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數位轉型就像你家門口的野蠻人」 黃志芳:別害怕!先幫他開門

2021-09-02 18:42

? 人氣

說起貿協的使命,黃志芳溫文的口氣一下子剛硬起來,彷彿正面臨什麼轉捩點般凝重,「貿協的使命是帶著台灣企業走向全世界,去拓展外銷市場。在1970年貿協剛成立的時候,因為交通不便,資訊也不發達,貿協必須經常性地帶著業者出國,這對他們來講非常重要,但現在進入數位時代了,貿協也必須思考,怎麼隨著時代轉變,提供屬於數位時代的服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在4年前,我剛來貿協的時候,我就提出過一個口號,『如果再不數位化,我們的競爭者將無所不在。』你想想看,我們在做的企業媒合服務,亞馬遜(Amazon)不也在做嗎,人家還做那麼大,數據資料庫、客戶那麼多,仔細一看,真的到處都是競爭者。」他強調,一旦貿協數位轉型成功,狀況將完全翻轉,「貿協只有自己先數位轉型,才能幫中小企業在數位行銷的時代保有一席之地,到時候我們的服務跟客戶也將無所不在。」

黃志芳接受《風傳媒》專訪,談數位轉型重點。(製表/徐珍翔)
黃志芳接受《風傳媒》專訪,談數位轉型重點。(製表/徐珍翔)

談到數位轉型,不少人會直覺想到一個又一個的工具,黃志芳卻不這麼認為,直言文化轉型才是第一步,「一家科技公司的文化,一定是講求敏捷、彈性,要有效率,如果還用傳統的組織形態、思維模式去做數位轉型,一定會遇到很多限制。比方說,當一個組長叫我董事長的時候,他的心裡會記得,我們中間還隔著副處長、處長、副秘書長、秘書長、副董事長,那麼多階級,這時候任何溝通都一定會出現隔閡。」

「過去,貿協因為半官方的色彩,裡面的長官文化非常濃厚,我剛來的時候,坦白講還真不適應。比方說,我和同事在同一個樓層等電梯,電梯一到,只要我走進去,是沒有人敢進來的,但現在不一樣了,我要他們別叫我董事長,叫我James,因為這時候,同事會感覺我們是平等的。我認為,只有營造多元開放,且包容的溝通環境,這樣的企業才會有效率。」他一臉苦笑地說。

也就是在多元開放的環境下,貿協的創新業務中心漸漸激發出更多年輕人的創意,更自許成為產業界的網紅,要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更多民眾認識不同產業,初步鎖定智慧機械、電動車、智慧醫療等領域。

訪談到一半,只見黃志芳拿起手邊的筆記型電腦,點開YouTube上的《經貿!了解一下》頻道,一副經驗老到地說:「你看我們前面的開場,不會一開始就硬邦邦地說什麼數位轉型,而是去聊『居家辦公』這種最近大家都有感的話題,比較輕鬆。‧‧‧‧‧‧我們的節目之前在Apple Podcasts上,還拿過非營利項目的第一名。」

對於創新業務中心,他還有著更深的期望,「我希望他們能夠幫貿協找出新的商業模式,剛剛說到的效率,在這邊就可以看出重要性,想到什麼,就趕快去做,去修正,可行,就快速擴大,如果不可行,那也要趕快丟掉,再去嘗試新的商業模式。」

20210823-專訪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柯承惠攝)
拿起筆電,黃志芳興沖沖地展示貿協作為網紅的成果。(圖/柯承惠攝)

被問起有沒有過來人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其他也想數位轉型的企業,黃志芳不假思索地說,要先設法跨出第一步,「未來,不管你是哪一行,哪一個產業,都必須要運用科技,要學會數位工具,這樣才有辦法維持競爭力。」

他進一步分析:「台灣的中小企業會害怕數位轉型,是因為覺得很難、很花錢,但其實不會,現在已經有很多現成又方便的工具,重點在能不能跨出第一步。只要跨出第一步,企業會慢慢看到改變,到時候會有一種數位轉型的邏輯出現,推著企業一直前進,有點像是人的神經元,是會自然延伸下去的。」

黃志芳更打趣說,自己彷彿聽過數位世界裡的上帝聲音,「就像貿協成立創新業務中心的時候,我腦中好像就出現一種聲音,來自一個數位轉型邏輯的上帝,祂問我:『有沒有覺得還缺少什麼?』我一想,就是少了自己的核心數位能力。所以就決定,要在三年內把資料分析、人工智慧、演算法、網路行銷這些技術都發展起來,到時候我們就是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了。」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

徐珍翔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