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中國物業管理公司─習總裁

2018-02-04 07:20

? 人氣

習近平又一改往例,讓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接任中央黨校校長。(新華社)
習近平又一改往例,讓中央組織部部長陳希接任中央黨校校長。(新華社)

把中國推向輝煌,需要的是有龐大權力的領導者,但中國需要這種以領導為基礎的輝煌嗎?以制度為基礎的輝煌,或許不如以領導為基礎的輝煌來得耀眼與效率,但制度才是長治久安的保險。現在習近平想追求輝煌,也應該思考輝煌背後的代價與風險,並以限制自己的權力與欲望來為中國建立制度。鄧小平是強人,但他駕著危船,且初步建立制度讓船得以穩定航行;現在習近平駕著大船,如果沒有制度,可能駛向何方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矛盾二:統一思想後的系統風險

習近平比江、胡都更重視思想上的統一,的確,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大家有共同的目標與戰略之後,力量才不至於分散。習近平強調四個意識,並以此作為人才甄補的標準之一,而且從十九大的人事佈局來看,可以說將來一切都是以習近平馬首是瞻。然而,統一思想之後,系統風險也相對提高,因為不論在個人或制度的層次上,不同的聲音都會被當成雜音而受壓制。

習近平的十九大報告幾乎集結了人類美好社會的所有用詞,然而,世界上沒有完美這件事,所謂魚與熊掌難以得兼。即使是民主國家,也是問題重重。任何社會都面臨資源有限、輕重緩急有別的限制,任何選擇也都有其犧牲。然而習近平思想對這些價值兩難,除了「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外,並沒有任何系統性的論述,因此最終都歸到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又歸到核心身上。在此情形下,很難期待其他層級的領導會有主動積極的作為、發出不同的聲音或提出創新的做法,於是寧左勿右就會出現,這就是系統性風險。

在這種思維之下,中共面對任何維權的抵抗,或香港對自治的要求,自然會走向高壓之路,而不會思考其他可能的選項。我們也可以由此推測,中共維穩的經費只會越來越多,但能力總有極限。我們擔心的是,中共把這條路走成了不歸路,最終結果如何,恐怕中共自己也不樂見。

矛盾三:法治與黨治的矛盾

習近平強調全面依法治國,一方面是想要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另一方面想利用法律,更嚴密地控制社會。然而要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主要是靠制衡,包括獨立的司法、反對黨的制衡以及媒體的監督,但這些在大陸都付之闕如。

當初,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釋放社會力量,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但中共一黨專政,擴大並深化貪腐及不平衡的發展。因為創造大量財富,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同時因為貪腐的擴大,激化了社會的矛盾。這是中共政權內在的弔詭(paradox)。這種內在的弔詭,中國模式無法提供制度解方,除非一黨體制改變。事實上,這種制度根本不會誕生,因此只有仰賴像習近平這樣的強勢領導,來調和此一內在弔詭。現在大陸反腐,靠的是習近平堅決的意志,一旦意志鬆動,貪腐恐變本加厲。這就是法治與黨治的矛盾。

在民主社會,法律既限制但也保障人民的權利,而且更重視人民權利的保障。但在中共思維下,法治是共產黨藉以控制社會的工具而已。在一個沒有司法獨立的體系內,談法治其實就是談控制而已。

習近平希望總結理論,底定中國模式,但這個模式的核心並非確定的核心領導,除非哲君或聖王的產生得以制度化,代代都是習近平。然而,這似乎又是天方夜譚。不論是中國特色、中國模式或中國方案,其成功與否不是看現在,而是看未來,這一切都有待實踐檢驗。劇本畢竟是劇本,實際上怎麼演,我們也只能走著瞧。

*作者為前海基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多維月刊》二月號,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