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白崇禧──卸下兵權猶能相忘於江湖的真漢子

2021-08-22 05:40

? 人氣

國共內戰期間,國軍在四平大敗林彪共軍後,蔣介石國防部長白崇禧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右)陪同下,在瀋陽視察國軍。

國共內戰期間,國軍在四平大敗林彪共軍後,蔣介石國防部長白崇禧在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右)陪同下,在瀋陽視察國軍。

近日拜讀了白先勇先生及廖彥博先生的大作《白崇禧與蔣介石》共3冊,書中從白崇禧將軍的角度,一窺百年前白蔣兩位民國風雲人物從相知相惜到互視仇寇,長達半世紀的恩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能透過本書揭開這段我們不甚熟悉,但不能抹去的塵封歷史實屬難得,包括筆者在內,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熬過抗日8年艱苦歲月的國民黨居然在短短4年內丟掉整個中國?本書也許給出了部分答案。

《蔣介石日記》成研究近代史不能忽略的文件

蔣介石角度的各種論述自不用說,因為蔣介石曾為數任總統,不論正式紀錄或稗官野史,多是從其角度對人事物陟罰臧否而鮮少由當事人發聲,他遺留下來的各種記述如汗牛充棟,保存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更成為研究近代史不能忽略的文件。

姑且不論內容是否客觀正確,但至少是文字紀錄而對後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是留給人們最大的疑問就是此評論是否公正,還是個人的主觀好惡?我們當然可以從相關史料綜合判斷。

但畢竟有缺憾的是很多當事人早已往生,遺留下的書面資料多半如鳳毛麟角非常零碎,無法替自己辯駁下容易使後人看到的只有來自蔣方的單面論述,「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很難產生小時候在蔣公紀念歌中提到「人類救星,世界偉人」的共鳴,因為所有人都只不過是凡人。

蔣介石能快速北伐統一中國,其實有「天時地利人和」。(圖/維基百科)
舊時由國民黨掌控的史料,很難對蔣介石做出公正的描述。(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筆者認為這套著作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提供了來自對手端的看法,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認識白崇禧將軍的內心世界,從其視角看待這兩位老對手間的關係,而不是眾人已經習慣的蔣介石視角。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白先勇不單是耳熟能詳的文壇巨擘,而且更是白崇禧愛子,所以書中呈現了許多白將軍的私人文件及珍貴照片。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字能力及清晰的思路,能夠詳細說明相關的人物關係和事件始末。

有如第三人撰寫的白崇禧回憶錄

個人讀此書時較不從閱讀一本歷史書籍的角度,而是用閱讀第三人撰寫的白崇禧回憶錄,思考將軍當時的心情。雖然這本書的作者不是白崇禧本人,但白先勇和廖彥博兩位在撰寫本書前,已經盡量揣摩當事人的心路歷程,並蒐集引述的相關資料。

回想1990年剛考完聯考,身為理工男的筆者開始對中國近代史產生好奇。當時兩岸交流方興未艾,許多對岸書籍轉換在成簡體字後直接進入台灣市場。雖然字型變成繁體,但是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對岸觀點,對於從國小開始就念慣國立編譯館編歷史課本的自己而言,很多「大逆不道」的內容都讓我感到「 驚駭莫名」。

明顯的範例就在於彼岸堅稱國民政府在1949年潰退到台灣,但長期來我們都自稱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38年轉進至台灣,字裡行間的一進一退差距何止十萬八千里。

筆者是1970年後才出生的後輩,直到1990年之前卻完全沒有聽過白崇禧將軍的隻字片語,更不要說他在北伐、抗日及剿匪這些時代節點曾經扮演的重要角色,道理很簡單:蔣介石、蔣經國兩位蔣先生,絕對不會希望白崇禧事跡傳諸後世,個人首次知道這個名字居然來自對岸。

夾在李宗仁、蔣介石間的尷尬角色

海峽雙方解禁後,很多與原先主流觀點完全相反的書籍在台灣出版,其中有部「大對抗」敘述蔣介石和李宗仁為了首屆副總統而爆發的恩怨,在裡面首次讀到了「桂系」與蔣介石較勁的情節,自己也才由此知曉白將軍。

書中對岸描寫的多是蔣李白三人的恩恩怨怨, 難脫以偏概全以管窺豹的嫌疑,有趣的是30年後在本書能讀到李宗仁、蔣介石當時為了副總統人選的紛爭中,白崇禧在兩人間的尷尬角色,那是筆者當時完全無法想像的細節。頗有「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那種年歲不同而心情各異之感。

後續由於資訊逐漸開放,才更進一步了解白崇禧叱吒戰爭,被稱為小諸葛的關鍵角色,以及他在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的重要性。

這類資訊不完全的認知落差在當年所在多有,不僅於對單一人物的描寫能夠精簡,甚至連歷史事件都可以化繁為簡避重就輕;本書中提到的徐蚌會戰(對岸稱淮海戰役)海峽兩岸南轅北轍的描述就是例子。

我方對徐蚌會戰的描述往往用寥寥幾字帶過,盡量省略到一字千金,到大學才知道原來這是場決定中華大地命運的關鍵戰役,對岸在本戰的記述對遠比台灣完整。

同樣的歷史兩岸寫法完全不同

這也難怪,畢竟敗軍之將何以言勇,戰敗方想要遮醜都尚且不及,如何能客觀看待這場戰爭?同樣的歷史兩岸寫法完全不同,難怪盡信書不如無書,戰敗方當然更不易客觀評論當日的兵敗如山倒。

20200915-本書作者白先勇15日出席《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新書發表會。(顏麟宇攝)
白先勇出席《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新書發表會。(資料照,顏麟宇攝)

所以同樣狀況出現在個人對白將軍遲來的認識也不足為奇。《白崇禧與蔣介石》分成了白、蔣二人在北伐與抗日,抗日結束後國共內戰的兵馬倥傯以及白崇禧困居在台灣志不得伸的日子。從白崇禧的視角審視三個階段,敘述白崇禧與蔣介石關係的變化,並且搭配相關的歷史資料佐證,闡述了許多北伐與抗日及勝利後內戰重要戰役白崇禧與蔣介石不同的觀點。

筆者不會從歷史書而是從讀一本回憶錄的角度,試著揣摩當事人心境,自己特別關心的是本書對於國共內戰期間國軍在東北由盛轉衰的相關章節。

這部大作國共內戰部分解答個人一個長久以來的疑問:以往的資料固然提到徐蚌會戰時對於蔣介石錯用主帥劉峙的爭議不大,但多半同時會提到白崇禧沒有接任徐州剿總司令,也是造成這場大戰崩潰的原因之一。

書中明白解釋了白崇禧為何沒有接受這項職務?當時會戰已經布置好的各兵團指揮官和白崇禧都沒有太大淵源,以當時國軍重視派系色彩及蔣介石的個人意識,而不是戰役負責人的運籌帷幄,白崇禧對於勝敗能做的相當有限,了解這個狀況就能體會白將軍當時拒絕這項人事命令的原因。

以父親描述印證本書觀點

先父是位1949年後隨國民政府轉進到台灣的土生土長東北人,自己從小就聽到他對於當時國軍在東北與共產黨對抗的口述歷史。父親不是位歷史學家,更不會由宏觀歷史的視角評論當時所見所聞。父親感受到的,就是一個身處於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最小故事。

文中提到白崇禧對於東北戰事與當時主其事者有很多不同看法,筆者特別注意到以下三點,因為本書記述與個人所知有很多地方若合符節:

1.國軍在東北裁撤「偽軍」的錯誤決定。父親晚年對當年投誠國軍的「偽軍」但後來卻含淚被逼去資共非常不以為然。因為他們長久以來就「想中央望中央」巴不得被收編為國軍,但居然被拒絕的高素質兵源(平均高中畢業),這些熟悉當地的在地兵員,不得不成為共軍後立刻壯大共產黨實力,他們都是受過日本良好訓練的軍人而不是平民,進而導致陳誠在東北領兵的局勢迅速糜爛,最後演變成國軍由東北到江南一路潰退的局面。

1961年7月訪問美國時,陳誠伉儷之合影。(維基百科)
陳誠在中國東北用兵失敗,導致國民黨在國共內戰慘敗。圖為陳誠伉儷。(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這樣的魯莽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失策,至今仍有很多人想到陳誠在東北就會提到「陳誠陳誠真能幹,火車南站通北站」的負面打油詩。

2.國共內戰期間少有大勝的四平街戰役,明明是光輝的史實但台灣方面史實卻鮮有提及。曾經的四平街守將陳明仁曾發出「抬著棺材板打四平街」的豪語,父親晚年仍能朗朗上口,陳明仁將軍後來更因為守城有功而獲頒青天白日勳章。雖然他後來投共,但這樣的錚錚歷史不容被刻意掩蓋。

3.本書中引證了「陶賴紹堡」利用少數兵力長期牽制大量共軍,說明白崇禧對於東北戰況的正確判斷。這段記述勾起了筆者少時讀過孫立人將軍與新一軍在東北奮戰的記憶,那本書曾提到「陶賴紹堡」雖然長期身陷敵後但青天白日的旗幟仍然飄揚,年少回憶與眼前讀到的內容完全吻合。令人欣慰的是這些無名英雄當日奮戰的史實,沒有被歷史遺忘。

戰場決斷不是冷氣房內玩的戰略遊戲

筆者沒有資格論斷當時白蔣二人當年恩怨孰是孰非,因為當事人各有立場而且俱往矣,用今日的眼光評論當時的狀況,常會落入「千金難買早知道」的後見之明。充滿硝煙的戰場決斷與冷氣房內玩的戰略遊戲完全不同,相同的事常會有正反兩面截然不同看法。

以抗戰勝利後的大裁軍而言,我們固然可以看成蔣介石利用此機會達成削弱各旁系勢力的目的,但當時即使是國民黨精銳的74軍仍然必須縮編成整編74師,確是不爭的事實。號稱五大主力的虎狼之師尚且如此,我們很難用現在的立場苛責當時拒絕收編成建制偽軍轉為國軍的決定。

「資源有限而慾望無窮」是經濟學的基本立論,以抗戰後國庫困乏,沒錢養兵是現實的無奈,不同的人也許都會做相同的決定。

除了白崇禧精彩的軍事歷練外,本書也提及白崇禧對馬夫人與家庭以及愛女的虧欠,這部分讀來讓人分外溫馨。即使是戰功卓越的英雄,脫下了一身戎裝後仍然只是平凡人的本像,和我們一樣有喜怒哀樂,這樣的敘述不但無損將軍英勇的形象,反而增添更多平易近人的味道。

風光有時,失意有時

筆者非常佩服的是白崇禧沉潛台灣的歲月,雖然個人光華落去,軍權盡除下甚至有特務人員無處不在的關心,但他卻能做到相忘於江湖,完全棄絕往日位高權重的身份,而甘於韜光養晦的平凡日子。

這給了我們深刻的提醒:風光有時,失意有時,人生各階段都可能遇到高低不同的起伏,不管是否曾起高樓宴賓客,能隨時活在當下,用平常心面對各種不同遭遇才能活得自在,將軍輝煌的一生為這項功課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作者為關注近代史與戰史和時事的工程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