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育偉觀點:「遊獵」董橋三帖

2021-10-03 05:50

? 人氣

知名作家董橋。(印刻出版社提供)

知名作家董橋。(印刻出版社提供)

高中三年,少不了補習,台北市南陽街補習班的牆上總是掛著「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的標語,是激勵更是壓力,威權年代教育填鴉,只知服從不會思考,真的以為自己毫無選擇,只能拚命向前,拚了大學再拚工作,拚了工作再拚職位,什麼都要拚什麼都要比,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還真是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直到現在,頓悟到即便是過河卒子,隨時可以回頭隨時可以喊停,拚命爭的不過是世俗名利,真正的價值是自我成就,不用社會的標準,是自己心中的真善美。

原來名句「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拚命向前」出自胡適;維基百科上記載胡適事蹟實在太多,是個大人物;胡適全集,洋洋灑灑十多冊,版本眾多,我一本也沒看過;只認識教課書上的胡適,為了應付考試,對胡適的歷史地位豐功偉業,實在沒有感覺。

緣起

2019年中董橋先生出新書《讀胡適》,裝幀高貴典雅,黑色封面金色線條,令人愛不釋手。董橋和牛津出版社的組合,就好像周杰倫和方文山的搭檔,票房保証,初版再版三版,書迷爭相傳頌,書評一篇接著一篇,好不熱鬧。

我入手2本真皮本1本普通本,把玩數日,束之高閣,純為收藏,最近才讀。董橋此書是「重溫胡先生這個舊人物的舊事舊思舊感,探望一下學術以外的胡適之。」這有意思了。

「讀胡適,寫胡適,我其實只想挑我愛讀的讀,挑我愛寫的寫。在這樣任性的時刻我慶幸我不是學者,不搞學術,愛怎麼放肆就怎麼放肆。」原來胡適有那麼多溫暖的小故事,董橋在書中提到:胡適怕羅爾綱(胡適的學生)自卑,常主動介紹他認識客人;家中客人多座位不夠,胡適會先安排他去別處作客;羅爾綱回鄉省親,胡適寫信「命令」他之後留在胡適家中作研究,且不得再向家中取錢,旅費及往後每月零用都由胡適支付。

我忽然覺得做一個胡適那樣的人實在太不容易了。我幾乎可以肯定胡適其實不是一個快樂的人,他花了太多的心思去遷就人家的感受。他總是比別人先看到人家心中的喜愛。人生實難,人人都難,能夠替別人化解一點難處也許真的是替自己化解了一點難處。這樣的能耐靠的真的不是宗教的信仰也不是神明的感召:靠的是「懂得」。我猜董橋也曾經付出曾經遷就,才能有這樣的體會,那是真懂得。

看董橋挑選的故事,琢磨的方式,研究形容詞疊字對仗的用法時機,情節鋪陳文體結構遣詞用字的境界之餘,我其實感受的是董橋描述事件的心情,處世的態度,應對的進退,原來我不是《讀胡適》,我在「讀董橋」!

「讀董橋」讀了那麼多年,對董橋早年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卻從未拜讀。董橋在《一紙平安》提到:「秋翁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了我那麼多書,連舊書舊文都重编補印了,早年一些翻譯作品也該再編再印才好。翻譯確是我的故業,譯得滿意的舊東西不多,《再見延安》是一本,其他翻一翻都看不下去,人老了不信翻譯可靠。」董橋的4本譯作,山水不顯,2017年才在香港蘇富比的「讀書人家—董橋書房剪影」初次見到:《麻雀不抛碎紙》(1972年,長春社)、《再見延安》(1975年,文藝書屋)、《凱塞琳.安.泡特》(1976年,今日世界出版社)、《約翰.斯坦培克》(1977年,今日世界出版社)。

20211001-明報月刊第148期。(作者提供)
20211001-明報月刊第148期。(作者提供)

今日世界出版的那2本,拍賣偶爾出現,咬咬牙,還有入手機會。《麻雀不抛碎紙》網路上找得到有心人整本掃描,造福一眾董迷;《再見延安》卻是從未見過。這2本書除了董橋我只知道香港藏書大家林冠中有藏,冠中是個嗜書奇人,對書的熱情,令人望其項背,天道酬勤,這2本夢幻逸本也該歸他所有。

最近冠中在上環小巷開了一家珍本書店,三天買書三天賣書,以書養書,有機循環,店名是「今朝風月好」,董橋題字,店面超小,只容3人站立,山不高水不深,但有仙有龍,本本珍品,這2本書也是鎮店之寶了。

「今朝風日好」是董橋一本書的書名,取自豐子愷題在「春日雙蝶」的句子,下一句是「或恐有人來」,風和日麗的早晨,蝴蝶飛舞,兩夫妻在家門前掃地備茶等待來客,清靜而淡泊。「今朝風日好,或恐有人來」非常適用於冠中的書店,小小的空間,隨時有好友來訪,賣書的是專家,買書的是行家,董先生和林青霞都曾造訪,真是一方寶地。

行動

香港圖書館也許會有?直奔銅鑼灣圖書館8樓「香港文學資料室及珍本閱覽室」,果然藏有《再見延安》,作者李效黎,內容講述英國學者林邁可(李效黎的先生)的中國抗戰經驗。迅速翻閱,可觀之處不在內容而是譯法,我沒看過原文,直覺譯本更為可讀。

突然發現閱覽室還有名家手稿可調閱,但只提供影本因正本太過珍貴,跳過張愛玲和金庸,先調董橋手稿,共有5件。看到第5件《藏書票史話》,赫然發現作者竟是「木喬」!《藏書票史話》收於《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1982年,素葉出版社),是董橋關於藏書票的大作,但手稿署名「木喬」,難道「木喬」是董橋另一筆名?哈哈,這可是個大發現!董橋的文章都是在報章雜誌先發表,再集結成書,這篇文章是以「木喬」之名發表的嗎?

書出版於1982年,那時董橋是《明報月刊》總編輯,馬上去4樓「逾期報刊閱覽區」調閱,花了3個周末,翻遍200多本《明報月刊》,總算在第184期(1981年4月)發現「藏書票史話」,確實署名「木喬」!回家再把董橋所有著作審視一回,「木喬」竟然是《另外一種心情》(1980年,遠景出版社)的封面設計者!一個人只出現下半身,站在梯子上找書,筆挺的西裝褲配上黑皮鞋,背後是擺滿西洋書的書櫃,這完全是講究穿著酷愛西洋書的董先生最佳寫照啊! 董橋在牛津出版社的書籍裝幀都是一等一,我猜董橋直接或間接都有參與設計吧!

20211001-作者指出,木喬是《另外一種心情》的封面設計者。(作者提供)
作者指出,木喬是《另外一種心情》的封面設計者。(作者提供)

也許事實簡單,但編個故事更好玩!我相信當初圖書館廣徴作家手稿,董橋特別挑選「木喬」的手稿,因為這份手稿太特別,「木喬」只出現這麼一回,自己發布太矯情,捐給圖書館留下線索待有心人發現更有趣。

我也相信「木喬」少了「董」,缺了淵源,「木喬」兩字也不如「橋」一字圓滿精湅,「董存爵」(董橋本名)又太貴氣,套不上清新小品,還是「董橋」吧!「董橋」每次出書,都是洛陽紙貴,真皮本毛邊本限量本精裝本編號本簽名本,董迷們錢包縮水也玩得不亦樂乎!這筆名選得對極了。

董橋的手稿十分罕見,圖書館居然存有5件:《閑談潄園老人和他的北歸草》,《儲大泓先生的來信》,《看那滿壁縹緗》,《雲對雨,雪對風》,《藏書票史話》,都是一時之選。

董橋的硬筆字寫得真好,看得順眼讀得舒服。其實董橋的毛筆字更是了得,臨帖何紹基習筆台靜農,但早已自成一派,個人風格獨特,像喝了酒的何紹基,又像沒喝酒的台靜農,既不工整也不潦草,纖穠合度,收放自如,有彈性也有原則。請一幅大字橫匾懸掛廳堂,氣勢磅薄;請一幅小字花箋依靠案頭,滿室清芬。

董橋的字是越寫越好,《蘋果日報》退休以前,字較骨感,是敬業報人的風骨;退休以後,字較豐腴,是與世無爭的恬淡。早年以文養字,晚歲以字潤文,讀書寫字一輩子,靠得是熱情與堅持。

20211001-董橋的手稿。(作者提供)
董橋的手稿。(作者提供)

不滅

早期的《明報月刊》已是鳳毛麟角,指定要184期更是海底撈針,掃遍香港舊書店,各路網拍,無功而返。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一百無聊賴的下午,突然收到台灣書友簡訊,願意出讓共318本《明報月刊》,橫跨不同年份,且不分售,我不動聲色小心詢問是否有第170期到190期,喜出望外,一期不缺,品相良好。

書友索價合理,但我却猶豫了,為了1本「木喬」,附嫁妝317本,這算盤怎麼打?書櫃早已爆滿,擠空間比擠牙膏還難。但書癡本性,也就糾結了5分鐘,決定全數買下,也不還價。書友也是痛快,還沒收到書款,就已安排快遞寄出,我等啊等,盼啊盼,3大箱雜誌,3天寄到,拆到第3箱才看到第184期,「木喬」終於在第53頁現身,長逹9頁的〈藏書票史話〉,讀起來特有味道。早期的《明報月刊》,應該有很多珍貴史料,這318本,夠我消磨一段時間了。

董橋《讀胡適》後,惜字如金,今年4月才在《文訊》雜誌發表〈愛書瑣記〉:「老人冷清,份外懷舊,愛說故人猶如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朝夕相伴那幾架子老書我最念顧,賣書給我的許多書賈故人也常在心中。」

董橋看書寫書獵書藏書,是華人世界收藏西洋書的喬楚,007原裝初版14部,第1部《皇家賭塲》還是作者簽贈本,藍姆全集,魯拜集等等,真是又精又多。這些書想當然爾價格不菲,但書蟲最想八卦的還是實際價格,奧斯汀5部小說初版市價竟高達15.4萬英鎊!書中自有黃金屋真不是一句口號,懂門道的人就做得到!

董橋收藏名家的書,董迷收藏董橋的書。過去40年,董先生在兩岸三地出版約60本書,各種版本加起來應該超過百本,且本本有價。

之前都是書友之間轉售,或透過網路拍賣,但最近幾年,傅月庵老大開始主辦商業性質的珍本書拍賣,更是推波助瀾。2018年《在馬克思的鬍鬚叢中和鬍鬚叢外》和《雙城雜筆》2本拍了6.5萬元台幣,2019年2月《雙城雜筆》有董先生大段題署及簽名拍了8.5萬元台幣,2019年12月《小風景》也有董先生大段題署及簽名拍了4.6萬元台幣。

舊書行情也因拍賣結果而全線上調,底部越墊越高,行情從不回檔,真是老話一句: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老大知道我酷愛董先生的書,上次見面,馬上塞了本《凱塞琳.安.泡特》給我,這本市價也要好幾千元台幣,感謝之餘也心想:怎麼才1本!哈哈!

20211001-《約翰.斯坦培克》以及《凱塞琳.安.泡特》。(作者提供)
《約翰.斯坦培克》以及《凱塞琳.安.泡特》。(作者提供)

老大實在是個有趣的人,一生圍著書打轉。從前台灣的舊書店環境陰暗窄小,霉味撲鼻,現在窗明几淨,文青打卡勝地,直可媲美誠品,是老大和苿莉二手書店大手改革。以前書迷都是私下交換書籍,現在有正式的公開拍賣會,也是老大引領風潮。沒資格參加蘇富比這類頂極拍賣,參加老大的珍本書拍賣,拿張號碼牌舉牌喊價,也如登大雅之堂。老大還有一家出版社「掃葉工房」,一年只出版一本書,是選書嚴謹,慢工出細活,根本不以營利為目的而純屬興趣,靠的也是熱情與堅持。

我開心地「讀董橋」,獵董橋書,藏董橋字,結識八方董迷。人生就是這麼好玩,生活就是這麼有趣!

*作者金融業,步入中年,開始斜槓,跟隨衝動,遊戲人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