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野火1000天 告別政壇大江大海

2014-12-14 16:12

? 人氣

「第一里路」是打地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做了一千天文化部長,你覺得沒有一件事你敢於說是完全做完了的。有一種輿論,你做了三年文化部長不如當年文化局長有那麼多看得到的政績,你自己如何反思?

我在地方和中央政府都工作過了,所以大概有點資格比較。地方政府的特質是做地面上看得見的建設,譬如在台北市,我可以在一千天裏把二十多個廢棄老屋轉化為文化的珍珠亮點。可是中央政府的本位是做地面下的工程,專門整地,打地基的。你要有眼光要建那一百層的高樓,可是你先要把那個凹凸不平的雜草叢生的地填平了,然後往下挖深做地基。這三年我就是那個做地基的人。不了解的人會問,怎麼還沒看到花園啊。要花園,先要有地基,然後有土,然後播種,然後陽光、水、空氣。那是第二里路、第三里路,第一百里路。我是做第一里路的人。那些一般人看不懂也不在乎的法案,那些機構的建置--比如攝影中心、表演藝術中心、國家電影中心等等,也都有了,海外文化布局的策略也都擬定好了。中央政府絕不能急躁,我們需要的是安靜的力量。現在政府缺的,不是現買現賣短線操作,是長遠的眼光,是把幾十年不做的基礎工程補做。

那麼你會不會擔心你接任人對你的布局不以為然,他會更改或者把你的地基邊緣化?

就民主政治而言,這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我要在這三年花那麼多時間培養事務官,因為他們就是未來的中流砥柱,他們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他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就是希望他們在已經打好的地基上做得更好。新部長上任,特別是一旦政黨輪換後,或許都會有調整,但成熟的政治社會裏,一個好的東西,就會繼承。不要說換了部長,如果說我打的那個基礎沒有我那個團隊的認同,即沒有司長們、處長們、局長們的認同,這基礎是打不好的,正是他們支持這個理念,才會形成一個作戰團隊,這三年打好了基礎,表示那是整個團隊的共同信念,而不是我龍應台部長個人的東西,下一任部長還得跟這些文官團隊溝通,因此,如此下去是持續穩健的。

香港、大陸、澳門的文化主管機構都有一個通病,就是你說的文化部內部的地下管線太複雜,連接起來很不容易,你做了三年,力圖把文化部複雜的地下管線連接起來,你有什麼感慨?

我說的地下管線,是看不見的工程。我們台灣文化部,是把以前分屬的四個部合起來。這樣,我第一個就是全盤檢視你的法令法規到底還趕不趕得上現在的變化的時代。我們的業務有來自新聞局的電影電視領域的,有流行音樂產業的,所以我們不能不把文化方面的各種法規,拿出來全盤檢討,是否合乎現況,這是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出版以前歸屬新聞局主管,可當時新聞局的切入角度主要是管制,現在文化部卻是開放、扶植。這就是我說的地下管道,有的是要徹底地清洗,有的是根本要撤除,譬如說電影法已是一個幾十年的法,我們從五十八條變成二十四條,把其中思想管制的都撤掉了,這些都是大工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