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鍾觀點:經濟制裁中國,不會使美國更強大

2021-09-02 07:00

? 人氣

華為是否能逃脫中美貿易戰,端看能不能從「身份疑雲」中走出。(AP)
華為是中美貿易戰的先鋒戰場。(資料照,美聯社)

2001年,發生911事件,同年,阿富汗反恐戰爭開打;2003年又有伊拉克戰爭,長年征戰,師老兵疲;2008年,又逢金融海嘯,美國國力已經耗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80年代,以美國一己之力,可以呼風喚雨,日、台都得乖乖聽命。

而如今國力耗弱的美國,不論川普或拜登,仍然迷信「打壓別國,可以使自己壯大」;制裁手法,也由增加關税,到扼殺其特定產業。

可是,要獨力制裁美國的大債主中國,顯然已力有未逮,所以拉幫結派,試圖扼止中國發展。

全世界的經濟學家,都在評估這種策略是否有效?

而我認為,看看當年受到壓迫的日、台的歷史軌跡,可以找到結論。

日本製造業外移,也配合1986年的美日半導體協議,弱化其半導體產業,不與美國爭鋒,但它在汽車和基礎工業原材料的發展,仍保住了日本經濟的半壁江山。

日本半導體受到打壓,造成韓國半導體產業坐大。

而台灣,沈潛了30年之後,台積電等護國群山雄起,已執世界半導體代工之牛耳,其3奈米製程,領先美國已不止一代。而汽車與半導體,都是核心產業。

縱觀美國今日,汽車仍贏不了日本,半導體拼不過台灣,美國並没有因壓迫日、台而壯大。

中國的貿易順差,主要源自於中國人民的勤奮,與30年研發及製造經驗的積累。這些有很多是師承於10萬台商的心血,此絕非印度、越南所能短期複製。

即使是美日政府鼓勵製造業返鄉或外移,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能不如美國預期,此由美中2020年迄今,貿易逆差反而擴大可以證明。

反之,如果中國反彈,只買空巴而不理波音;人民選擇雙B、奥迪而冷落美車美貨,利之所趨,歐洲會如何?國際形勢多變,恐已非美國所能掌握。

美國抗中,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川普、拜登如果睿智,既已邀請台積電、三星赴美投資,就没必要打壓華為;斷供其半導體,只會刺激中國。

如今中國傾舉國之力投入半導體以求自保,川普把美中台半導體的互補,強扭成競爭,眼前中國受害,長遠看,絕不利於美國與台灣。

全世界更應關切的是,如果中國歷經萬難,而走出困局,涅槃之後的中國,到2028年,其GDP將超越已經招術用盡的美國,未來世界大勢,又將如何洗牌?

曾被美國壓迫台幣升值,造成產業外移的台灣,如今因台積電而成兵家必爭之地。

美國經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拜登的振興經濟方案,必將以大量印鈔挹注,倚仗美元霸權,強逼世界共同承擔通膨壓力,其惡果日後必將浮現,天下並無白吃的午餐。

其實,美國經濟困局,只有美國自己能解。打壓中國,並不會使美國更強大。

台灣很小,企業界習慣謹小慎微,政府切不可妄自尊大,認為護國群山一朝得道,政府就可以呼風喚雨。台灣夾在美中兩大之間,我不認為可以輕易選邊,台灣應有美中台三邊關係的戰略思維。

如何自處才符合台灣長遠利益?知識份子,慎思之!

*作者為西陵電子創辦人,曾任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青創會理事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