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榮觀點:台美重啟TIFA、為BTA奠基

2021-08-14 05:50

? 人氣

多元發展非電子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台灣的資通訊產業雖強,但多已享有WTO資訊科技協定(ITA)的免關稅待遇,因此台灣受惠於台美BTA最大的產業,必是台灣的非電子產業。多年來,台灣的非電子製造業對政府的殷切期待之一,就是台美自協定的洽簽,可為明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台灣製造業過度集中於電子製造業,常被認為是產業發展的另一病徵,但非電子製造業卻越來越遭逢國際競爭加劇,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經濟整合的強力衝擊,困境難解。台美BTA也正好為台灣電子與非電子製造業的均衡多元發展提供了良好助力。

20190814-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出騰雲無人機。(蘇仲泓攝)
台美BTA將對台灣發展國防工業有所助益。圖為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展出騰雲無人機。(資料照,蘇仲泓攝)

事實上,在目前沒有台美BTA的情境下,政府為了解決產業結構問題頗費苦心。從過去的5加2產業創新計畫,到現今的6大核心戰略產業計畫,都試圖引導台灣的產業多元發展與升級轉型。

但不可否認,這些計畫要能成功,還需有美國的關鍵技術、零組件等支持,國防、生技產業即是顯例。因此,台美BTA對於政府重要的產業政策,乃至於台灣產業結構的多元轉型升級,也可扮演關鍵助力。

開放金融衝擊難免仍可從容應對

至於台美BTA可能帶來衝擊的是國內金融產業,畢竟金融業是美國對外投資的最重要產業與獲利來源。觀諸美國過去與日本、南韓的經貿談判,都會明確、強力要求金融市場的開放,台灣應該也不會例外。

事實上,台灣能有今日的金融自由化程度,多是歷年來美國施壓的結果。但也幸而台灣已有相當程度的金融自由化,加上對美國的要求早已了然於胸,因此縱然衝擊難免,應可有較從容的應對。

台美BTA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層面很廣,除了產業發展外,還可能影響台灣的勞動條件、環保政策等。這是因為美國近年來對於公平貿易、「競爭中立」原則至為重視,希望貿易夥伴不要以過低的勞動條件或過鬆的環保標準,使得與美貿易站在不公平的立足點。

中美貿易戰,華為手機生產線。(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希望貿易夥伴不要以過低的勞動條件,造成貿易的不公平,圖為華為手機生產線。(資料照,美聯社)

這些要求當然有可能使得台灣廠商必須負擔較高的成本。但從另一角度來看,低薪、勞動條件不佳與環保問題等,在台灣邁向產業永續的過程中,都是必須克服的問題,也是尋求「包容性成長」必須面對的環節。

這些問題向來很難靠台灣內部經濟的力量解決,總會有本位主義的思考與利害衝突。觀諸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幾乎所有結構性的轉變與優化,都是來自於外在力量的驅動,如前述美國要求台灣的金融自由化或是加入WTO。因此,如果台美BTA有助於台灣勞動條件的改善或是環境品質的提升,何嘗不是促使台灣經濟提升到另一境界的短空長多良方。

台美BTA作為一自由貿易協定,難免會有國內的若干質疑,但盼枝節問題不要影響主要方向。台美BTA對台灣產業與經濟健康發展至為重要,值得全民支持、盡快完成。

*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