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中油,別再開玩笑了

2018-02-11 06:10

? 人氣

作者怒批,每一次的審查會,中油幾乎都因計劃案漏洞百出,以及無法回答環評委員跟公民團體的問題,而被一再要求補件重審,由此可知,中油的各項評估基礎都非常薄弱,誰能相信他們的保證?(取自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作者怒批,每一次的審查會,中油幾乎都因計劃案漏洞百出,以及無法回答環評委員跟公民團體的問題,而被一再要求補件重審,由此可知,中油的各項評估基礎都非常薄弱,誰能相信他們的保證?(取自珍愛桃園藻礁臉書)

日前,聯合報一篇鞭辟入裡的社論,將中油在桃園大潭設置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計畫的荒謬,描述得淋漓盡致,一如預期,中油隨後也發佈新聞澄清,但詳細檢視其回應,不但未將問題釐清,反將其自身的無知及不足之處曝露無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就先來檢視中油所宣稱「完全避開裸露藻礁與發現多杯孔珊瑚範圍」的荒謬說法,藻礁生態系統是個完整連續性的地形結構,不容僅僅思考退潮後裸露的礁體區,而將水面下,更大規模的部份視為無物,肆無忌憚的開挖破壞以建構港區。而所謂避開發現多杯孔珊瑚範圍之說,最為可笑,根據其規劃所指出發現點,完全都是由公民團體及一起調查的學者所發現,中油根本未再進行調查,如何確認有避開柴山多杯孔珊瑚?這一點,在1月23日環差會議時,陳昭倫博士更是依照此種珊瑚的特性,直接劃出其可能生存的熱點區域,說明中油的規劃,並未避開;更匪夷所思的是,中油澄清「工業區與碼頭設計,將會採取開放式配置,希望將潮間帶具藻礁生態的海水維持流通」,這種梳狀棧橋設計,不但無法阻擋突堤引起的淤沙進入G2 區,其減緩減弱的潮汐更無力把區內淤沙帶走。其後果就是持續淤積迴船池區,增加港區管理維護的難度,並緩慢活埋藻礁海岸。

簡而言之,若說先前的規劃是讓藻礁生態系統一刀斃命,這種所謂的替代方案就是緊緊勒住脖子,慢慢凌遲、窒息而亡,最終藻礁生態系統都難逃消失的命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藻礁生態系都消失了,柴山多杯孔珊瑚又如何能生存?由此可知,在沒有經過完整調查的前提下,中油所提的廻避方案,完全就是一派胡言!

另外又有報載,因應氣候極端造成冬季用電增加,以及燃煤機組降載影響,導致冬季用電吃緊,行政院目前已核定要重啟核二廠2號機組,針對冬季用電缺乏問題,莊秉潔教授早已數次投書媒體,提醒政府要注意此問題,將第三接收站設置在不受冬季氣候影響的台北港,才是國家能源安全最適切的安排,但卻完全未受到重視,將來如真將第三接收站設在大潭藻礁區,冬季必然會發生如社論所提「進得了港」的挑戰。大潭的天候,在冬季必刮強烈東北季風,大部份時間天然氣船是無法進港卸收的,因此將會無法補足因燃煤機組因季節性因素降載的缺口。

所以,過去政府一再聲稱,第三接收站非常重要,沒有第三接收站2025非核家園時程會無法達到以及空污問題無法獲得解決,這聲明也只說對一小部份,正確說法應是「充足供應天然氣才是關鍵」。若第三接收站還是落腳在大潭,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因為極端氣候的轉變是大勢所趨,冬季已不若從前,一定是用電離峰期,在此時期,若天然氣也因天候因素無法卸收,如何充足供應?對於這一點,中油說「包括台中接受站、第三接收都將配合增建儲槽,增加存量以為因應」,但實情又是如何?

第三接收站照最新規劃,只能蓋4座儲槽,並無其他空間可增建儲槽,以因應天然氣船無法入港卸收的狀況,中油的說法不是公然欺騙全國人民,就是試圖矇騙環評委員,通過審核動工後,再大規模開發,破壞整個藻礁區。而極端氣候的形成,重點在排碳,我們的國家不能好好抑制排碳就算了,還想將固碳能力優異的藻礁生態系統破壞掉,如此短視,台灣能有什麼未來?!

20171026-回歸環評專業審查,留住世界自然遺產大潭藻礁記者會。(陳明仁攝)
回歸環評專業審查,留住世界自然遺產大潭藻礁記者會。(陳明仁攝)

最後,再就「搶得到氣」來討論,中油聲稱可以確保供氣,若在一年前,尚未與中油有所接觸,筆者或許還會相信,但在這近一年的期間,經過看了中油提出的各種計劃案,以及環差小組審查會的攻防後,真想知道,中油到底是哪來的自信?每一次的審查會,中油幾乎都因計劃案漏洞百出,以及無法回答環評委員跟公民團體的問題,而被一再要求補件重審,由此可知,中油的各項評估基礎都非常薄弱,誰能相信他們的保證?

再者,穩健的採購策略又不是只有台灣會,若連日、德等進口大國,都在為搶氣傷腦筋,中油又是哪來的自信可以搶得過?莫非中油要像每次環差小組審查會一樣,自信滿滿地帶著大隊人馬參與,會議上被一一討論批評後再鎩羽而歸?這對中油似乎也無太大影響,若把這樣的經驗複製在天然氣的充足供應上,同樣可以事前一再保證、頭頭是道的樣子,實際執行時無法逹到也沒有關係,掌其事者,沒有人有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如果天然氣的充足供應,真是那麼重要,又跟非核家園時程有關,又跟空污問題的解決有關,那麼,中油,千萬別再開玩笑了!

*作者為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志工、桃園在地聯盟理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