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大學校長接受教師的評鑑此其時

2021-09-07 06:50

? 人氣

中華民國教育部。(象心力@wikipedia/CC BY 2.0)
中原大學違法資遣教師,經立法委員出面協調,教育部才願意依法開罰中原大學。(取自象心力@wikipedia/CC BY 2.0)

對此,筆者不禁想:是不是還有多不知名的老師,在這整個不合理的教育體制裡,被犧牲而未得伸張?再深一層去思索:到底是誰賦予各大學的行政單位這麼大的權力,來玩弄大學自治?教育部這台老朽的政府機器,到底還能不能維持台灣高等教育的正常運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因?當然就是因為它們都是「有權而無責」的封閉官僚體系啊。

早在2018年,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曾發起過1次校長評鑑,針對東吳、中正和南華三所大學校長進行施政滿意度調查。經由統計結果相互參照與比較後,發現這3所大學的校長都有同樣的3項特性,那就是「迷信數字績效」、「資源分配不公」、「權力獨大」。

校長手中完全沒有任何客觀指標或調查

大學內部權力日益集中在行政管理高層手上,校務會議讓位給行政會議、甚至流於形式。政策規章制定、人事聘任與更動、資源的配置,大學校長的權力大幅度擴張,越來越多校長將自己定位為營利企業的執行長。然而,手中權力不斷擴張的大學校長,卻完全沒有任何客觀指標或調查,讓直接處於校長管理權所影響下的校內教職員生集體發聲、表達意見。

或許有人會說問:在當前這個一切以求生存為目的而不擇手段的教育環境裡,我們願意犧牲一些自由和權益,只要這個領導者能帶領我們可以活下去。

對此,二次大戰德國納粹與希特勒,挾全體德國民眾的期待而崛起,殷鑑不遠就不多說了。筆者就另用民初學者魯迅在《南腔北調集》裡的一段話回應上述的問題:「一個活人,當然是總想活下去的,就是真正老牌的奴隸,也還在打熬著要活下去。然而自己明知道是奴隸,打熬著,並且不平著,掙扎著,一面『意圖』掙脫以至實行掙脫的,即使暫時失敗,還是套上了鐐銬罷,他卻不過是單單的奴隸。如果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撫摩,陶醉,那可簡直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別人永遠安住於這生活。」

魯迅(圖/維基百科)
魯迅在《南腔北調集》裡對比「單單的奴隸」與「萬劫不復的奴才」之差異。(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魯迅的重點在對比「單單的奴隸」與「萬劫不復的奴才」之差異。奴隸雖「套上了鐐銬」,但他還是知道自由的可貴而想「實行掙脫」;但是奴才卻是甘心為奴,他「讚歎、撫摩、陶醉」在奴才的生活裡,且想「使自己和別人永遠安住於這生活」,意味著他還會幫著主人控制奴隸,尤其是那些想要「掙脫」的奴隸。

或再有讀者會以本文一開提到的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為例,認為:並不是每一所大學校長都是像中原大學那樣,只要有一位好的校長,我們一樣可以實踐我們的大學理想,何苦非得要用教師與行政的對立與制衡的方式呢?

這就回到本文的主張:如果目前各大學的主政者可以無視法規制度的價值,甚至玩弄法規於股掌,那麼,難道我們連由下而上的評鑑制衡力量都沒有了嗎?與其等待明君聖主的救贖或是期待主人的仁慈(畢竟並不是每位大學校長都能像華梵林從一那般深具人文素養),其實我們還是可以為台灣高教的未來做出一點貢獻和改變的。

對此,筆者強烈呼籲所有教改團體、工會組織、及關心台灣高教的朋友們: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對目前各大學的校長及其行政團隊進行評鑑了?甚至更進一步,我們是否也該對教育部長及其政策進行評鑑了?

學生、教師和行政人員的交流有欠缺

行文至此,筆者不禁想提醒所有大學教育的從事人員一個非常基本、但我們卻早已遺忘的觀點,那就是《大學法》第一條:「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為宗旨。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

這裡所說的「大學自治」,乃是為了保障學術自由,而且不能違反法律的前提下,所實施的治校理念。它的主體來自構成大學的所有人員,包括學生、教師和行政人員3者,他們本就應該相互交流、溝通,以達成大學教育設立的原始初衷。現在,在這3者之間的交流環節裡,明顯欠缺了學生和教師對行政人員(尤其主掌行政權力的校長)的評鑑這一環,筆者深切地期許台灣高等教育能儘早補足這一環的缺憾!

*作者為南華大學通識中心專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