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AI勃起 激化了臺灣職場人才斷崖危機

2018-01-24 07:10

? 人氣

職能轉型衝擊下必要之可變革應對策略

第四個構面是,AI來了「職能轉型(job competencies transformed)」:AI帶來的「職能轉型」現象,是指舊有的特定職能之「被取代」、「被移轉」、「被創出」將更形頻繁,更因此造成其不同工作機會數量的大增大減現象;至於「職能質變」,則指的是「工作職能屬性、特徵及標準條件之大移轉與大變遷」現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臺灣新世代勞動力的教育訓練,幾乎都是建立在「向昨日標竿典範學習」的舊窠臼中成長發展而來,根本無法迎合,更無能亦無法切入新職能需求,這種非常「前瞻性大落差」,幾乎無有可能有效接軌的急救方策得以採取。

在臺灣經濟社會的「剛性舊典範」的僵固性作祟之下,想要在極短時間之內,用外力強制拗折方式,配合AI來了之後,有效促使產業經濟市場與勞動經濟市場的轉型變遷,能夠快捷地做到二者之間能夠無接縫的同步協作共振並起發展,恐怕極其不容易。

特別是,在今天臺灣十足僵固剛性的《勞基法》框束之下,除非將既有《勞基法》予以根本廢棄,重新再造符合AI新時代規範的前瞻性開放式新勞動法規,否則根本不合時宜,無法繼續施行於我國經濟社會新態勢之中。

公共政策規範重建再造之必要

面對AI來了效應,在臺灣,社會民粹與政府主政當局,所必要前瞻對策是:

第一,必須適時調整「勞工神聖」意識型態價值觀。讓社會大眾及政府決策者都能充分認知與理解:究竟在AI新時代,「體力神聖」還是「智慧統御領導力」比較神聖?對新世代社會經濟成長貢獻言,腦力的經濟產值與效能效率之貢獻,比較體力,更是十數倍速高出很多。一律平權與一字平等待遇的現行政府規制,應有立加調適改變之必要。

第二,「勞動者(受雇人)權利與責任」與「雇主(雇用人)權利與責任」的對稱性釐正,以及其所適用之課責機制的再造,尤其有其迫切之必要。

第三,勞動者、雇主與社會、市場的相互關係與互動規範,有根本重建再造之絕對必要。

第四,AI在各行各業各個不同職能之應用與運作,乃至AI行為的自律機制與他律機制的規範理則建置,以及有效法制化策略之探討,亦有其絕對必要。

第五,長期僵固「供給面導向」的定制化教育訓練機構機制與體制作法,必須朝向高彈性的「前瞻需求面導向」進行革命性大翻轉,系科門列區分應該儘速改以「學程制」取代,「全國性一致」的既定課綱課程,更應時隨意轉,保持更高得以隨時隨刻高彈性調適變換的餘地空間。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