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發現金也有成本?官員秀下限,搞不清定位的五倍券

2021-08-23 08:05

? 人氣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替五倍券辯護說發現金也有成本,明確秀出官員可以有的下限!(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替五倍券辯護說發現金也有成本,明確秀出官員可以有的下限!(行政院提供)

五倍券政策大體確定,發券如故但取消「1000換5000」,使用範圍與領取方式基本規劃出爐,官員也再三為不發現金辯護;只是從規劃內容到辯護言詞來看,行政院顯然到現在還搞不清、也搞不定五倍券的政策定位,官員更是胡言一氣,毫無專業可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五倍券政策,一般民眾最關心的大概就是2件事:一個是如何領取?目前的規劃,在實體與數位券的領取上,大體與三倍券相同,但這次要規劃推出數位加碼以及家戶綁定,一人憑健保卡一次領全家。第二個是使用範圍,基本上限制不多,但電商網購、繳費、菸品等排除在外,較特別的是這次可用來「繳學費、補習費」,預計發放時間在10月。

五倍券提出時,官方強調的是針對零售、餐飲、藝文活動等幾個受創最重的產業使用,藉此振興相關產業。不過,最後完成規劃後的使用範圍,明顯擴大到幾乎沒有限制,因此針對性強的振興特定產業的目的消失了。因此,實際上五倍券已變成普遍性的刺激消費、提振經濟之用途了,但問題是:政府有必要借貸千億元,發券刺激經濟嗎?

從總體經濟面看,台灣經濟是表現良好,官方才再次上調經濟預測數字,雖然有疫情再起的干擾,但第1、2季分別成長9.27%、7.43%,全年成長率可望達達5.88%,是11年來高點,這種經濟表現實在不需要再刺激了。

為期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確實讓部份產業重創,特別是那些小商家、小餐飲店、自營工作者,有些收入減半、營收剩2成,甚至直接就歸零。如果說是為了這些在疫情期間受創重的產業而發券,但這種漫天撒幣、可用範圍廣泛的方式,那些小商家受惠程度恐怕低微甚至全無,難以感受到「政府德政」。

民眾突然多了五千、一萬元,不會因此到巷口小餐飲店多吃10碗麵,更可能的作法─從消費券到三倍券,其實已驗證民眾的這種消費習慣了─是到大賣場、量販店狠狠的買,而且,占6-7成以上會是日用品─即所謂的替代效果。所以結果花了千億元,首先是效果低,大部份被替代率「吃掉」,其次是受惠者不會是那些最需要幫助的小商家,一些小商家、攤商已有「難以受惠」的反應了,而當五倍券「千元大鈔」增加時,其實就更增民眾湧向賣場量販店的可能了。

當經濟部要讓數位券可以「一次領全家」時,雖然對民眾而言可能更方便,但對小商家、小攤販而言,五倍券就離他們更遠了;一個四口之家,由一個人(一般就是父母之一)全部一起領了2萬元後,大部份情況下,其實更不會去作小額消費,財富效果影響下,更可能去作高額的消費─例如買金額高的家電、耐久財、去賣場買日用品等。

此外,五倍券允許用來繳交學費、補習費、臨櫃繳交電信費、瓦斯費、第四台費用等,這當然毫無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的效益,但要作此放寬的原因是要讓一些經濟受影響的民眾,可直接用券繳交必要的生活費用以度過難關,但這已變成是紓困而非振興經濟了。如果許多人都如此作,振興經濟的效益就要打折再打折了。到底政府發這千億元是振興經濟還是紓困?

除了想不清、搞不定政策到底所為何來外,官員為政策辯護的能力「益加出色」也是讓人益發「驚愕」。對外界仍有發現金及質疑五倍券發行成本的聲音,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就算發現金也會有一定的成本,因為如果發了1000多億元的現金,假設央行的現金庫存不足,也是需要印製現金。

這是百分之百不知數據、毫無常識的信口開河、胡扯一氣。千億現金,大部份人都會覺得是一筆不得了的鉅額數字,但相較於正常情況下,社會流通的通貨發行數就有2.8-3.1兆元而言,只占3趴多,實在談不上「太偉大」。

而且,依照目前的金融體系,如果五倍券要發現金,其實大部份都是直接轉進戶頭,一張現鈔都看不到、也用不著。這個時代,難道政府還「拿麻布袋」裝滿現金到處發送?紓困4.0中,政府不也發放上千億元紓困金給民眾,大部份不也都直接「轉帳到戶」嗎?市面上有因此增加現金需求嗎?就算對現金鈔票需求增加,官員不知央行金庫中就擺滿鈔票供市場需求伸縮調節嗎?

即使退一萬步說,真是為了發這千憶元要加印鈔票,央行有中央鑄幣廠常態性印製處理,當然比重新設計、開模、印製、同時只使用一次的五倍券,成本低得多,因為鈔票可以反覆使用不斷流通,五倍券只用一次,官員一直說要商家拿到五倍券再去使用,顯然對民眾的使用行為一無所知。官員確實非常努力為不發現金的政策,想方設法找理由的辯護,但表現出來的水準,說服力低到讓人不敢恭維。

至於羅秉成引用經濟部報告、指說去年三倍券帶動1000多億元經濟效益,對比支出的成本來看,「應該還是值得用這樣的成本來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的說法,鑑於經濟部那份報告明顯錯誤、己成笑柄,除非行政院覺得謊言講一千次就會成真、民眾也會相信,否則建議行政院別再引用,徒增笑話,官員實在沒必要如此盡心盡力的秀下限。經濟部也最好回收那份報告,不要讓長官們繼續引用,以免持續提醒社會大眾,經濟部的專業已經沉淪到什麼地步了。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