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民心!神學士目睹阿富汗人瘋狂出逃、誓死抗議,疾呼民眾不要離開

2021-08-20 14:10

? 人氣

希臘的阿富汗群眾抗議神學士奪權。(AP)

希臘的阿富汗群眾抗議神學士奪權。(AP)

隨著上千人在喀布爾機場惶恐逃難的畫面傳遍全世界,以及反對接管的民意沸騰,抗議活動蔓延到首都喀布爾以外的城市,恐怖組織神學士似乎意識到執政面臨挑戰,並在其奪權的第一個主麻日,要求阿富汗各地伊斯蘭教領袖伊瑪目(Imam)在集體祈禱時呼籲民眾團結一致,不要逃離國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日為阿富汗獨立日,100多年前,阿富汗在這一天打敗英國佔領軍,獲得獨立,自此之後,該國民眾每年都要慶祝獨立日,即使在神學士(Taliban)統治時期也不例外。一段社交媒體影片顯示,喀布爾一群男女揮舞著綴有黑色、紅色和綠色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國旗,他們喊道:「我們的國旗才是我們的身分認同。」

媒體報導在其他地方的抗議活動中,憤怒的民眾直接撕毀了神學士的旗幟。在東部城市阿薩達巴德(Asadabad),神學士對著揮舞阿富汗國旗的抗議民眾開火,並造成踩踏事件,至少有2人在混亂過程中喪命。另一名目擊者說,在喀布爾的一次集會附近也聽到槍響,但似乎是神學士向空中鳴槍。

目前尚不清楚阿薩達巴德的傷亡是由於神學士開火還是踩踏所造成的。「大約有數百人走上街頭,」目擊者薩利姆(Mohammed Salim)說,「一開始我很害怕,也不想去,但是看到一個鄰居加入抗議行列,我就改變心意了,也拿出我家裡的國旗。在踩踏事件和神學士開槍期間,有幾個人傷亡。」

擔任「看守總統」的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姆薩勒赫(Amrullah Saleh)在推特鼓勵民眾抗議,「向那些舉著國旗、捍衛國家尊嚴的人致敬。」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民眾慶祝阿舒拉節。 (AP)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民眾慶祝阿舒拉節。 (AP)

神學士在週五(20日)的主麻日祈禱前敦促全國團結,呼籲伊瑪目說服人們不要逃離阿富汗。自從15日奪取喀布爾以來,神學士試圖對外表現出溫和面貌,聲稱他們希望國家和平,承諾不會報復宿敵,會在伊斯蘭教律法框架內尊重婦女的權利。1996年至2001年執政期間,他們嚴厲限制女權,公開處決並炸毀古代佛像,殘暴行徑令國際譴責。

「挨家挨戶」搜捕

近來種種跡象證明,神學士可能根本沒變。聯合國(UN)一項密件警告說,神學士手握優先「逮捕名單」,正在「挨家挨戶」敲門,加緊搜尋與美國和北約(NATO)部隊合作的阿富汗公民,並威脅所有應門者,如果窩藏通緝犯,就會被殺死或者使其家人受到連坐罰。

《法新社》(AFP)指出,參與這份報告的挪威全球分析中心執行長內勒曼(Christian Nellemann)表示:「他們鎖定拒絕降服者的家屬,並依據伊斯蘭教律法(Sharia law)告發和懲罰他們的家人。」內勒曼補充說,先前和國際軍隊與盟友一起工作的阿富汗公民與其家人「預計都會遭受酷刑和處決」,這將危及西方情報部門網絡,使西方未來難以應對神學士、伊斯蘭國等恐怖主義威脅。

國際特赦組織(AI)指控,神學士7月初在加茲尼省(Ghazni )孟達拉村莊(Mundarakht)「野蠻」屠殺少數民族哈札拉(Hazara)人。目擊者指出,6名以波斯語為母語的哈札拉男子遭到神學士射殺,另有3人受到酷刑折磨至死。該組織秘書長卡拉馬爾德(Agnes Callamard)說:「這些殺戮的冷血殘暴讓人想起神學士過往劣跡,也代表神學士復辟可能帶來可怕跡象。」

神學士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旗遊行。(AP)
神學士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舉旗遊行。(AP)

眾議員克羅:美軍走後,恐有10萬人遭清算

儘管有超過5200名美軍守衛喀布爾機場,敞開多扇大門供民眾通行,確保外交官和平民(包括阿富汗公民)的撤離行動安全,但根據北約說法,機場內外仍有12人喪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說,目前有6000人就快登機。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Reuters),白宮官員在國會上報告稱,美國已經成功疏散6741人,其中包括1792名美國公民和合法永久居民。

對於神學士掌握所謂黑名單,美國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克羅(Jason Crow)表示,神學士正在利用阿富汗情報機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Directorate of Security)的文件來確定為美國工作的阿富汗公民有誰。「他們正有條不紊地加大力度,將這些人包圍,」克羅說他手上有當地人發來的照片,證明神學士真的來到他們公寓大樓門外搜捕。

克羅表示,美國政府8月31日完全撤離之後,面臨神學士報復危險的阿富汗人可能多達10萬名。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民眾慶祝阿舒拉節。 (AP)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民眾慶祝阿舒拉節。 (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