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到上海、2022年量產的「雄二E巡弋飛彈」預算,為何不再是國軍機密?

2021-09-24 12:10

? 人氣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所屬部隊視察接戰程序演練。(總統府)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所屬部隊視察接戰程序演練。(總統府)

美台近來在國防、外交、國安、經濟等領域展開戰略安全對話,雙方關係逐漸升溫。有專家表示,台灣從過去的「隱形隊友」提升至美國的「核心隊友」,雙方為了共同抗中已經恢復了當年「美中(指台灣)共同防禦條約」的一部分輪廓,使得台海關係的「維持現狀」也有新思維。在中國對台灣不斷的威脅下,海峽兩岸的「維持現狀」從過去的靜態,逐漸演變成動態,以期達成一種新的平衡和新的現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擬提升海空戰力

台灣行政院9月16日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劃採購特別條例」草案,將以新台幣2400億元的預算上限, 逐年籌獲自產各式精準飛彈及高效能艦艇等武器系統,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首度公開原本列為機密預算、計劃名稱為「雄升」的「雄二E」巡弋飛彈,計畫自2022年開始「量產」。

「雄二E」第一代射程大約600公里,攻擊範圍可達中國內地城市,例如上海。增程型射程據信能達到1200公里,火力可及南京、武漢、廣州等。雄風機密預算的首度公開,代表台灣政府對於遠程陸基飛彈的存在已不再秘而不宣,也代表台灣軍事戰力已具攻勢態勢。

在1979美國和中國建交後,與台灣原本的「美中共同防禦條約」在1980年1月1日終止,美國跟台灣的互動改以「台灣關係法」作為依據。當時,美國一直希望台灣維持「零方案」(Zero Option) ,即不從事武器競賽的原則。因此美國不贊成台灣發展彈道飛彈。當時美國的替代方案是在空優、制海、反登陸方面,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以阻止中共入侵。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如今美國「開綠燈」允許台灣量產陸基飛彈,顯示美國了解到,當時「零方案」的戰略基礎是因為中共並不強大,但經過半個世紀,中共軍力成長百倍到千倍,因此必須重新思考台灣的戰略佈局,讓台灣擁有「壓倒性第二擊能力」,才能維持台海平衡。

壓倒性第二擊能力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理事長楊憲宏

楊憲宏說:「什麼叫做壓倒性的第二擊能力?就是如雨般的飛彈,所以台灣必須有非常多的飛彈。台灣如果只是向美國購買飛彈的話,那個數量永遠不足,必須自力生產,大量量產。我們就覺得很欣慰,美國終於看清楚台灣的重要性,以及台灣自己量產武器的這個戰略因子。」

在台灣年度漢光演習前夕,蔡英文總統前往台中視導「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海軍艦隊指揮部海鋒大隊」等單位。蔡英文強調飛彈部隊在「不對稱作戰」上扮演重要角色,並要讓全世界看見台灣保衛國家的決心。

另一方面,台灣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與外交部長吳釗燮等人日前赴美參與特殊管道會談,跟美方展開軍事安全的戰略對話。台灣稱之為「蒙特瑞會談」(Monterey Talks)。

楊憲宏說,一邊是蔡英文在台灣視導飛指部(飛彈指揮部),向台灣人民表達不再當個等待救援者的角色,而是具備源頭打擊的能力;另一邊是台灣高層在美國向盟友展現台灣有自我防衛的決心。這兩者互為連結,是一個「打帶跑」的動作。

旅美獨立時評人唐靖遠
旅美獨立時評人唐靖遠

旅美時評人唐靖遠說,台灣量產陸基飛彈,在軍事層面上能提升中共武力犯台的成本,在政治層面上是台灣展現決心的實際行動,攸關美日印澳等國家是否願意冒著與中共全面開戰的風險來支持台灣的關鍵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從軍事安全方面的蒙特瑞會談、國防檢討會談(Defense Review Talks),到外交領域的「台北政治軍事對話」(Political and Military Dialogue),或是經濟領域的台美供應產業鏈對話,這些過去不公開的會議現在很多都是由美方主動披露,可以看出,台灣逐漸從過去美國的「隱形隊友」提升為「核心隊友」。

楊憲宏說,台灣海峽上連接東海,下連接南海,這片海域創造國際高達35%到40%的GDP,包括美、日、韓等國的船運或是飛機都會通過台灣海峽。如果台灣落入中共手中,就會切斷這些國家的重要生命線,失去台灣,他們也會失去自己。這種互相之間形成的共同感,使台灣變成核心隊友。

楊憲宏說:「所以這個時候,台灣就從過去是隱形的隊友,跟在隊伍最後面、藏在後面,現在既然你(中共)就是要惹台灣,飛機天天這樣飛,大家都看不下去,跟你講也沒用,所以就乾脆把台灣變成核心隊伍,才能夠被充分保護。」

從「對台軍售」變成「台灣製造」

此外,美國一改過去「零方案」原則,從「對台軍售」變成「台灣製造」。有專家認為,為防堵中共擴張,美台必須形成新一波的共同防禦架構,這也反映出「維持現狀」有了新思維。

唐靖遠對美國之音說:「這種全面的美台關係的提升,它在客觀上確實已經有了恢復當年美台共同防禦條約一部分輪廓的意義在裡面。第二點就是美台關係的這種提升,它並不意味著美國是公開放棄了一個中國原則,它其實只是在一個巨大的模糊化的政策空間之中,它逐漸去向清晰化一端漸次移動的這麼一個過程,這個其實也是一種切香腸的戰術,就是說現在美國被迫地把這種(台灣)重要性,逐漸的從過去的隱形狀態逐漸地推向了現在的公開的狀態。」

唐靖遠表示,美國的全球戰略也在發生改變。他說,過去美國把台灣問題視為是一個歷史遺留的問題,但現在更多是把台灣視為是未來戰略競爭的一個兵家必爭之地,這也讓「維持現狀」的內涵有所改變。

他說,過去「維持現狀」的核心內涵是中共不統、台灣不獨,是一種相對靜態的,沒有尖銳對抗的一種現狀,美、中、台都沒有一方明顯出現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但現在中共改變了,變成一定要統,而且是越來越傾向於武統,所以美台必須做出相對應的因應,以阻止中共侵犯。

唐靖遠說:「我們看到現在所說的這種維持現狀,它其實已經變了,它就變成是一種相對動態的。也就是說,中共在事實上已經單方面地打破了平衡,它改變了舊有的現狀,所以它導緻美台之間不得不相應的去升級這種遏制的力度,以期能夠達成一種新的平衡、新的現狀。這種新的現狀,它其實存在一個尖銳對抗背景的,它的不穩定性是遠遠地超過過去舊有的內容。」

成本與風險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肯定台灣增加「雄二E」陸基飛彈或是購置岸置魚叉飛彈,認為這是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自立自強的必要表現,也認為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確實提升許多,美國、歐盟也對崛起中的中國所採取的防範性策略變得更強硬。不過,他也提醒,美台關係升級的背後,必須付出相對應的成本與風險,並且要加快補足國軍人力配置的不足,但這些問題卻很少在台灣社會被討論。

他說:「錢是花了,政治資本沒有花,政治資本是指讓全民意識到需要有成本,需要有風險,我覺得這個部分是最關鍵的一個部分,就是台灣大部分民眾還是覺得我們能見度變高了,我們得到的支持變多了,然後就很高興,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可是真的最重要的是那個然後。」

楊憲宏認為,這是一種交換與妥協(give and take),當台灣軍力達到一個水平,也會拉高嚇阻能力。如果不拉高,就會變成一隻待捕的小貓,隨時可能被獵殺,變成要依靠中共的善意來維繫和平,但這是完全不現實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