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爛戲拍得多、拍更多,或許就會有台灣的《魷魚遊戲》

2021-10-03 06:20

? 人氣

經前兩周的客場之旅後,味全龍開啟了重返職棒的首場主場賽事,球團老闆魏應充也到場致詞。(方炳超攝)
台灣職棒發展穩定,吸引頂新魏應充重建味全龍隊。(資料照,方炳超攝)

被「文藝青年」、「有志青年」批評為粗製濫造、一播幾百集的七點檔、八點檔,事實上都是每天「穩定產出」時數的「產品」。這種「穩定產出」的特性,讓演員、編劇、剪輯、攝影、燈光、音響、道具、場記等等等等,一大票劇組人員可以藉此磨練技藝,更重要的是,獲得穩定收入,可以放心地以此為業,才有機會變「專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搞死台灣電影的「圓夢」模式

在台灣電影新浪潮時代,養成了一堆迷信「菁英組隊模式」,認為戲劇製作應該懷著藝術創作的虔敬心情,視進入八點檔劇組就業是對自己藝術的羞辱,平常就各行各業賺錢籌資,甚至想辦法從政府弄輔導金,輔導金不夠就指望夥伴中有人有房子車子可以抵押,正式開始拍攝就靠大家無酬貢獻自己技藝互相幫忙圓夢,最後如果有幸在錢燒完之前把戲殺青,卻得不到觀眾支持進戲院觀看(大概99%都是這種結果),大家只好扛著一堆債務回到自己的職業賺錢維生。(換句話說,這些圓夢小組成員不管自視多高,客觀地描述他們就是一群業餘的愛好會成員)

這種自認為最不被商業污染、得以成就自己藝術的「圓夢」搞法,先不提他們心中的藝術有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了不起,但很明顯的是劇組人員都是平常在其他行業工作的「業餘」人員。電影或電視、網路戲劇劇組,除了可能比較接近藝術創作的編導攝影,還需要很多「專業」技藝者,例如燈光、例如場記、例如音響、例如道具、例如現在幾乎是戲劇必備的電腦影像處理,而這些技藝是要靠不斷地操作去磨練才能精進的,而為藝術奉獻的「圓夢」「菁英組隊模式」,往往拍了一部就不知道下一部在哪,技藝根本無從演練熟悉而專業化。

靈異驚悚電影《靈語》,日前於中和分局安平派出所拍攝,主要演員楊丞琳、是元介、禾浩辰在警局同場飆戲,展現精湛演技。   (圖/《靈語》劇組提供)  
劇組人員必須靠更多的拍攝演出機會,才能磨練自己的技藝。(《靈語》劇組提供)

當然這種連本業工作人員都供養不起的劇組,更別說能找來專業的法務人員幫忙搞定演員和劇組人員的合約以及其他法律問題,找來專業的財務人員來優化控制預算和成本,找來專業的行銷發行人員來幫忙戲劇殺青後的上映相關宣傳問題了。而那個「大圓夢」時代的台灣電影,就這樣惡性循環地走入死亡,直到魏德聖拍攝《海角七號》取得5.3億元票房,才把影迷喚回看國片。(順帶一提,《海角七號》跌破眾人眼鏡的天量票房,其實也證明票房不是可以「計畫」、「規畫」出來的,有太多的原因會讓《海角七號》只是國片死亡期的其中一個泡沫,這部電影的票房那麼成功,運氣成分實在占太大的比率)

台灣要發展戲劇產業去征服國際市場,老實說先天的競爭劣勢一大堆──當然不是「市場太小不去中國會死」那種人云亦云的問題,過去當過亞洲流行音樂王國、經濟仍不斷在成長的台灣,喜歡聽歌看戲、有娛樂需求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不會減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