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拖延習性:不要把「未來的自己」當陌生人

2015-01-04 17:40

? 人氣

拖延心理的部分成因,來自現在與未來的自己連結感不足(取自YouTube)

拖延心理的部分成因,來自現在與未來的自己連結感不足(取自YouTube)

2015年第一個工作日即將來臨,新一年的目標列表中,是否有「不再拖延」這一項呢?又有多少人目前還在拖延展開這項行動的日期呢?心理研究發現,拖延心理的其中一個成因在於,我們傾向把未來的自己看做是「另一個人」,也因此無法為這個「他者」做出當下最好的決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未來的自己 有如陌生人

 

研究長期決策行為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助理教授賀什菲德(Hal Hershfield)表示,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在心理與情緒的層面上,我們把未來的自己看做是另一個人。我們認為10年或20年後的自己是另一個陌生人。因此我們可能會為了當下獲得的較小愉悅而決定繼續抽菸,而無法為了未來自己的健康戒除菸癮。

 

 

賀什菲德與同事們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人們想像現在與未來的自己時的腦部活動。結果發現,在思考現在的自己時,參與者的腦部活動比想像未來的自己更加活躍。事實上,參與者想像數十年後的自己的腦部神經活動,與想像好萊塢明星娜塔莉波曼時很相似。

 

自我認知斷層 是拖延的部分成因

 

這種現在與未來自我間的認知斷層,對決策行為有相當的影響。例如,我們可能會選擇拖延,把麻煩事交給未來的自己去處理。

 

但這也揭示了一條治療拖延的可能途徑:強化現在與未來自我的連結性。例如,加拿大威爾弗里德·勞雷爾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心理學家威爾森(Anne Wilson)讓學生使用跨幅更長的時間表紀錄即將到來的事件,最後這些學生傾向更早完成期末作業,避免期末的自己落入蠟燭多頭燒的窘境。

 

賀什菲德則透過數位技術,模擬研究參與者未來的模樣。他讓兩組研究參與者在房間中分別看見鏡中自己或未來模擬樣貌,並在離開房間後詢問他們將如何規劃1000美元的使用。看見自己未來模擬樣貌的研究參與者,願意撥入退休金帳戶的金額是另一組人的2倍。

 

現在(左)與未來(右)的賀什菲德教授(取自網路)

加強時間連結感 增加行動動機

 

此外,還有其他改變時間認知的小把戲,可協助我們跨出行動的第一步。例如,將計畫完成時限定在一個月的最後一天,而非下個月的第一天;因為人們傾向認為同個月的事件比較緊急。

 

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博士候選人涂燕萍(Yanping Tu, 音譯)於2010年聯合進行的一份研究中,研究員要求2組參與者在半年內設立一個銀行帳戶,並存入一筆要求的金額,達成後可獲得一筆獎金。不同的是,第1組人的任務完成時間是6月到12月,第2組則是7月到明年1月。結果發現,第1組人立即展開行動的機率較高。

 

涂燕萍也提到,顏色也有助於建立關聯性的感知。例如,在行事曆上將預計完成報告的7個日子都塗上相同的顏色,可提高人們在期限內完成的機率。

 

停止自欺是停止拖延的關鍵

 

研究拖延心理長達19年的彼契爾(Tim Pychyl)教授表示,當他自己還是大學生時,他也有這樣的毛病。但當他了解拖延心理以後,就不會再有這樣的行為了。他解釋,拖延與自欺有關:你欺騙自己你不知道拖延的下場是什麼,但其實你知道。當你不再自欺、勇於面對自己後,你就可以做出明確的決策:完成它,或是放棄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