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之海與經濟之海間的倭寇:《東印度公司與亞洲海洋》選摘(2)

2018-02-06 05:10

? 人氣

然而有趣的是,不少周邊各國都應明帝國的要求前往朝貢。第一代洪武帝三十年的治世期間,前往朝貢的國家總共有十六國,朝貢次數總計高達兩百八十次。主要的朝貢國有日本、高麗、琉球、安南(越南北部)、占城(越南中南部)、真臘(越南南部、柬埔寨)、暹羅(泰國),爪哇等。此外鄭和下西洋時,汶萊、麻六甲、蘇祿等國的國王甚至為了朝貢而親自造訪明帝國的宮廷,據說當時朝貢國的數量總計多達四十國以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各國派遣使節前往明帝國雖然各有原因,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朝貢國家遵從了明帝國的朝貢規定後,便獲允進行貿易。光從這一點就可以想見,這些朝貢國家對中國產品的需求很高,以及與中國貿易十分有利可圖。明帝國構想的理念秩序企圖把海外各國納入其中,而這個理念秩序在東亞海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1380年的倭寇(百度百科)
1380年的倭寇(百度百科)

造訪明帝國港城的各國使節,實際上有一部分可能是貿易商人。不過,只要這些人所屬的「國家」明確,而且這個「國家」臣屬於明朝,就可以在中國進行貿易。朝貢制度背後的原則就是「國」與「人」必須一致。只要接受明帝國的國際秩序,那麼「日本人」就受日本政府、「琉球人」就受琉球政府、「暹羅人」就受暹羅政府的管理。這點與同時代的印度洋海域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印度洋海域的商人,未必需要從屬於某個國家或政治權力,只要隸屬於商人網絡的群體,就能夠自由地進行貿易活動。

*作者為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專長伊斯蘭史、全球史。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體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