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成績亮眼,黨務灰頭土臉…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該如何爭取6成「非中國人」民意認同?

2021-10-01 08:10

? 人氣

「政治人物不能只考量個人權位,朱立倫能力確實很強,但如果心態不正確,他帶領的國民黨還是走不出困境。」前高雄市新聞局長鄭照新說得毫不留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蔡英文和賴清德初選時砍得血花四濺,但初選後卻能搭檔參選正副總統,人家是怎麼做到『團結』2個字?」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最擔心的,恰好就是國民黨主席選舉落幕後,全黨能否齊心對外。

喊團結、戰鬥藍 能解宿怨?

即使朱立倫能有效化解黨內糾結宿怨,連續2次在總統大選中慘敗的國民黨,只做到「空前團結」、「充滿戰鬥力」,恐怕仍不足以重返執政。

首先,國民黨員的規模不大,這次有資格投票選舉黨主席的黨員約37萬人,比新北市板橋區的有效選舉人數還少;但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員的組成結構與國家認同,和全國選民有極大差距。

長期追蹤台灣民眾認同趨勢的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今年6月最新民調顯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民眾為63.3%、認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有31.4%,僅2.7%的自我認同為「中國人」。

但觀察這次國民黨主席選戰,主張「一中同表」的張亞中異軍突起,獲得逾3成黨員支持,連帶迫使朱立倫與江啟臣在策略上往深藍靠攏,例如江啟臣登廣告宣稱「九二共識不是票房毒藥」,朱立倫也公開承諾,取得政權後,要調回軍公教因年金改革被減少的月退俸。

朱立倫當選後,更在回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上說「在民進黨執政下採取『去中』、『反中』政策,改變兩岸現狀、造成兩岸情勢險峻……,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深盼貴我兩黨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求同尊異……。」這樣的言論,不無向張亞中支持者示好、追求團結的意味,但顯然與超過6成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主流民意嚴重牴觸。

張亞中派難割捨 如黨內死結

選前國民黨立院黨團與執政縣市首長發起「搶救朱立倫」的行動,羅智強在臉書上憂心預測,一旦張亞中當選,「國民黨2022也將招致覆滅性的慘敗,最終,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也將躺著繼續執政。」都是擔心統派的張亞中當選主席,國民黨的民意基礎將進一步流失。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認為,張亞中信仰的極端統派思想經過這次選舉檢驗後,證明即使在國民黨內也無法成為主流;對國民黨而言,進退兩難的是,這3成張亞中信徒都是藍營無法割捨的核心支持者,但迎合這些極端支持者又等於和主流民意對抗,「這是國民黨10年內解不開的死結,很痛苦、又擺脫不了。」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民黨立委坦言,國民黨內目前光是黨齡滿40年、65歲以上、終身不需要繳黨費的黨員就約20萬人,這些長輩以中國人認同居多;若國民黨無法大量招募年輕黨員,稀釋資深黨員影響力,未來的黨主席選舉仍可能發生候選人爭相往深藍靠攏的現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