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困守必亡轉型無路!一個老黨員眼中的國民黨定位絕境

2021-09-30 07:10

? 人氣

既有的統獨定位讓國民黨束手無策,必須創造出嶄新的定位方式,才有可能獲得解套。(資料照,顏麟宇攝)

既有的統獨定位讓國民黨束手無策,必須創造出嶄新的定位方式,才有可能獲得解套。(資料照,顏麟宇攝)

我是已有數十年黨齡的老國民黨,對這個黨有愛有恨,有失望有期許,但過去很少用媒體投書批判,原因之一是我認為媒體的天職是制衡執政黨,而不是打壓在野黨,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不論對象是特定人士、政黨和其他機構、或全體台灣同胞,批判的用意是希望對方能夠改革,而我卻始終看不到國民黨的改革契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用一個看似與本文無關的範例開場:我退休的前幾年,少子化的壓力擴及大專院校,我任教的大學也被橫掃,迫使董事會高薪聘請一位新校長,期待藉著新人新政的大刀闊斧來反敗為勝。幾年之間,院長換了好幾位,系主任大風吹,幾乎每位教師都配合各項要求而忙翻天,但招生狀況仍有如江河日下,而那位校長也在我退休後不久掛冠而去。

至關重要的品牌定位

我很清楚那所大學的問題所在,但我想不出有效的短期對策,而長期對策根本不切實際,正如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所言──長期而言我們都掛掉了。況且實際上,我早就因為經常零星建言而被前任校長視為「麻煩製造者」,曾經以主任的身分要求「覲見」而不可得。

簡單的說,那所學校的致命問題在於定位(positioning)──這是由美國的行銷顧問業者在《廣告時代》(Advertising Age)雜誌上所提出的觀念,意指特定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其他學者專家用不同的名詞代表類似的觀念,例如品牌形象和品牌聯想,但相對而言都沒有定位來得簡潔有力且命中要點。

那所大學的定位和多數較晚設立的大學一樣,延續中小學的語言就是「放牛班」,用大專院校的語言則是「學店」──只要想進來就幾乎必定可以進來,並且很輕鬆的就可以拿到學位。當然,校方不會公開承認這項政策,個別教師對課業的要求也彼此有別,但整體而言就是「很好混」。

20190711-畢業、畢業生、畢業典禮、職涯。示意圖。(取自McElspeth@pixabay/CC0)
少子化壓力現身後,定位不清的院校注定是率先因為招生不足而出現虧損,進而被迫退場的族群。(資料照,取自pixabay)

在僧多粥少的早年,這種定位不成問題,許多老資格的私立大專院校都賺得盆滿缽滿,這也是開放大專院校設立後吸引許多投資客的緣由。但少子化壓力現身後,這種定位注定是率先因為招生不足而出現虧損,進而被迫退場的族群。

較早承受少子化陣痛的高級中學有不少轉型成功的範例,基本方向完全相同──在全校教師攜手同心嚴管勤教之下,短短幾年內從放牛班轉成升學班。然而,大專院校則缺乏可以速成的有效對策(升學不再是重點),而且轉型成為頂尖名校是那種渺不可及,在美國高教界證實幾乎不可能成功的浴火重生。

政黨的品牌定位

回到本文主題。先進國家常見的政黨定位是經濟意識型態,大黨的主要選擇是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而在社會主義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與修正之下,經常延用英國政界早年的習慣而稱為「左派」和「右派」。

例如,美國的共和黨比較傾向於資本主義,而民主黨則傾向於社會主義,英國的保守黨與工黨,日本的自民黨和社會黨也是如此。至於小黨則經常針對特定領域進行選擇,例如綠黨是針對資本主義常見的環境傷害提出改革方向,因此也屬於左派。

這其中,由於共產主義是特定型式的社會主義,因此左派(或稱為自由派)人士經常被懷疑是共產主義的同路人。美國惡名昭彰的麥卡錫主義就是在恐共的背景下誕生,由右派的共和黨參議員廣泛的對左派人士提出指控,近期著名案例則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抹紅(參閱風傳媒...葉日武觀點:我們應該擔心拜登的社會主義者傾向嗎?別杞人憂天了!)。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由右派的共和黨參議員廣泛的對左派人士提出指控,近期著名案例則是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對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見圖)的抹紅。(美聯社)

然而,除了綠黨等少數特例之外,上述定位方式對台灣的政黨並不適用。簡單的說,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特殊,共產主義成為台灣民眾最大的惡夢,而政黨定位也因此而生。

早期,「反共抗俄」是全民共識,由國民黨主宰著這個定位。當時的「黨外」和之後誕生的民進黨,並不足以威脅國民黨的政權,雖然因為選票考量而經常與主打環保、勞工權益等事項的民間團體合作,但本質上並非支持社會主義的左派,主要只是針對國民黨的法西斯本質提出民主化的訴求。

這種情形延續到1991年民進黨提出「台獨黨綱」,與國民黨的「光復大陸」形成明顯區隔,才確立了台灣政黨以「統獨光譜」來定位的雛型。當時,台灣獨立在國民黨長期的壓制下,並未獲得多數民眾的認同,台獨黨綱通過後股價指數持續多日下跌,最大跌幅達到4成左右。

然而,真正促使獨派成長茁壯的,卻是稍早因為國民黨的總統李登輝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國共內戰」劃下句點,也讓國民黨的反共定位崩潰──既然已經放棄光復大陸,那麼兩岸統一就只剩下三條路,其一是直接向中共投降,其二是比照香港而成為中共的行政特區,其三是透過交流來改變對岸或台灣(包括政府與民間)!

前總統李登輝。(新新聞資料照)
真正促使獨派成長茁壯的,卻是稍早因為國民黨的總統李登輝(見圖)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讓「國共內戰」劃下句點,也讓國民黨的反共定位崩潰。(新新聞資料照)

然而,前兩條路顯然無法獲得台灣民眾的支持,而第3條路不但曠日廢時,還有可能在交流過程中不斷爆出新問題,而且台灣民眾也未必樂意和自己鄙視多年的蠻人甚或賤民深入交流──幾年前的「沒有陸客,台灣空氣也清新了」風波證明了這點。

於是,在民眾反共立場不變之下,支持獨立的民眾日漸增加,再加上原屬國民黨的宋楚瑜跳出來競選總統,終於讓國民黨在2000大選中首次失去政權!其後雖然有馬英九一度力挽狂瀾,但其過於激進的兩岸經貿政策,引發許多民眾的疑慮與反彈,因此獨派青年發動的太陽花運動,獲得6成左右民眾的支持,而國民黨也從此無法擺脫「中共同路人」的標籤。

下圖概略的顯示部分政黨的定位,其中民進黨和民眾黨都加了一個問號。民進黨部分是因為蔡英文在李登輝政府擔任國安委員時,就起草了簡稱「兩國論」的特殊國與國關係,當選總統後又宣稱「台灣早已獨立,國號是中華民國」,嚴格說來都是只差修憲改國號的「急獨」,但美、中雙方都不想立刻翻臉,台灣民眾也不願冒險承認已經獨立,於是全部都變成睜眼瞎,只剩下屬於國民黨傳統支持者的統派陷入無能狂怒的狀態。

台灣政黨的定位。(作者提供)
台灣政黨的定位。(作者提供)

民眾黨的部分則是因為創黨人柯文哲宣稱「超越藍綠」,始終不對統獨立場明確表態,其政治背景屬於深綠,也曾經和民進黨合作,但是又曾經到對岸與中共官員握手言歡,於是只能暫時視為不獨也不統的中間路線。

定位的觀念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例如上圖可以略做調整,使之成為台灣新聞媒體的定位(參閱風傳媒...〈葉日武觀點:媒體的顏色VS.民主的退化〉),但其他各種產品與服務都必須根據其特性,分別推敲出可能的定位抉擇。

困守必亡,轉型無路!

實際上,國民黨有部分急統派已經出走(例如新黨),但內部仍然有不少留存,這也是本次黨主席選舉當中,偏向急統的張亞中能夠獲得第2高票的主因。然而,這些構成傳統鐵票的黨員,大多數是追隨蔣介石來台的外省人,目前正處於日漸凋零的狀態。

因此,若國民黨想要固守這塊日漸縮小的票倉,就必須維持現狀,甚或選擇遠離主流民意的急統路線,前者無助於轉型求勝,後者則必定會被扣上「小紅」的大帽子,不但完全無法對外開拓票源,還可能逼走緩統的選民,而兩者的結果都是就此告別執政之路,淪為票源不斷流失的小黨。

反之,若想貼近主流民意,就必須放棄統一的立場,不再以中華民國的捍衛者自居,然後和民進黨角逐相同的票源。但將心比心,如果你是獨派人士,看到原先堅持統一的國民黨突然轉性,宣稱自己將朝著獨立的方向前進,你會相信這個沒有核心信仰的政黨,還是會繼續支持吾道一以貫之的民進黨?運氣好的話,最後的結果頂多是和時代力量一樣成為「小綠」,運氣不好的話就是和台聯黨一樣迅速消失。

至於所謂的中間路線,絕對不是想像中那片沃土。在主流民意堅決反共的台灣,任何政黨如果無法說清楚自己的統獨立場,那麼就不可能角逐總統大位,只能爭取地方首長和立法委員的部分席次。至少在我看來,這點正是江啟臣無法吸引選票的主因──太溫吞了,非但看不到捍衛中華民國的勇氣與鬥志,反而有點向民進黨靠攏的嫌疑!

20210922-國民黨立委江啟臣22日就新冠疫苗接種、整備、受害救濟等相關事宜於立院質詢。(顏麟宇攝)
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資料照,顏麟宇攝)

總之,不論是固守還是轉型,沒有任何一條路是行得通的。包括趙少康在內,一堆學者專家的建言其實都是屁話,例如趙少康發表的聲明中,呼籲新任主席改變黨員結構,40歲以下年輕人比率要提高到至少30%。

問題在於,每個黨員都知道注入新血的重要性,但國民黨憑什麼吸引「天然獨」和「天然反中」的年輕族群加入?和民進黨吸收太陽花成員一樣給一堆好位子嗎?誰敢斷言吳音寧、口譯哥、和林飛帆等人的破格任用,到底是民進黨的加分還是扣分?

又如,《關鍵評論網》上有一篇取笑國民黨的論述,宣稱國民黨就是那種「惹人厭的老人」,4個理由當中的第3個就是未能比照民進黨大量破格任用年輕人,第1個則是「不會包裝」──我猜測這個批評的起源是吳敦義等人穿著高腰西裝褲拍照。然而,只要打扮得光鮮亮麗,就可以讓年輕人從「抗中保台」轉為「漸近統一」嗎?別說笑了!

可行的定位或許不存在!

顯然,既有的統獨定位讓國民黨束手無策,必須創造出嶄新的定位方式,才有可能獲得解套。然而,迄今我沒有任何思路,媒體報導與評論也都是廢話,例如趙少康所說的是必須符合的條件,而不是可能的方向──兩岸政策要與時俱進,要以台灣2300萬人利益為核心,要用人民聽得懂的話說明清楚。

張亞中所說的和平協定老早就有人提過了,但把中共視為血腥屠夫的台灣民眾不可能付出信任,一句「你憑什麼認為中共會遵守協定」就足以使之煙消雲散。然而,正是這種無法信任中共的心態,讓國民黨找不到著力點,也讓台灣無法從中共所帶來的夢魘中脫身──除非中共政權瓦解,或擋不住國際壓力而被迫讓台灣獨立。

20210925-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張亞中25日在友人家靜待黨主席選舉結果揭曉。(柯承惠攝)
張亞中(見圖)所說的和平協定老早就有人提過了,但把中共視為血腥屠夫的台灣民眾不可能付出信任,一句「你憑什麼認為中共會遵守協定」就足以使之煙消雲散。(資料照,柯承惠攝)

簡單的說,民眾對中共的仇視與恐懼,讓台灣的主政者不可能坐下來和中共協商,否則其間的任何讓步都會蒙受賣台的質疑,而雙方現有的談判底線並沒有交集,於是根本不可能坐上談判桌,而兩岸也就永遠沒有真正的和平可言。

在確信受到美國保護,同時又極度不信任中共的氛圍下,民眾並不希望主政者和中共談判,唯一能夠接受的是中共無條件讓步,任由台灣自行決定是否要宣布獨立,任何候選人只要有向對岸低頭之嫌,就必定會引發民眾的「芒果乾」,正如韓國瑜為了水果外銷而進入香港中聯辦的後果。

因此,任何台灣政黨想要取得總統大位,就必須表現出勇於對抗中共,確保台灣安全與自由的氣勢,於是只有持續對中共叫囂辱罵的「辣台派」,才有可能脫穎而出,而最好的結局是兩岸持續冰封,最差的結局當然是戰場相見。

身為國民黨員,我當然可以譴責那些看似英勇,敢於挑釁辱罵中共的獨派人士,因為他們篤定中共不敢也無力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於是就好像美國飼養的瘋狗一樣,仗著主人的保護而動輒對中共齜牙狂吠。同理,我也可以譴責那些主張「即使死掉一半的台灣人也應該追求獨立」的瘋子,因為他們是在豪賭,而賭注卻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的生命財產。

但這種譴責有意義嗎?大約4成的選民雖然保持沉默,但他們的選票卻必定會投給那些瘋狗或瘋子,而國民黨不論怎麼做,都不可能搶到這些中間偏獨的選票,因此早在李登輝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際,就已經決定了國民黨這個「困守必亡,轉型無路」的結局。有解嗎?至少我想不出來!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