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台灣真的與阿富汗不同

2021-09-03 06:10

? 人氣

自美國撤軍後,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使阿富汗公民急於撤離。(資料照,美聯社)

自美國撤軍後,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使阿富汗公民急於撤離。(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撤離後,阿富汗前政府會垮台本來就是意料中事,所以這個結果並不出人意外,1973年美國簽訂巴黎和平協議(Paris Peace Accords)之後,美國扶持的前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在美軍撤離後無論如何也撐了將近兩年才為北越所滅,但這次美軍光榮完成使命離開阿富汗,讓美國驚訝的是後腳剛離開阿富汗,不到一周內政權就已土崩瓦解,速度之快可能遠超出原先預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幾天有排山倒海的與論壓力攻擊拜登(Joe Biden)政府撤離的決策有誤,他發表了所有責任到自己這個美國總統為止,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發言論讓筆者佩服,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膽識,讓人聯想到之前部長一肩挑起防疫破口指責的豪氣。

讓美國也意外的全面崩潰

只是可憐那些為了美國總統的坦白而買單的阿富汗民眾,只是筆者懷疑拜登到底能負責什麼責任?20年來,對於這個國家許多國土都已經被炸成月球表面,以掃蕩各地的反政府勢力,這樣的巨大損失與對人民造成的永久傷痛又有誰能彌補?現今民眾逃離阿富汗的慘狀讓看過的人都心驚肉跳。

說來也是種巧合,當年美軍自1954年南北越分治後開始逐步介入越南戰爭,到1975年從南越(越南共和國)的首都西貢(今日胡志明市)內的美國大使館屋頂由直升機狼狽撤離為止,正好經過約20年。過程中投入各種人力物力,尖峰的時候甚至超過50萬美軍投入越戰,不但出錢還出人中可以看出當時對於前南越政權真的做到鼎力相助,只差沒有掏心掏肺了。

1975年4月30日,越共第一輛戰車駛進南越(越南共和國)首都西貢的總統官邸大門
1975年4月30日,越共第一輛戰車駛進南越首都西貢的總統官邸大門。美國在南越盡心盡力,南越最後仍然失陷。(取自網路)

2001年後在阿富汗發動的反恐戰爭至今日也恰巧是20年,同樣的美軍不但直接參戰,而且投了將近1兆美元,因為是剛撤退所以詳細費用還沒能算仔細,對於阿富汗前政府的盡心竭力絕對讓人無庸置疑,令人懷疑都已經如此掏心掏肺幫助盟友了,為什麼這兩個美國直接介入的例子,結果同樣都如此慘不忍睹?

馬歇爾計畫

要總結出美國幫助友邦的努力與投入,給出都是失敗的評語並不盡公平,筆者就能舉出施行非常有效果的例子: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畫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就是個相當成功的經驗。

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歐洲幾乎打成了廢墟,戰敗的德國被炸成一片焦土,慘勝的英法同樣也百廢待舉,他們沒有勝利的喜悅只有戰爭造成的蕭條與絕望,唯一贏家只有美國,本土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能夠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於1947年提出協助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畫,主要受惠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下的西歐諸國,透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美國提供了全方位包含資金、設備與技術各種實質援助,整個計畫歷時4年,共耗資約130億美元。

最出色的成果在於計畫結束前,西歐各國差不多都已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水準,不但為1960年代後西歐突飛猛進奠定下有若磐石的堅實基礎,更使人民整體生活獲得明顯改善。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夏爾·戴高樂在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後,1969年,戴高樂又以本身的引退,維護第五共和。(取自網路)
二戰後戴高樂帶領的法國,受惠美國歐洲復興計畫甚大。(取自網路)

最重要的是整個計畫主要涵蓋北約組織各國,這樣的表現與冷戰下蘇聯集團的華沙公約組織(WTO)各東歐國家形成強烈對比。以美國為首實行資本主義的西方陣營,與唯蘇聯(USSR)馬首是瞻實行共產主義的東歐陣營差異顯而易見。

最明顯的例子,1961年建立柏林圍牆後只有聽說東德人民利用各種方法投奔自由到西方,但是類似的相反例子在西德卻少之又少。這樣的東西陣營差距在1960年代起越來越大,進而導致1980年代末的東歐民主活動和蘇聯最終的崩解。

美國援助中華民國的計畫

另一個成功例子就是美國對於台灣從1950年代開始長達15年的援助計畫,又被許多國人稱為美援,很多長輩兒時的共同回憶是可能都穿過由裝美援麵粉的布袋,改製而成的內褲,外面還印著中美合作的圖案,這筆總金額將近15億美元的援助,幫助當時處於風雨飄搖的台灣解決許多燃眉之急。

筆者認為贈與(送的)及貸款(分期償還)是最大的特色,不是白白接受而是要負起還錢的責任,在相關的計畫下公共建設有資金得以開展,許多有關民生與製造業的基礎建設如:發電、交通系統與振興農業必不可或缺的肥料生產、土木業需要的水泥業、出口相關的製糖業,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都曾經是受援單位。個人現居台中,透過美援而得以興建的德基水庫至今仍然澤及中部地區的發電,民生用水與灌溉。

另一項美援台灣的執行特點,將經費直接發到受援單位盡量減少因中間經過層級而可能發生的貪瀆,讓經費使用在直接針對補助的項目,避免可能的人謀不臧而衍生出的效率不彰。

錢是最重要的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美國的援助不是只有把錢撥下去就了事,而是落實到用在哪裡與如何用這筆款項?對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這樣的過程奠定了台灣工業的基礎,打下了1970年代經濟起飛的良好基礎,進而日後造就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其中之一的經濟奇蹟。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教之以漁,給人現成魚貨絕對比不上給枝魚竿教他如何釣魚實際,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只有靠自己才最可長可久。可以說美援台灣的歷程是個授之以漁的傑出典範!這些都是和美國資助阿富汗與南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程。

台灣與阿富汗的異同

美國從阿富汗落荒而逃的影響造成許多盟國的憂慮,其中也包含了台灣,更有很多人擔心台灣會不會是下個阿富汗?筆者以為這是完全不倫不類的比較而兩者根本不同,阿富汗與台灣至少有以下五點不可比之處:

  1. 美軍撤退前阿富汗政府軍人數約30萬,台灣的軍隊數量目前大約為27萬比阿富汗為少。
  2. 之前阿富汗對付的塔利班遊擊隊是幫不到3萬的泥腿子,但是台灣要面對的是中共大約200萬正規軍。
  3. 因為不靠海所以阿富汗不需要有海軍,而台灣要面對的是中共如同下餃子般全球前三大的海上強權。
  4. 阿富汗面對的塔利班完全沒有核子彈而台灣要面對的是當今的核武大國。
  5. 阿富汗對於美國的經濟利益與中共根本不能相比,綜合以上各點,筆者搔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為什麼美國有必要為了台灣的利益和中共翻臉?所以阿富汗與台灣的處境真的截然不同!

台灣唯一與阿富汗相同的就是都關係到美國地緣政治的利益,而且同為戰略遊戲下的一顆棋子,至於要成為活子或是棄子,還是要看我們自己的表現如何。兩者遭遇的外部威脅根本完全不同級別,所以如果拿台灣與阿富汗互相比較真是誤會大了!

筆者的觀點

過去20年美國有超過2000名軍人在阿富汗陣亡,如此慘重的損失是美國鐵了心要從阿富汗抽身的重要原因,而他們對付的只是塔利班遊擊隊號稱3萬人的強大軍力,可以斷言如果美軍面對的是實力更為強大的中共正規軍,傷亡絕對更為慘重,綜合美軍多次甩鍋盟友的不良紀錄,實在很難讓筆者相信面臨中共軍力更加強悍而可能導致的損失下,美國將會為了台灣的利益挺身而出?我們面對眼前的狀況還會有這樣的暇思未免過於理想化。

筆者認為在阿富汗的例子中我們必須更加自立自強,為了台灣的自由安全所有同胞都要有背水一戰的最壞打算,真正的戰爭不比線上遊戲,傷亡與損失都是免不了的。波士尼亞及克羅埃西亞獨立的過程都付出了鮮血的代價,不能有他國將為了台灣而犧牲寶貴人命的不實際期待,既然以台灣主權為優先,就無須指望別人為我們流血流汗,這並非單指美國,而是易地而處大家的做法可能完全相同。

奢望用國際關係間的合縱連橫維持國權只會空歡喜一場,因為與春秋戰國時代的背景完全不同,相同的美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波蘭與捷克都做過但都轉眼成煙,最後的結局就是國破家亡。同樣的樂觀期待,往日撤退到台灣的國民政府也曾經有,但卻落得1979年被美國斷交的下場,現在還能以國運為賭注嗎?筆者認為看過也經過了這些教訓,自己的國家一定要自己救,我們不能再做夢!

*作者為關注戰史與和時事的摩登工程人,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學士及紐約佩斯大學MBA。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