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戰》五角大廈前高官提「拒絕戰略」,呼籲華府放棄戰略模糊、軍事保衛台灣

2021-09-19 16:00

? 人氣

斯萊特告訴美國之音,從阿富汗撤軍是民主黨和共和黨政府一直在計劃的事情,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繼續駐軍缺乏公眾支持。他認為拜登政府應認真考慮轉向亞洲,使亞太地區成為美國投射力量的真正優先事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科爾比新書「拒絕戰略」的意思是拒絕讓北京成為亞洲霸主的戰略。具體做法是在亞洲建立抵制北京的「反霸權聯盟」,讓亞洲國家不要屈服於北京經濟軍事壓力。這種戰略是基於科爾比認為的北京最可能採取的亞洲戰略-即全力瓦解亞洲國家結盟,先用軍事力量讓不太強大的國家順從,比如菲律賓、越南,再通過威懾力慢慢讓剩餘的國家向北京靠攏;如果達成,北京將證明美國在亞洲的聯盟是脆弱的。

科爾比認為這不僅僅關係到亞洲,而且「關係到每個美國人以我們自己的方式來決定自己未來,否則將陷入中國的軍事和經濟脅迫陰影。」

哈德遜研究所量子聯盟計劃的高級研究員和主任赫爾曼(Arthur Herman)認為科爾比的書寫得很好,從大國競爭的視角描繪了美國需要的戰略部署,通過盟友一起向中國的霸權野心投射威懾的政策,是當下所需要的。

科爾比:放棄戰略模糊,軍事保衛台灣

台灣在科爾比書中是重點討論案例,它既是美國西太平洋防線的戰略要塞,也是美國「拒絕戰略」的試金石。

科爾比在書中解答了很多美國人的疑惑,即為什麼美國必須優先軍事部署,保住太平洋對岸的台灣。科爾比認為,美國軍事力量主要來自海洋和太空航空技術,所以不能打陸戰,以免重蹈越戰、韓戰的覆轍。

台灣是美國在西太平洋防線的重要一環,防線上聚集了很多財富-日本,韓國,台灣,澳洲,菲律賓,印尼等等。「如果中國拿下台灣,他們的軍隊可以投射到中太平洋, 對日本菲律賓的軍事力量進行破壞。」

科爾比用象棋思維解釋,如果中國輸掉對台灣的軍事行動,它將被迫面對「升級的負擔(burden of escalation)」;而如果中國拿下台灣,將讓中國大膽扣動扳機,台灣不會是中國擴張的終點。

科爾比認為「拒絕戰略」的重中之重正是保衛台灣,因為這是北京的目標,台灣是美國的盟友,同時涉及到美國的威懾力是否能保持。科爾比說,由於資源稀缺,美國不應該同時在別的戰線投放多餘資源,應確保我們能夠保護台灣。他認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是正確的,這讓日本盟友相信美國將在亞洲集中更多軍事力量。

哈德遜研究所的赫爾曼不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科爾比在想像一種有序的優雅的撤離,而實際上的撤離是阿富汗秩序的徹底崩潰,美國被迫放棄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設備,這些都將讓東亞盟友懷疑美國的可靠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