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走走》俗女養成,三十而已:假如陳嘉玲遇到王漫妮

2021-09-22 13:00

? 人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返鄉失敗複又逃回上海的王漫妮,最後選擇在三十歲出國讀書。我猜,假如她真有機會遇到四十歲的陳嘉玲,她們大概就會像《俗女》第二季裡幾個女人一起坐在海邊那場戲一樣,相對感慨:女人啊,無論三十還是四十,無論你在上海還是台南,甚至你去了國外,要面對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也不要誤以為出國就能解決問題,建議看看隔壁的Netflix劇《四十才開始》(On the Verge),裡面各種膚色的優秀女性們的困境,其實和陳嘉玲和王漫妮並無二致。

大齡女性的共通難題:拿回人生主導權

回到台南就解決了陳嘉玲的所有問題嗎?並沒有。

《俗女》第二季裡她懷孕但想墮胎和男友爆發大吵那場戲裡,男友對她嚷:「你如果想當千金大小姐就留在台北,還回來幹嘛?」他覺得她只關心工作和賺錢,嫌棄他養不起小孩;但她覺得是以自己的狀況和個性,沒辦法負擔新生命。兩人價值觀差異背後的真正矛盾不是「都市vs.鄉下」,而是陳嘉玲想要自己決定所有事。

無論是《俗女》還是《三十而已》還是《四十才開始》,當代所有女性劇裡的所有女性要面對的問題都是:男人、工作、孩子,而最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自己:我要怎麼主宰我自己的人生?不認命繼續前行的王漫妮,和堅持要挑選自己喜歡的沙發顏色的陳嘉玲,她們都想要拿回人生的主導權。

為什麼我們看陳嘉玲的「返鄉」和王漫妮的出國深造會有共鳴?因為我們潛意識裡,也都希望換座城市甚至換個國家生活就能解決生活裡的所有問題,但其實女性要面對的難題是普世的——你在台南和在洛杉磯,同樣要面對年齡焦慮和對人生的迷惘。

《四十才開始》裡有一場戲,是女主角想用手機查詢「40歲女人轉換跑道的選擇」,結果Siri給她的選項只有:牙醫助理、醫療行政助理、保險業務員這些「低階職位」,世界對女人一向殘酷。另外我印象很深的場景是劇裡有一位女繼承人,她母親很有錢,她的服裝設計也做得很成功,但她對閨蜜說:「我對自己想要的未來非常迷惘。」同樣身為「40+」中年女性的閨蜜則回答她:「有時候我覺得我們只是在哀悼自己無法成為想要的模樣。」

大概這就是如今「大齡女性劇」能如此大行其道的原因:因為女性普遍的獨立意識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並不因年齡增長而趨緩,所以針對她們心態所研發出的消費產品,也精準抓住了她們內心的缺失——女人心底永遠有些缺失——生了孩子的會糾結也許沒生會更自由,沒生的又會懷疑不生孩子到底對不對;選了某一種職業規劃的,到了三十或者四十關卡也許會想推倒一切重來;而身邊男人又無論如何都不會盡善盡美,大大小小的問題足夠編劇們發揮。

可喜的是,影劇產品映射出了作為主力消費群體的「40+」女性的困境如今越來越受到關注。二十年前,即使在美劇裡,女性面對的問題也僅限於《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裡“single and fabulous”的姑娘們總遇到渣男;或是《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裡中產人妻們的奇葩婚姻。但如今,我們能看到更多元形態的中年女性困境:貧困又難以找到正職的單親媽媽、轉換職業要面對的各種阻礙、也當然還有陳嘉玲超過四十歲但並不願輕易生下孩子的猶豫。

無論三十、四十還是五十歲,終其一生,女性都要披荊斬棘不斷與生活作戰,重新定位自我、確立目標與方向。既然如此,假如陳嘉玲和王漫妮一起並肩坐在海邊,我想,她們只會衷心祝福對方:只要你遵從你當下的內心,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人生自然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完)

本文原刊自《世界走走》:俗女養成,三十而已:假如陳嘉玲遇到王漫妮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世界走走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