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鵬觀點:潛艦國造能否達成未來作戰需求和效益?

2021-09-22 07:00

? 人氣

海軍已於2021年3月初提交報告,說明目前潛艦國造有技術上困難。(取自軍聞社)

海軍已於2021年3月初提交報告,說明目前潛艦國造有技術上困難。(取自軍聞社)

台灣潛艦國造於2020年底開始動工了,若2025年首艘自製新型潛艦順利完成建造,及至2035年下一代8艘潛艦亦能建造完成;不過,2020年12月10日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審查2021年度「潛艦國造」案預算,由國民黨4位立委因認為仍又若干疑慮,提案凍結2000萬元至50億元不等,而當時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也提案凍結10億元,因此引發熱烈的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的防衛和中國攻台奪島戰略

依據國防部歷年公開的報告書,達成防衛固守之目的,以創新「不對稱作戰」思維,發揮聯合戰力,使敵陷入多重困境,嚇阻其不致輕啟戰端。倘敵仍執意進犯,則依「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殲敵於灘岸」之用兵理念,對敵實施重層攔截及聯合火力打擊,逐次削弱敵作戰能力,瓦解其攻勢,以阻敵登島進犯。

1949年至2017年台灣的「軍事戰略演進」。(取自國防部《2017年國防報告書》)
1949年至2017年台灣的「軍事戰略演進」。(取自國防部《2017年國防報告書》)

未來中國以武力解決台灣可能的途徑,對台灣的因應作為概可區分為「准軍事衝突階段」、 「序戰決勝階段」、「快速登島階段」與「持久作戰」4個階段。

在準軍事衝突階段,中國大陸將運用軍事威懾逼迫台灣進行政治談判,並避免國際進行干預;台灣在此情況則進入高度備戰狀況,並可能被迫接受談判,同時拖延時間尋求外援。一旦談判破裂或不耐,開始此武力方式解決,可能同時以導彈攻擊、空中襲擊與潛艦、水面艦封鎖方式形成關鍵打擊,以達成快速奪取制空與制海。台灣在此階段可以採取先制反擊,承受首擊與反制封鎖方式發動首戰,並期望能達到「序戰首勝」的目標以激勵軍民士氣,引起國際關注。

不過隨著中國導彈與海、空兵力的多波投入逐步掌握制空及制海,開始以空降奇襲與兩棲登陸方式快速掌握可用之機場及港口,大量運送地面部隊進入台灣;台灣在此階段將集中所有保存之戰力阻止敵之空降與登陸。一旦中國解放軍完成空降與登陸並可掌握持續之增援,將快速奪取首都台北,並逐步擴大控制進行清掃。

台灣面對此一階段將進入艱困的城鄉作戰,甚至後續的遊擊與叢林之持久作戰。台灣未來防衛核心能力之建立思維,即是設法打破各階段執行進程之關係結點,甚至只要打亂此進程,就能獲得較長的緩衝時間,給予外援介入或後續持久作戰之動員整備。

台灣「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示意圖。(取自國防部《2017年國防報告書》)
台灣「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示意圖。(取自國防部《2017年國防報告書》)

中國解放軍海軍主要犯台方案之一,主要即進行「海上封鎖」,一支有嚇阻能力的潛艦部隊在於其能隱密主動奇襲,可以在敵人攻擊前先發制人發動攻擊,亦可先期部署監偵敵人行動當敵人發動攻擊後適時予以反擊。這將促使敵人計算攻台成本效益後,不願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而放棄進犯。台灣獲得先進柴電潛艦,整建有效武力後,一可平衡中國大陸為數眾多的潛艦威脅,二來可以作為反制中國可能的封鎖和入侵。

台灣建立潛艦必要性與潛艦國造作戰效益

假設未來台海制海爭奪權之戰,中國將採取距止外力介入,企圖快速掌握制海權,營造大規模登陸之契機,達成「速戰速決」的戰略目標,而台灣近年也逐漸有「首戰即決戰」之體認,因此推估假設在重層攔截部署下,每一艘潛艦均能成功與敵遭遇且進行攻擊之機會只有一次;不過若攻擊對象為海上運輸的商、油船與陸地近岸目標則不在此限。

中國以武力奪取台灣可能的作戰階段與層次及台灣之因應作為。(王志鵬依據台灣國防部《2009年國防報告書》,頁64至66;《2011年國防報告書》,頁67至68頁與《新台灣國策智庫》2011年8月出版之〈國防政策〉,頁42至46,綜整中國攻台特性繪製)
中國以武力奪取台灣可能的作戰階段與層次及台灣之因應作為。(王志鵬依據台灣國防部《2009年國防報告書》,頁64至66;《2011年國防報告書》,頁67至68頁與《新台灣國策智庫》2011年8月出版之〈國防政策〉,頁42至46,綜整中國攻台特性繪製)

另外以台灣現行劍龍級潛艦具有6具魚雷管,而未來假設能獲得德國設計之8具魚雷管潛艦,潛艦一次同時可發射武器(重型魚雷與潛射魚叉飛彈)的數量假設分別4枚與6枚,因為執行攻擊之潛艦,必須考慮即時危急之自衛能力,因此假設通常保持1至2枚於魚雷管內。

基於潛艦所擁有的特性,潛艦在戰略、戰術作為上運用可以非常彈性,搭配性能良好的指管監偵系統與適當的武器,可以被動防禦,同樣也可以主動反擊。只不過柴電潛艦基於動力能源與空間的先天限制,不若核子動力潛艦,故在建造設計之時就必須針對艦型、戰鬥系統與武器搭配整體考慮,而考慮之首要,即應明確瞭解潛艦部隊未來所要執行的任務型態、戰略目標與戰術作為,據此規畫設計出所需最佳艦型。

台灣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潛艦,是僅止於台灣周邊制海上防衛需求,或是將可能發生的衝突、戰爭推導帶向中國大陸沿海。完全不同二種運用理念都牽涉潛艦的設計與建造。依據近年台灣政府將國家安全戰略思維由「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反制」,因此,未來台灣的潛艦,很可能是必須能夠在極短的時間隱密航行至中國大陸沿海重要港口、海域,進行情報搜集或在適當時機接受指令,實施主動反制攻擊。

兩艘劍龍級潛艦,15年後仍將是海軍潛艦艦隊戰力。(新新聞資料照)
兩艘劍龍級潛艦,台灣現行劍龍級潛艦具有6具魚雷管。(新新聞資料照)

但是無論是「軍購潛艦」或是「自製潛艦」,不是造了潛艦、買了潛艦或是組裝了潛艦,潛艦就具備威脅或嚇阻敵人的能力,其箇中道理就在於必須符合未來「作戰和環境」的需求;大多數的人會說「先求有再求好」,這卻要花上10至15年的時間,這真的是嚴重的迷思,因為無論在「時間、財力、作戰」的需求上,都在倍感壓力之下硬幹,如果不能符合真正的需求,實在必須好好商議。

不過既然決心先投入500億元的高額經費(5年內很可能還要追加)建造首艘潛艦,那就先組裝或建造看看吧。否則這主要的關鍵還是在於「政策錯誤」,造成後續無「絕對性扭轉戰局」的作戰效益。

政治揠苗助長,恐怕危機四伏

依據原國防部2016年潛艦國造計畫,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下水,完成首艘潛艦的建造與測試工作,2025年交付海軍;雖然現行執政的民進黨蔡政府對潛艦原型艦建造時程的重新思考,考慮如何全面盤點建造的所有環節,希望能提前在2023年6月下水丶進行密集測試,在2024年即可交付海軍,同時提出潛艦後續量產計畫與特別預算,只能說「難、如期都難、想提前更難」。

不過,海軍已於2021年3月初提交報告,說明目前潛艦國造有技術上困難,尤其在潛艦領導班子人事大幅調整之後,不確定因素增加,說明確定潛艦無法提前下水。其實要2025年達成都難,更何況是要提前到2024年那更難(當然,因此後續海軍司令部已經公開說明無法提前達成),如果是只為了政治考量而「揠苗助長」,只恐怕首艘潛艦的命運更要「困難重重」與「危機四伏」了。

但是如今政府與海軍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造,已經投注如此龐大的「財力、人力、物力與時間」,只能期望能夠真正認認真真的去做;祈求「天佑中華民國、天佑台灣海軍」,能平安順利地在2025年過關建造出首艘潛艦,這確實只能「先求有、再求好」;此外更重要的是,絕不希望的是再次出現一如「慶富弊案」情況的「直布羅陀弊案」發生。

*作者為備役海軍上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