥資超過1億6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在英國與美國等地購置豪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根據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取得並經過《華盛頓郵報》審查的大量財務文件,現年 59 歲的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利用眾多境外帳戶與註冊在他名下的海外空殼公司,在10年的時間內於英國與美國等地斥鉅資購置多處豪宅。

購置英國豪宅

《潘朵拉文件》(Pandora Papers)並未寫出阿布杜拉二世在英國及美國購置房產的理由,但隨著中東地區的統治者在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期間開始倒台,阿布杜拉二世開始大舉在英國與美國購買房產。

根據《潘朵拉文件》揭露的內容,阿布杜拉二世在2000年代初期就開始在英國購屋,包括購置倫敦市中心肯辛頓地區(Kensington)的兩間房產與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附近一棟鄉村住宅。

倫敦的伊頓廣場是高級住宅區

從2011年起,阿布杜拉二世開始斥巨資在首都倫敦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附近的高級住宅區貝爾格萊維亞(Belgravia)伊頓廣場(Eaton Place)購屋。

《潘朵拉文件》顯示,到了2011年底,阿布杜拉二世已花了約1300萬美元(約新台幣3.7億元)在伊頓廣場購置了好幾間公寓,其中一間公寓的賣家是英國第6代西敏公爵(Duke of Westminster),而記錄顯示每間公寓都由不同的空殼公司收購。

購置美國豪宅

2012年,阿布杜拉二世開始購置美國房地產,他先斥資65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8281萬元)購入華府喬治城(Georgetown)河濱公寓,該房產俯瞰波多馬克河(Potomac River),有7間臥房與7間浴室,設有落地窗,住戶還可以使用屋頂溫水游泳池及陽台。有個房地產部落格將該筆交易描述為2012年12月華府成交價最高的公寓。

《潘朵拉文件》指出,與阿布杜拉二世有關聯的公司在接下來2年裡在同樓層購入另外2間公寓,第一間售價79萬美元(約新台幣2222萬元),第2間售價240萬美元(約新台幣6750萬元)。

約旦王儲侯塞因王子(中)曾就讀於喬治城大學,2016年,阿布杜拉二世(右)與拉尼婭王后(左)去參加他的畢業典禮

《華盛頓郵報》指出,阿布杜拉二世的長子、王儲侯塞因王子(Crown Prince Hussein)也在那段期間在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讀書,阿布杜拉二世的2個女兒也在接下來幾年於華府讀大學。

2014年至2017年期間,與阿布杜拉二世相關的公司斥資,在明星聚居的美國南加州洛杉磯豪宅區馬里布(Malibu)杜梅岬(Point Dume),購入3棟俯瞰太平洋的豪宅。其中1間豪宅由阿布杜拉二世名下的納比斯克控股公司(Nabisco Holdings)於2014年以3350萬美元(約新台幣9億4219萬元)購入,該豪宅配有健身房、電影院、戶外Spa、無邊際泳池、「工業級」數據網絡與安全系統。當時房地產的網路報導稱,這筆交易是杜梅岬附近有史以來最高的房地產成交價。

《潘朵拉文件》顯示,2015年,阿布杜拉二世以1225萬美元(約新台幣3.4億元)購入附近一處房產,2017 年再以2300萬美元(約新台幣6.5億元)購買另一處房產,其中一棟是有著7間臥室的豪宅,另一棟則有4間臥室、可停3輛車的車庫、落地窗、私密露台。

表面上,這3間加州豪宅歸3間獨立的公司所有,分別是納比斯克控股公司、瑟塔拉有限公司(Setara Ltd.)、堤瑪拉有限公司(Timara Ltd.),而公開記錄未表明這些公司互有關聯,這些公司表面上也與阿布杜拉二世並無關聯。然而,《潘朵拉文件》顯示,這些公司其實都屬於阿布杜拉二世。

唯一已知提到阿布杜拉二世與馬里布房地產有關的網路資料是南加州鈑金承包商「布拉德福鈑金」(Bradford Sheet Metal)2019年的一則臉書貼文,該公司負責翻修阿布杜拉二世其中一間加州豪宅,該則貼文附上工人在鷹架上的照片,照片說明寫道:「約旦國王在馬里布的住所。」

國王購置豪宅的資金來自何處?

約旦與富裕的波斯灣國家不同,約旦沒蘊藏大量石油與天然氣,而且耕地稀少,國內的海港又太偏僻,不具備經濟優勢,因此約旦成為窮國,主要仰賴美國援助。

1950年代以來,美國已向約旦提供超過220億美元(約6188億元)的援助。近年美國的援助激增,光是去年約旦就收到美國援助的15億美元(約新台幣422億元),成為美國第3大外國援助接受國,僅次於以色列及阿富汗,而約旦獲得的援助還不包括美國從敘利亞內戰以來為約旦收留的難民提供的17億美元(約新台幣478億元)。

約旦北部的扎塔利難民營(美聯社)
約旦北部的扎塔利難民營(美聯社)

數十年來,無論是伊拉克戰爭、打擊恐怖組織「基地」(al-Qaeda)與伊斯蘭國(IS)的秘密行動、對敘利亞的干預行動、解決以巴衝突,約旦都與美國站在一起或直接協助美國,在衝突四起的地區發揮穩定效果,而且願意接受來自鄰國因戰爭流離失所的數百萬難民。

美國官員表示美援資金受到嚴密追踪,他們沒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任何資金偏離其預期用途。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文件顯示,美國援助約旦的資金已用於修建道路與學校,開發新水源,資助美國大學院校裡數千名約旦人的教育。

此外,約旦每年也獲得科威特(Kuwait)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等中東國家援助的數億美元,有時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也會金援約旦。美國官員及約旦專家表示,海灣國家的資金透明度遠低得多,他們指出阿布杜拉二世似乎能自由運用這些資金,並將大多數金額用於獎勵那些效忠的顯赫家族。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曾與約旦合作的美國一位前情報官員透露:「來自海灣國家的錢幾乎從不公開,其中一些是開給阿布杜拉二世的支票,而不是提供給約旦。」

代表阿布杜拉二世的國際律師事務所「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承認阿布杜拉二世擁有供個人使用的外國房地產,堅稱他的「個人財富不是來自公款,而是來自個人」,聲稱他「在任何時候都沒濫用公款,也沒動用任何公共用途的援助款項。」

約旦國王的境外帳戶與空殼公司

歐華律師事務所聲稱,出於安全原因,阿布杜拉二世使用境外公司有其必要,並表示阿布杜拉二世及其家人「受到恐怖分子與其他破壞穩定的組織威脅」。

《潘朵拉文件》顯示,阿布杜拉二世在瑞士、巴拿馬、英屬維京群島(British Virgin Islands)等地的會計師與律師的協助下,花了數年時間建構由至少36家空殼公司、信託、其他實體組成的網絡。

數份關鍵文件揭示阿布杜拉二世與這個境外公司網絡的關聯,其中一份關鍵文件是備忘錄,由巴拿馬律師事務所「Alcogal」一名法遵主任撰寫,而阿布杜拉二世多年來似乎一直是該公司的客戶。

該份備忘錄確定其中一位客戶的身分為「Abdullah al Hussein」,其出生日期為1962年,與阿布杜拉二世的出生年分相符,備忘錄上載明的地址「拉格丹宫」(Raghadan Palace)也正是阿布杜拉二世在約旦首都安曼(Amman)的宮殿。

精心策劃的公眾形象

阿布杜拉二世被許多穆斯林視為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的後裔,是歷史悠久的哈希姆家族(Hashemite)主要成員。哈希姆家族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家族名稱,該家族仍管理著伊斯蘭教在耶路撒冷(Jerusalem)的關鍵聖地。

執政20年間,阿布杜拉二世塑造了無私的公僕形象,他與拉尼婭王后(Queen Rania)會拜訪村民,參觀學校及醫院,參加慈善活動。然而,約旦2成人口失業,收入停滯不前,阿布杜拉二世與拉尼婭王后的社群媒體帳號卻經常上傳他們身著名牌服裝,坐在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或搭私人飛機的照片。

2018年,約旦首都安曼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行動

2018年,阿布杜拉二世計畫提高稅收,調漲油電價格,首都安曼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行動。經過數日的抗議活動後,阿布杜拉二世屈服,暫停調高油電價格,並接受約旦總理請辭下台。

約旦的經濟困難情況不斷加劇,民眾對阿布杜拉二世涉嫌貪腐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政治不穩定的情況惡化。今年阿布杜拉二世同父異母的弟弟哈姆札(Hamzah bin Hussein)與其他18人被控企圖政變並遭到拘留,這顯示此時約旦王室的內部分歧比任何時候更能威脅阿布杜拉二世掌控的權力。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左)與弟弟哈姆札(Prince Hamzah bin Hussein),攝於2001年4月(AP)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左)與弟弟哈姆札(Prince Hamzah bin Hussein),攝於2001年4月(AP)

《潘朵拉文件》檔案多達1190萬份(文件、圖檔、電郵、試算表),來自全球14家金融服務公司(巴拿馬、瑞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電子檔案體積2.9 TB,從3日起陸續公諸於世。117個國家與地區的150多家媒體參與調查,包括美國《華盛頓郵報》、法國《世界報》(Le Monde)、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德國《南德時報》(Süddeutsche Zeitung)、《澳洲廣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美國公共電視新聞網(PBS)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